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婉晴 南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消費主義思潮最先產生于西方,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者很早就有關于消費主義的論述,弗洛姆的消費異化思想和馬爾庫塞的消費異化思想都對消費主義思潮進行了不同維度的分析。
弗洛姆說:“異化的事實就是,人沒有把自己看作是自身力量及其豐富性的積極承擔者,而是覺得自己變成了依賴自身以外力量的無能之‘物’,他把自己的生活意義投射到這個‘物’之上。”①弗洛姆的消費異化思想是其異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異化不僅發生在生產過程中,而且會發生在人們的消費行為中,并指出被動的消費就是消費對人的異化。其一,導致消費異化的原因既有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的方面,也有商品廣告宣傳的方面。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使得人的工作越來越趨向重復化、機械化,使人失去了創造力,進而使人變得冷漠、孤獨、缺乏安全感,需要通過消費來獲得滿足。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隨著幾次工業革命,生產的速度和規模擴大了,生產出了更多的商品需要人消費。于是,人便成了資本家購買商品的工具,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廣告的侵襲,很多時候,有些商品并不需要購買,但是因為受到了商品廣告的宣傳,就購買了許多本不必要購買的商品。一些廣告宣傳使得人們在購買商品時幻想可以得到像廣告上那樣的體驗,覺得消費某種商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于是就在無形中產生了消費異化。其二,人們通過金錢可以獲得一切商品。人們如果有錢,可以不通過勞動付出而獲得商品,有了錢便可以購買一切商品,即使本身并不需要這個商品,擁有商品的任意處置權力。其三,人們購買商品購買的不是其使用價值,而是交換價值。以往人們購買商品是因為需要,而現在很多時候,人們購買商品僅僅是因為其交換價值,并不是出于真正的需要。尤其是購買一些奢侈品,其本身的使用價值和其價格并不匹配,但是很多人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空虛而購買,這也是消費異化的表現。其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異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人與人之間失去了真誠的交流,人與人之間僅有的交往也僅僅是出于經濟上的聯系,只停留于表層,進而在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冷漠的氛圍。
馬爾庫塞的消費異化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著作《單向度的人》中。其一,消費異化致使人們產生了虛假需求。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進一步發展,但是資本主義制度要想繼續存在下去,則需要大量的金錢來維持。這些金錢的來源主要是人們的消費,于是資本家通過廣告向人們宣傳產品,使得人們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消費。人們購買產品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實需要,而是因為廣告的宣傳。正如書中描述的那樣:“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樣的電視節目并漫游同樣的游樂勝地,如果打字員打扮得同雇主的女兒一樣漂亮。”②,許多工人幻想自己消費了一些商品后,便擁有了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其二,消費異化產生的根源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茖W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進一步發展,分工進一步細化,人們仿佛資本主義生產鏈條上的一顆螺絲釘,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勞動,失去了自主性和創造性,也就失去了人真正的本質。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大眾傳媒的發展,但是大眾傳媒被資產階級進一步控制用來宣傳自己的思想。資本家利用大眾傳媒對人們進行廣告宣傳,制造出一些人們不必要的需求,來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
消費主義思潮已經入侵到了當今高校大學生的思想之中,對其生活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離不開經濟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文化上,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傳入國內以及一些大眾媒體的不正確引導。
消費主義思潮在當今高校大學生中產生的原因離不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轉變,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乃至近年來建立亞投行,設立“一帶一路”經濟帶,無一不為中國的經濟騰飛增添了動力。物質財富的進一步豐富,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使得人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增多,為消費提供了經濟來源。過去物質資料極其匱乏,許多人甚至連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都難以解決,這一時期的消費呈現出單一化的趨勢,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為主。而現在,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多,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用于食品的支出已經占比較小,人們把更多的錢花在提高生活品質上。商家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使人們被動接受宣傳,在廣告的狂轟濫炸中,許多人被廣告中的宣傳所吸引,便有了“剁手”這一類新興詞語的出現。高校大學生生活費的主要來源是父母給予和在外兼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多,父母就可以給予大學生更多的生活費來提高在校生活水平。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大學生在外就業機會增多,通過實習或者兼職便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這兩者相結合,便為大學生消費提供了最基本的資金來源。
