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寶 青島飛洋職業技術學院
前言:我國擁有廣闊的土地,這為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受限于思想與方法,農產品銷售仍以線下為主。正是由于銷售面比較狹隘,導致農產品的銷售額遲遲無法提升,對農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為扭轉這個局面,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電商營銷模式。本文提出三種適用于農產品銷售的電商模式,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時至今日,很多農產品營銷企業仍在使用這種模式,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在眾多第三方平臺中,阿里巴巴與中國制造網絡是佼佼者。無論是服務,還是安全,都能有所保障。依托第三方平臺建立起的電商模式,可有效解決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最大程度保證交易的公平性[1]。為邀請更多的農企加入平臺,第三方平臺安排人員負責聯系、幫助等事宜。當然,這種幫助屬于有償服務。
(一)運行程序。一方面,平臺專員會收集農產品信息,并與農企或農民達成合作意向。在取得同意后,專員將信息發布在平臺。另一方面,第三方平臺會加大宣傳,吸引更多的人。當消費者看到所需農產品后,會在平臺下單。這時,專員會收到消息,通知農企或農民準備對應產品,由物流公司完成配送。待消費者確認產品后,會點擊交易完成按鈕。
(二)典型案例。張璇是一名村官,初入成縣,發現地方經濟發展的并不好。由于她主修計算機,具備一定的電商技能,便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網店,將特色產品放到網上。通過她不懈的努力,農產品銷售額超過一百八十萬。像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都是借助互聯網打開農產品的銷路,很好地推動了地區經濟發展。
(三)模式分析。并非所有人此模式都能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政府能否發揮職能。只有政府正確引導,才能穩步推動電商的發展。當然,平臺專員的作用也很大,推動農企或農民的營銷觀念轉變。為了普及這類電商模式,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要配足人手,發起宣傳攻勢。另一方面要優化合作方式,先體驗后收費。
當農企發展到一定規模,不僅影響力變強大,還會依托互聯網技術自行建設網站。在網站中,農產品琳瑯滿目,品相質量絕佳,吸引不少消費者到來。待消費者品嘗后,會對產品贊不絕口,不僅會再次光顧,還會向親朋好友推薦。
(一)運行程序。龍頭企業對市場進行調查,以了解消費者需求。隨即組織農戶,大面積種植農作物。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僅給予農戶相關技術指導,還會提供所需養料。如此一來,農產品的品質就能得到保證。當農作物成熟后,企業會將農作物收集到一塊,經過統一加工、包裝,形成品牌產品。同時,企業會在網站上發布信息。當有消費者前來咨詢,網站客戶會給其答疑解惑,促進交易完成。待消費者下單后,企業將產品交由物流公司,將產品送至消費者手中。
(二)典型案例。巨龍集團為提升農產品銷售額,傾力打造兩個特色網站,一是聚農網,二是沙地綠產。在特色網站的幫助下,企業的營銷水平大幅度提升。一方面,銷售面被大幅度提升,目前銷售網已涉及22個市縣,并在每個地區都設有農資配送中心。另一方面,銷售額顯著增加,每一年的銷售量高達一百五十萬噸。在網站建成時,為吸引商家入駐,集團提供免費服務。時至今日,入駐商戶已經超過一千家,注冊會員高達五千人。為增加網站人氣,集團會定期組織滿減、打折促銷等活動。
(三)模式分析。農產品要想保障銷路,需要向品牌化方向發展。龍頭企業嚴格把控產品品質,采取統一加工包裝方式,從而打造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2]。在借助自建網站進行推廣,在短時間內提高影響力,對提升交易額大有益處。相比于第三方平臺,網站的收費標準可控,通過降低服務費用,增加農民收入。這種模式的可復制性較高,只需把握中間環節,既可搭建農產品營銷體系。
這種模式以客戶為中心,將線上營銷與線下銷售有機結合。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個性化需求日漸凸顯,這種模式可滿足這一要求。
(一)運行程序。由電商平臺收集消費者需求,形成產品訂單。訂單轉至電商合作社,由其做好種植計劃。將計劃告知農戶,并給予技術、資源支持,確保種植任務圓滿完成。待農作物成熟后,農戶將其交給電商合作社,再轉交給電商平臺。電商平臺會根據訂單信息發配農產品。當消費者檢查無誤后,交易宣告結束。
(二)典型案例。起初,王海燕是一名淘寶專員,負責聯系農戶或農企,將其產品放至網絡銷售,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她不滿于現狀,建立了電商合作社。王海燕所處地區以種植葡萄為主,因此,電商合作社的主營業務就是葡萄。在初期,電商合作社的影響力較小,為此她分別在淘寶、微博、微信上進行推廣。通過與消費者溝通,獲取產品訂單。由于她為人樂觀,深受客戶喜愛。在她的帶動下,葡萄種植已具備一定規模,露天種植面積達到一千八百畝,室內種植面積達到三百二十畝。為進一步提高產品知名度,她在工商局注冊了“遇仙橋”商標。
(三)模式分析。這類模式以消費者為核心,根據需求組織生產。通過此舉,不僅可實現供求平衡,還能突出產品特色。每位農戶清楚種植任務,在電商合作社的幫助下,品質有所保證。農產品銷路穩定,農民的動力自然充足,有助于推動種植技術的創新[3]。
總結:電子商務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聯系更加緊密,生產者收獲足夠利益,消費者獲得滿意產品。為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需要掌握每種模式的運用技巧。本文分析三種較為常用的電商模式,希望對促進農業發展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