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召生 梁山縣財政集中支付中心
朱小國 梁山縣地方財政收入事務中心
大力實施和完善績效管理是黨中央作出戰略部署并強力推進的重大改革,以“三位一體”為核心的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強有力的抓手,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來增強政府公共資金配置的經濟性和效益性。山東省XX縣自2017年啟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以來,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要求,積極開展了預算績效管理探索工作,但距離建設成為具有我國特色的績效預算體制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一) 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尚需加快引導和推進。一是縣財政局內部對績效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一,預算科預算管理、業務科室資金管理、績效科室績效管理相互脫節,未建立起一體化運行機制。有的科室對公共資金績效管理推進應付思想比較重,缺乏主動性,沒有把這項國家大力提倡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缺乏主體意識。二是主管部門內部預算績效職責不清,工作力量安排不到位。很多部門都是財務科室獨自完成績效管理工作,況且財務科室也缺乏專業人員,缺少業務科室的協調配合,把本該有業務部門承擔的績效工作給接了過來,簡單地將績效目標制定、跟蹤監控等專業性工作歸口于財務人員,沒有專人承擔績效管理職責,業務管理與績效管理脫節,弱化了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最基本的環節。
(二)績效管理內容體系和評價標準離科學設置原則存在差距。相關評價工作的科學嚴密性不夠,對績效工作缺乏具體的、科學的方案和方法,一是績效核心內容體系不完善,指標設計的質量和層次尚需提高;二是績效評估衡量方式非常簡單,導致評價內容不夠全面,相關績效評價工作比較粗淺;三是預算績效管理基礎數據庫沒有設立起來,政府績效管理的原始資料、相關信息的匯總、挑選、研究利用工作有待于提升。
(三)大部分單位缺乏自評機制,且完成工作質量急需提高。目前國家還沒有口徑一致、合理可用的管理標準、目標體系,不能統一口徑標準,無法進行比較分析,從數量和金額上看還差強人意,從質量上看,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提升。政府績效管理最終結論的有效性和標準可比性受到質疑。部分單位只注重對自己主管范圍內的公共資金支出進行淺層次的評價,很多單位都不管公共財政資金支出產生的其他方面的效益性。績效自查與評估往往流于表面形式,沒有達到提升預算編制質量、建立科學合規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以及改善公共支出結構、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效益、效率的要求。
(四)績效評價結果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應用不夠充分。沒有壓實各部門的績效管理責任,績效自評的質量大部分比較低,對公共預算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及績效管理情況反映不夠準確。績效評價結果形成以后,沒有采取下一步的跟蹤措施,績效結果反饋制度和績效問題整改責任沒有落到實處,這就導致績效評價結果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只是單純地將績效結果當成應付工作的一個流程,各地政府部門還未深刻意識到績效評價的作用,缺乏對績效評價的重視和深入了解利用。
(一)明確好財政、主管部門及相關內部科室的職責。首先,財政部門要結合實際,充實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干部從事績效管理工作,同時要建立一套綜合預算科、業務科、政府采購管理科、國庫及支付中心等科室的績效管理工作溝通協調機制,大力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業務知識培訓,盡快形成專業化的預算績效管理干部隊伍。其次,強化預算部門主體責任意識,預算法明確規定,部門預算的責任主體是各級預算主管部門及所屬單位。各主管部門一定要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各部門負責會計業務的科室牽頭,其他業務處室互相溝通聯系,體現“誰使用,誰負責”原則,壓實業務科室的責任,不能只把工作全部落到財務科室上。
(二)提升和充實合理科學的績效管理制度方法和體系。參考國際上的先進績效管理經驗,構建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基本指標和輔助指標、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績效評價指標設計體系。選擇和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計分方法,對照標準評價目標,最終形成客觀公正的評價結果。
(三)制定完善政府預算績效工作體系制度,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單位要綜合實際狀況,積極主動與上級主管部門對接,規范自己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加強組織協調。探索建立對各支出項目,自項目申請,到項目納入項目庫、編制項目預算、直到項目最終實施完成的全過程績效管理,分步建立政府公共資金支出環節的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進一步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宣傳、改革和培訓力度,引導各部門牢固樹立預算績效管理觀念和責任意識,增強預算部門和單位“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意識。逐步探索對各職能機構的績效管理落實情況考核,促使單位的績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四)完善配套措施,強化結果應用。績效評價結果和財政管理進行銜接,將預算項目實施評價結果轉化為下一年的預算安排,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進行銜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督促相關單位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資金效益。逐步建立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應用為保障,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水平為目的,覆蓋所有財政性資金,貫穿預算管理全過程的具有中國新時代特色的政府績效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