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殿勇 馬永慶 張旭芬
摘要:小學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起點,是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站,對于孩子的成長及其對世界的認知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班主任是學生進入學校接觸最多的老師,其言行能直接影響學生的言行,是學生模仿學習的對象,對孩子的心理發育等都產生直接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關鍵意義,并分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最后探討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時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生;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
引言
站在實際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剛接受到系統的教育,與此同時,思維、意識、觀念都處于發育的時期,所以此時務必要借助于相應的德育教育,來對小學生進行干預,這樣才可以保證小學生更好的成長。然而,在現實中實行此項教育活動時,因為受到不同要素的干擾,致使班主任的工作時效性較低,繼而導致德育教育的成效不盡人如意,由此可見,對這部分內容做出探究極為必要。
一、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關鍵意義
(一)促進小學生均衡成長
在如今的社會中,競爭日益激烈,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單單是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更是要求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能夠全面發展。而小學生是接受教育最容易的時期,班主任必須要重視對小學生的德育教學,樹立正確教學觀念,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品德素養的提高也能夠給學生的文化學習提供精神動力,促進小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使小學生能夠得以均衡成長。
(二)推動小學生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品質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學校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校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還要求學校加強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教育,特別是德育教學更是成為教育界關注的重點。如今社會更需要有著較高道德素質的人才,而小學階段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最有效的時期,更需要加強對小學生德育教學的重視,培養小學生的高尚品德。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的主要負責人,重視小學生德育教學能夠促進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教育,甚至工作提供支持。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現狀探究
(一)應試教育影響嚴重
當前,因為受到應試的影響,所以一些班主任在落實工作期間都進入到了誤區之中,過于注重小學生的成績,而對于其它方面的內容關注度十分不足,在這種形勢之下,也使得德育教育的時效性大打折扣。此外,如果班主任只是依據分數來斷定學生的好壞,那么就會出現偏差,這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來說是極為不益的。
(二)班主任素養待提升
班主任是小學生管理的一線人員,同時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人員,因此其技能素養的強弱,能夠較為直接的干擾德育教育的水準。當前,在一部分小學學校之中,班主任都是由于各科教師來擔任,由于精力有限等問題的制約,致使有一些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的能力之上還是稍顯不足,在實行德育教育時的針對性不夠,時效性也較差。
三、保證小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時效性有效路徑
(一)增強班主任的素養
班主任的自身素養,與德育教育的時效性休戚相關,為此,務必要加強對班主任素養的培育,學校應當起到引領作用,主動地邀約一些相關方面的專家,來到校園中實行講座,在提升班主任素養的同時,增強其德育教育的能力。在當班主任擁有較高的德育素養之后,便可以成為小學生的榜樣,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的年紀還不是很大,因此會擁有“向師”的特性,通過小學生對班主任的模仿,便可以實時的進行德育教育,如此一來,保證其中的時效性自然也就會水到渠成。
(二)革新德育教育模式
小學生還沒有真正的進入到社會之中,并且思維也不夠成熟,因此對于一些德育相關的內容,會覺得比較抽象,即便是班主任詳盡的講解,也會有一部分小學生無法理解。所以如想要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班主任就需要對教育模式予以革新,引領小學生走出校園,針對德育教育的內容,來進行相應的實踐,借助于這種方式,能夠讓小學生更為直觀的領悟德育的本質。此外,為了更好地保證德育教育的時效性,班主任還應該在每完成一次德育實踐之后,讓小學生寫出感想,并在后續的班會中予以討論。
(三)將學生作為出發點
由于受到家庭氛圍、身邊環境等諸多要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個性以及道德素養也會不盡相同,教師務必要將學生本身作為出發點,針對小學生的真實現狀,制訂出與之相符的德育教育方案,如此一來,才能夠確保此項教育活動的成效。為此,教師就需要加強與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并從中了解到他們在生活、在學校中遇到的困難,繼而逐級漸進的予以引導,這樣即可以保證德育教育的時效性,還能夠增強其中的效果,久而久之,每名小學生都可以擁有較高的德育素養。
(四)注重班級班風建設
班級是小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因此班級班風能夠對小學生潛移默化的產生影響,如果班風出現問題,那么不單德育教育的時效性無法保證,并且教育成效也將顯著降低。所以,班主任務必要制訂出嚴謹而又切實的班規,通過將小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中完成自我監督和監督他人,在這個過程中,班級中的良好班風便會被無形中創建出來,小學生的德育水準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培育,同時此項工作的時效性也得以展現。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經驗來看,小學班主任在實行德育教育期間,擁有極強的系統性,任何環節都不能被疏忽,這樣才能夠確保此項工作的時效性,但是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仍舊會經常受到一些內部、外部要素的干擾。因此,就需班主任加以注重,明晰德育工作的關鍵意義以及當前現狀,繼而主動地增強自身素養,并且對德育教育的模式進行革新,此外還應當將小學生作為出發點,同時注重班級班風的建設,唯有如此,才能夠保證小學德育教育落到實處,所以上文對這幾項內容做出了詳實探討,期望帶來參考。
參考文獻
[1]翁澤燕. 小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實效性的思考[J]. 讀天下(綜合), 2019, 000(033):P.1-1.
[2]劉娉潔. 關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滲透[C]. .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92.
[3]馬守榮.小學中高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以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第七小學中高年級為例[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9,40(11):96-98.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桃源鄉岔沖小學?云南?昭通?6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