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師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00
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升級已經成為了當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高技能型的商務人才嚴重不足。因此職業學校應該重新設定商務管理課程體系,形成以就業為導向課程理論模式,實現畢業就業的無縫銜接,科學利用網絡技術開展現代化商務教學。
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作為職業院校類的重點,在教學計劃制定方面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校并沒有考慮到市場的真實需,課程中偏重理論,缺少實際技能的訓練。學生到了真實崗位過程中,將知識和技能連接能力較差。同時教師在設計課程大綱時也不能做到時時實際考察市場變化,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較快,理論更新也較快,學生的知識更新速度較慢,不能與市場經濟體制相匹配。
職業院校的最終培養目標是職業類人才,但由于目前教育改革不斷推進,職業學校也越來越重視理論,商務管理專業包含內容復雜,需要大量的實踐基礎,而在目前的職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分割開,大多以最后的畢業實習為主,實習與理論不能有效結合。
高等教育不斷普及,同時也造成了部分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形成工學一體的課程模式。學生實習多數是在校內,運用的是模擬企業運營的軟件,并沒有深入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不熟悉企業的實際運作模式。學生所接受的技能培訓聯系不夠緊密,企業模擬軟件與企業真實的運作差距較大,不直觀,甚至存在著專業技術斷檔問題,導致學生就業難度加大。
職業院校以培養實踐型技術型人才為重點,但目前許多職業院校注重學生的就業率,并沒有形成固定的職業觀點,同時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不到位,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職業生涯重點規劃體系,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過于迷茫,急于簽訂勞務合同,進入企業之后很容易出現問題,給后需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在商務管理專業領域,要堅持能力與知識并重的法則,針對商務管理專業進行市場調研,并根據教學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對兩個階段,進行動態的教學計劃調整,同時在課程安排方面要及時與相關企業取得聯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立專門的課程研討小組,在理論中融合實踐教學,在實踐中踐行理論,幫助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商務管理中的各種細節。
商務管理專業要以經濟學商務概論為基礎,同時要學習經濟法,市場營銷等主要知識,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借助現在的網絡平臺,建立相應的職業培養平臺,可以在平臺上設置虛擬資金,鼓勵學生自主運營,根據學生的運營結果進行成績評定,
職業素養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養成一定的管理意識,并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引導學生認清商務管理的重要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列舉實例告誡學生要嚴格遵守職業法則與市場經濟的規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中職院校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多樣化的情景模式,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建設中來,鼓勵學生明確未來的就業方向,形成長期的目標,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教師要明確實踐對商務管理的重要性。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做到理論實踐同時進步,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相對于理論,實踐同樣重要,實踐出真知。商務管理目前課堂注重理論知識的授課,教師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教師可以在課堂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口才能力,鼓勵課下學生之間討論對商務的理解,并找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要做到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掌握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合理安排時間。一旦過多的學習理論知識,學生會感到枯燥泛味,適當的實踐學習可以緩解學習理論知識的壓力。
例如,在理論課堂學習之外,開設實踐課堂,計算機數據模擬等活動,進行商務活動、商務談判,理論實踐同時進步。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誠信。誠信作為商務管理的基礎,一旦學生有不誠信的行為出現,如作業抄襲、數據作假等,教師要馬上制止,防微杜漸。形成成績、道德兩重標準的綜合性評價,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德育引導,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商務從業人員。
職業教師在理論課堂上傳授理論知識,要在實踐課堂上模擬相關環境,準備材料,引導每一位學生都嘗試一遍,教師在一旁觀察,找出不足,并在課堂上講解頻繁出現的錯誤,如何改正,然后再以小組的模式,開展商務談判,小組之間互相觀察,糾正問題并改正。在實踐課上開設角色演繹課程,模擬商務管理實際工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要開設演講與口才,商務談判,商務禮儀,消費者行為學等專業課程,同時融入一些專業的商務英語詞匯,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以學分制的模式。保證課程設置多樣化,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法則,正確理解和掌握商務管理的本質,具有一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職業學校可以與當地的企業工貿公司,商貿公司以及進出口公司,銀行財務公司等簽訂合同,對優秀的畢業生可繼續專接本或推薦學習,鼓勵學生不斷進行深層次教育。
例如,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校外實習,增強職業學生的崗位適應性,以商務交流為核心,將實習與工作有機結合,實現教學的生活化,加強教學與實際生活生產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得接觸生產實際,并將所學商務知識直接運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體會商務管理的本質,提高學生對商務管理的求知欲。通過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政策,保證高職學生技能掌握專業知識,同時也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暗示。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自主預習,把握課堂環節,學生主動提出生活中的商務知識小到商場中的打折促銷,大到買貿易的貨幣計算等,并鼓勵學生在課上可以自主講述商務知識,學生是知識的發起者并不是接受者。幫助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學生能根據自己本身的來決定學習的進度,不斷培養自己的應用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形成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同時,高校應進一步完善商務管理專業教師招聘考核以及晉升培訓機制,提高商務管理專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商務管理、高校教育、法律以及互聯網等多領域的教學培訓活動,拓寬教師學習掌握最新商務管理專業知識技能的途徑,提高教師商務管理專業知識水平與教學能力,強化教師的法律意識、創新意識與網絡素養,持續化的階梯式培養。
例如,商務管理專業的覆蓋面廣泛,教師應該設置不同的課業和實習內容,實行分層教學。較低一年級的學生,教師要以基礎的理論學習為主,配合相應的小組討論、市場調查與預測為準,而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商務問題,到企業中進行真實的頂崗學習,形成全面的人才培養機制。
課程設置要避免表面看似高大尚,實際卻不實用。比如職業類院校商務管理專業,多數會設置《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但實際上,一些正規大型公司要求較高,不會在職業類院校招聘人力資源方向的學生。那職業類院校商務管理類專業如果開設人力資源相關課程,應該實事求是,應從HR轉向于HRBP業務。更加接地氣的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當前,隨著新媒體的長足發展,各大高校都以各種形式增設了新媒體方向的課程,職校也應與時俱進,增設新媒體相關課程。但由于新媒體這種特殊的存在形態,傳播速度及公眾效應決定,我們開設這種課程的同時,還要注意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知識素養以及職業素養,否則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中職商務管理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興趣,學生學習成績不高,理論知識的注重,忽視了對學生實踐的指導,在商務管理課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保證理論知識與實踐指導同時學習,放棄傳統課堂的授課方式,要注重對學生實踐的指導,理論知識和實踐學習同時進步。采用新的模式吸引學生興趣,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培養復合型、多元化、數據化商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