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中學時期正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品質的時期,也是培養對生物知識興趣的關鍵階段。因此生物教師要注重學生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通過以下幾大方面,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文章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高銜接;生物;教學模式
生物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學生的初中學習和高中學習中均有所涉及,所以學好生物對學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基于目前的生物教學模式或者是生物教學計劃,我們能夠發現,即便是省份不同、地域不同,但是大多數地區都是采用了生物在最后以會考的形式進行考查。會考的考查模式其實就是在初中學習兩年生物,有一個簡單的考試算作成績,然后就結束了學生的初中生物學習過程。這種方式通常會導致學生在初三這一年并不能夠接觸到生物學習,也就會導致學生在一年沒有接觸生物學習之后,突然要迎來高中三年生物學習的重要時期,那對學生而言,適應這個突如其來的過程和學習進度是非常困難的。從初中并不是很重視生物學習到高中生物成為一門決定未來人生走向的學科,這其中有一個漫長而且要不斷修改的過程,學生在這其中應該要做好一切能夠做的準備和工作去幫助自己適應這個過程,而教師在學生適應初高中生物教學的差異過程中,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 擺正心態,正確看待高中生物
對學生來說,高中生物的學習的確與初中生物學習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心態的轉變。初中生物學習可能從學習內容上,更偏向于知識的累積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以在初中,學生學習生物的過程是一個較為快樂和輕松的過程。但是到了高中,生物學習就變得完全不一樣,因為知識的難度和容量都有了一個顯著提升,所以學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而是要正確對待高中生物學習,要真正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清楚地認識到高中生物成績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成績的影響。只有當學生正確認識到了初高中生物學習的不同,才能夠在未來的生物學習中擺正心態,取得一個滿意的結果。而且,學生也會因為所處的年齡段本身給學生帶來的特點和影響,并不能夠很好地靜下心來去學習,去改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所以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鼓勵。對教師而言,當學生來到高中之后,就會發現高中學習與初中學習的不同,所以教師應該要幫助學生去調節自己的心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高中生物,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留心每個學生的狀態和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和叮囑,才能夠確保每一位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的時候能夠有正確的態度。教師所需要做的并非簡單地進行課堂內容的講授,而是要在課堂和平時表現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杜絕懶散和敷衍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擺正他們對高中生物的認識。只有參考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才能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尤其是心理發展和心態變化。在學生學不懂或者是情緒低落的時候,教師要能夠進行適當的鼓勵;在學生學習過度自信的時候,教師要能夠適時地點出他的問題,并且給予警示;在學生學習沒有什么起伏的時候,教師也要觀察是否是心態上的問題。
以高中生物的第一堂課為例,教師就應該全面地、系統地告知學生高中生物這三年的學習進度以及安排,讓學生做到心里有數。同時,在課堂上也應該舉一些例子,幫助學生直觀地看到高中生物與初中生物的不同。就比如,初中生物更偏向于背誦和記憶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識點,而且也會是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認識植物、認識動物。但是教師要明確地告訴學生,高中生物絕對不是簡單的記憶,而是會有較為抽象的遺傳計算題。同時,由于學生在高中剛開學時存在新鮮感,所以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通過改變課堂模式,或是私下談話讓一些還沒有找到自己狀態的同學及時改正。
二、 引導學生,修改錯誤學習方法
不僅僅是高中生物,所有高中的知識學習,都與初中有了很大的不同。針對高中生物,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區分內容上的差異,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初中生物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能力,以及讓學生對生物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對生物有一個認識和感覺。但是高中生物則完全不同,高中生物因為有高考的緣故,所以對于學習的內容更加有深度,有廣度。所以,教師應該要主動引導學生去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不能完全放開,不能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在初期通過作業的布置、考試的時間和形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關于高中生物學習的學習方法,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高中生物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幫助學生養成進行知識總結歸納和分類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后續學習的過程變得輕松簡便。當然,這樣的方法并非適合于每個人,教師要能起到引導的作用,而不是絕對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著更多的記憶和背誦的內容,所以很少有學生會選擇做筆記,只是在課本上進行勾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在考試之前也就是簡單地翻一下書,就可以掌握考試的內容。但是高中生物并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如果僅僅是通過課本的勾畫,學生并不能抓到學習的重點,考試的重點,考試之前簡單的翻閱也不會取得好成績。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來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做筆記、做思維導圖、做總結,然后可以進行簡單的評比并且給予獎勵,類似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養成做筆記,做總結的學習習慣。而且,教師要特別注意在一開始就向學生布置這樣特殊的作業,否則學生就會因為高中生物開始的時候內容較少選擇性地忽略這門學科。沒有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建立起學生自己對生物這門學科的框架和認識,在后續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就會感到有一些吃力和費勁。
三、 回歸教材,充分完善教學方法
