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霞 李小萌 王靜
山東現代學院
當代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才資源以及國家未來的希望,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還是需要靠這些國家棟梁來完成的。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和社會層面,關系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強對大學生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認知有著重大意義。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它包括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有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從狹義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看,此階段主要是職業的準備期,主要目的是在于為未來的就業和事業發展作好準備。大學生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所處的主客觀環境,為將來的就業確立明確的發展方向、設置科學的未來職業目標且制定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規劃。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未來的就業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
職業生涯規劃,要求大學生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要達到的職業目標做出針對性的方案。然而大學生的認知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大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不夠充分。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對未來的職業沒有進行認真思考,沒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二是高校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對于職業生涯規劃建立的教育體系不夠完善。沒有從一開始就對大學生灌輸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導致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更多的是迷茫與不知所措。三是大學生對于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現實存在差距。由于大學生沒有走出過校園,對就業形勢知之甚少,很多大學生好高騖遠,對自身的狀況沒有進行準確的定位,期待從事政府高官之類的職業,往往以失敗告終,使大學生容易失去自信,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大學生首先需要根據社會的人才需求和市場競爭環境,進行自我剖析,更加準確地了解自我,掌握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對未來從事的職業確定大致的方向。其次,就是要將職業目標確立下來,有了目標才有了為之努力的方向,可以幫助大學生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最后,大學生還可以通過這個過程更好地深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所在來完善自己,對未來的職業充滿自信。
有規劃的人生才更有意義,不是嗎?職業生涯規劃是幫助我們對將來的就業制定合理的計劃,避免我們面對就業時的茫然失措與盲目就業。在有了計劃之后,大學生便開始針對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自我提升,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能力,為就業夯實基礎。在選擇工作崗位時,要根據人才需求以及自己的擇業意向進行考慮,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如果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將會對大學生對以后的就業沒有信心,所以在此之前,各大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職業生涯教育體系,充分發揮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做出科學的、正確的就業選擇。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希望,國家是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的,也有很多對于大學生就業的福利政策,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就業。大學生可以通過課余時間分析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做出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特別是在制定規劃時,大學生要學會對自己所學專業與將來的就業形勢進行準確分析,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對將來就業有所幫助,如何讓自己更加適應職業發展的需要。大學生要客觀的分析社會人才所需,不能盲目就業導致對職業的不滿,這樣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作為大學生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應當學會主動探索職業發展的方向,再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完善自我,使自己更好地融入進去。
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大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態度非常重要,甚至決定著將來的成敗。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大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從而可以幫助大學生明確科學合理的職業目標,找出自己與理想職業的差距并及時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這樣可以不斷挖掘出大學生的潛能。在確立好職業目標后,大學生就應該為之努力,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為社會出一份力,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結語:總而言之,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引導大學生深入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不斷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