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蘭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
前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近年來我國參與國家貿易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而作為現代國際貿易不可避免的風險,外匯風險帶來的影響和損害也開始引起重視。為盡可能防范現代國際貿易中的外匯風險,正是本文研究的關鍵所在。
(一)常見風險。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可細分為四類,包括儲備、經濟、會計、交易。儲備風險源于企業持有的外匯資產,一般影響較小,可通過對匯率變化形勢的預估規避;經濟風險源于匯率變化對外幣資金項目收益產生的影響,商品定價及成本、產品生產規模及數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會計風險源于匯率變動帶來的資金減少,賬面資產虧損可能因此出現;交易風險源于大筆資金交易,匯率變化可能導致預計金額與實際交易金額偏差過大,如無法有效應對,企業很容易出現嚴重損失[1]。
(二)原因總結。多方面原因均可能引發經濟貿易中的外匯風險,代表性較高的主要有貨幣兌換、匯率波動、不夠完善的外匯市場及金融服務機制、多樣化結算方式、企業過低的外匯風險抵抗能力。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不可預估的當前外幣匯率、不斷發生變化的貨幣兌換關系、多樣化的企業交易結算方式、較為有限的外匯風險防范工具、相對落后的金融服務業、不健全的外匯風險防范配套機制、企業外匯風險防范體系及經驗的缺乏等具體因素同樣可能引發外匯風險,這類原因必須得到重視[2]。
(一)基本防范措施。為有效防范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可從外匯市場和配套金融服務機制、外匯風險防范體系兩方面入手。基于外匯市場和配套金融服務機制,政府需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和領頭羊作用,以此結合經濟貿易實際為各類企業提供科學完善的金融服務機制及外匯市場,以此夯實風險防范基礎。具體實踐需關注外匯風險管理工具,通過學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強化工具的拓展應用,為應用更高效、更先進的風險管理工具,必須結合我國金融市場及外匯市場實踐情況,保證多元化外匯風險管理工具能夠更好由金融機構所提供。同時,金融機構還需要探索針對性的風險管理工具供給,以此完善金融服務,更好化解外匯風險;基于外匯風險防范體系,需從相應制度和機構的健全入手,以此提供規范指導。相關企業必須認識到自身發展直接受到外匯風險威脅,并在加強認識的基礎上開展風險防范機構建設,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也需要設法強化。具體實踐還需要在相應崗位和部門的科學設置中投入資源及精力,外匯風險管理權責需要明確,各部門與外匯風險管理部門需加強溝通與合作,實現外匯風險防范的群策群力。企業還應設法推進外匯風險管理機制的健全,以此預測、評估各個環節的外匯風險,并明確規定管理工具應用、緊急應對方法,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方案制定也需要得到重視,為更好優化和完善外匯風險防范制度,中外企業成功經驗的積極借鑒同樣極為關鍵。
(二)具體防范路徑。基于儲備、經濟、會計、交易四類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本文提出了四方面對應的外匯風險防范路徑。儲備風險防范需要從正確考量貨幣穩定性入手,同時企業還需要掌握外幣的有效保值方法及最佳持有量。在具體實踐中,企業需深入研究主流貨幣穩定性,研究過程需集中外匯風險管理人才,以此實現對匯率走勢的科學預測,以此適當儲備外匯。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即企業自身的流動資金情況和外幣需求量,以此更好完成外幣最佳持有量計算,過多儲備外幣催生的儲備風險可有效規避。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企業還應開展多種貨幣搭配儲備探索,儲備風險可基于多樣化貨幣儲備更好應對;經濟風險防范要求企業的原材料進口和投資建廠考慮選擇貨幣貶值國家,貿易壁壘的規避和產品成本控制需要設法兼顧。對于建有海外分部的企業,海外分部的資金扶持力度可在當地貨幣貶值時針對性加大,反之則需要將資金投入削減。通過對匯率波動積極影響的利用,外匯經濟風險即可更好防范;會計風險防范需關注企業的硬貨幣負債減少和硬貨幣資產增加,企業賬面資產受到的匯率波動影響可降到最低。在具體實踐中,企業還應關注風險對沖、平衡資產負債表的風險負債和風險資產、簽訂遠期合約等應對措施。基于風險對沖,企業可基于自身持有的多幣種貨幣對沖抵消貨幣收益及風險損失,這種措施適用于大型貿易企業。在平衡資產負債表的風險負債和風險資產的實踐中,企業資產負債匹配保值可得到保障,其本質上屬于風險對沖的變種。簽訂遠期合約也能夠用于經濟貿易外匯風險中的會計風險對沖,該措施適用于擁有較高現金流的企業,且運用不當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風險;交易風險防范可圍繞計價貨幣的謹慎選擇、貨幣風險保險投保兩方面入手。為實現計價貨幣的謹慎選擇,企業必須對匯率走勢進行深入研究,出口計價貨幣應選擇硬貨幣,進口計價貨幣則選擇軟貨幣,以此開展軟、硬貨幣組合計價方式的共同協商,輔以交易前明確的風險分擔辦法,匯率風險中交易風險帶來的影響即可降到最低。貨幣風險保險投保也極為關鍵,企業可由此在遭受相應損傷時獲得保險賠償,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同樣可由此防范。
結論:綜上所述,經濟貿易中外匯風險防范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基本防范措施、具體防范路徑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外匯風險防范選擇。為更好推進現代國際貿易發展,相應融資方式和金融衍生方式的優選也需要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