初中教師并不了解高中生物的教學要求,同樣,高中老師也不了解初中教師的教學內容,首先這就是教師在教學上的一種斷層;其次,由于學生在初三一年中并不去重視和接觸生物學習,就會導致學生自己在初高中生物的學習上出現一個知識和學習思維的斷層。這兩種斷層基本上其實就導致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等同于從零開始教學生物,由于并不了解,也并不清楚學生的生物知識底子,所以只能全部重新開始。那在這個重新開始的過程中,對教師而言,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教師有一個機會能夠使學生摒棄過往的一些錯誤思維,壞處自然就是會加重教師的教學壓力和擴大教師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更要注重教學的重點,既要重新將學生輕松愉快的帶入生物學習的思維中,同時也不能忽視生物學習本身的重要性,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做到更加注重教材本身的學習,同時也要有一些適當的擴展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生物體系。所以,總的來說,高中生物學習是要以課本為基礎,更加重視知識點的理解,而非簡單的記憶。那對教師而言,就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注重課本而非課件,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對知識來龍去脈的掌握,而不能囫圇吞棗,似懂非懂。當然,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學會閱讀課本,學會進行自我歸納總結,構建知識體系。
在初中生物學習中,學生會學習到動物,也就是“哺乳動物的生殖構造”,會對其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但是高中學習中是以人作為例子,具體而且細致地向學生講述哺乳動物的生物特點,以及相關系統完整有序的運行,包括生殖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等方面。那面對這種差異,教師可以以初中所學習到的知識作為一個課堂的引入,然后重點講解高中課本的知識,最后以一些簡單易懂的大學知識,或者是沒有出現在高中課本上的知識作為一個拓展。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自己學習的知識首先有一個大概了解,然后再進行填充和增補,最后進行完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既不能太偏向于課外的拓展知識,也不能簡單地僅僅是課本上的內容,甚至在一些必要時候,要教導學生掌握了解一些生物題干中的常見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題干進行篩選,防止學生記憶了沒有必要的或者是錯誤的知識點,干擾他們本身體系的建構。
四、 培養興趣,促使生物走進生活
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過程中,除了要應對未來的高考之外,也要將實際的生物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培養生物學的興趣。教師則可以選擇在教學計劃中,抽出一部分課堂時間,講解一些有趣而且新穎的知識,提高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和快樂。如果一開始,學生不能夠真正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懶散和不重視的情況,那將不利于學生在后續學習中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學生在一開始過于重視,也并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學生在開始學習之初就過于重視的話,很有可能后勁不足,導致在后面的學習中沒有充足的精力和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師在初高中銜接的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這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學習的枯燥感和乏味感,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新鮮感。其實也并非僅僅限于初高中銜接這個過程,對于培養生物學習的愛好和興趣,其實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甚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教師也不能僅僅在初高中銜接的這個過程注重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還要在后續的學習中也能夠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甚至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內容中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這樣學生可能會更加關注于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或者是知識點。那么,學生就能夠在快樂中學習,較好地應對初高中生物體系不同帶來的差異。
在高中開始學習之初,教師便可以開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其他課程,類似養殖觀察課、實地教學課、實踐實驗課、種植體驗課等不同的課堂。這樣既可以在高中剛開始沒有那么多知識的時候,充分利用時間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愛好和興趣,還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生物學習。教師用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看到生物更多的可能性,并非僅僅是應對考試,拿一個好成績。又比如,教師在講解“蛋白質”這一章的時候,就可以更多地舉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物,比如豆漿,比如雞蛋,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類似“健身和增肌的人群更應在日常生活中攝入哪種物質含量高的食物”“減肥減脂的人群在日常的飲食中應該注意不要攝入那種物質,或者是要更多地攝入哪種物質”,這樣的問題能夠將生物學習和日常生活做一個緊密的聯系,也能夠讓學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生物知識。通過自己研究發現的知識,經過科學的驗證,再結合課本肯定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能夠使學生應對不同類型的考題。畢竟,高中生物的考題類型不同于初中生物的死板和固定,更加考查學生對知識點本身的掌握情況,對知識點本身的理解情況。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生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初高中知識銜接時,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以此在加強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中學生活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孫振斌.基于核心素養下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實踐路徑研究[J].讀寫算,2021(24):147-148.
[2]林華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57):130-131.
[3]楊玉蘭.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高中生物學教學銜接的研究與實踐[D].湖南科技大學,2020.
[4]劉闖,關壬銓,張鈺昆,等.淺談初高中生物學教材銜接——以《分子與細胞》為例[J].高考,2020(5):179.
作者簡介:
周榮,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蒲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