消費主義思潮在當代高校大學生中產生的原因也不乏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傳入國內和一些大眾媒體的不正確引導。其一,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傳入國內。改革開放確實為我國的經濟騰飛增添了動力,許多資金、技術流入國內,但是許多資本主義思潮也趁機傳入我國。消費主義思潮最早產生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國外的一些馬克思主義學者也提出了關于消費主義思潮的理論并進行批判,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我國對外交流日益密切,消費主義思潮在不知不覺中入侵了我國。當代高校大學生大都出生于改革開放政策施行之后,又是網絡時代的原著民,平時也喜歡關注各類資訊,就會在不經意間受到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其二,一些大眾媒體的不正確引導。一方面,一些app不正確價值觀的輸出。近幾年興起的社交軟件微信,購物軟件淘寶,短視頻軟件抖音,資訊類軟件小紅書等,都成為了商家宣傳產品的陣地,可以說人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各種廣告。一些軟件上充斥著炫富、拜金的內容,對人們的視覺感官和心理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許多人幻想可以不付出勞動過上與軟件內容展示的那樣光鮮亮麗的生活,而身邊真正吃苦耐勞、自食其力,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的人卻鮮有人問津。另一方面,部分明星的帶貨效應。許多人把明星使用過的產品奉為圭臬,完全不考慮產品是否真的好用、是否存在虛假夸大宣傳、價格是否能承受,只是一味的追求明星使用或代言的產品,幻想如果可以與明星使用一樣的產品,生活品質便有了所謂的提高。
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高校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應通過堅持發展市場經濟,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正視新時代的美好生活需要等路徑來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使其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達到理性消費的目的。
弗洛姆指出消費主義思潮產生的原因包括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導致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工人階級在極差的工作環境中每天甚至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但生活依舊困苦。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維護的也是資產階級的利益,維護的是少數人的利益,廣大的工人階級毫無權利可言。消費主義思潮是資產階級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統治的產物,而這一思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對外交流的日益密切而傳入中國,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歷史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在我國是行不通的。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人民至上性,是為了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具有內在的價值合理性。一方面,要繼續堅持發展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繼續堅持發展市場經濟,把蛋糕做大,我國的經濟總量提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會增多,人民生活才會有更大的改善。另一方面,要牢牢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在改革開放后,就姓“資”還是姓“社”這個問題,曾經在國內引發討論。解決好這個問題,確定好方向,既能確保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也能穩定民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③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④馬爾庫塞的消費異化思想指出消費異化導致人們產生了虛假的消費需求,同時也進行了關于技術理性的批判。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真實的、合理的消費需求當然是值得鼓勵的,應注意區分真實的需求和虛假的需求。一方面,高校對大學生的消費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許多高校平時的思政課有關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方面的內容比較少,而且許多大學也缺乏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的公選課或專業課。高校輔導員可以在平時的思政課或班會上對大學生進行有關理性消費的引導,舉出真實的案例讓大學生知曉“校園貸”等一些不良消費行為引發的危害,讓他們懂得父母掙錢的來之不易。學校也可以建議商學院和教育學院等相關學院開設關于理性消費的課程,讓大學生從專業課的層面了解有關理性消費的知識。另一方面。高校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前做好消費規劃,適度消費。樹立理性消費觀念,避免盲目從眾消費。樹立環保意識,進行綠色消費,減少一次性的和不必要的消費。平時也要養成良好的儲蓄和理財習慣,勤儉節約。
注釋:
①弗洛姆.健全的社會.北京:中國文藝出版公司,第124頁.
②馬爾庫塞,劉繼譯.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第8頁.
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80頁.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7日(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