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河南師范大學
隨著我國文化的輸出以及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我國國民文化自信也逐步增強,許多商品在包裝設計中越來越多地涉及中國傳統的文化或是民間的藝術文化。利用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元素來包裝商品,可以加強我國人民的文化認同感,將這些產品銷往海外也是文化輸出的一種形式,加強世界范圍內的中華文化認同感,改變歐美發達國家對我國的固有偏見,讓外國友人從商品外觀上了解不一樣的中國。
中華傳統民間藝術可以解釋為勞動者為滿足自身生活和審美與需要而創造出的民間藝術形式,包括舞蹈、扎染、剪紙、雕塑、刺繡、戲曲等多種形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和開發空間。民間傳統的藝術形式是最能體現當地歷史人文底蘊的。我國國土廣闊,有56個民族,南北差異顯著,各個地方的特色都由當地的傳統習俗以及當地的民間藝術展現出來。在產品的外包裝上添加當地傳統的、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形象可以讓其他地區的消費者迅速了解產品的產地,結合產品名稱大致了解產品的作用以及特點。
現在的產品中涉及需要對產品外包裝進行設計的一般都是在消費者手中的最終產品,再加工過程中進入工廠的原材料一般不涉及傳統文化的相關設計,接下來的分析和討論也都建立在以最終消費者為目標的產品包裝設計。
眾多的電商在售的商品中,有些品類在外包裝的設計中適合使用當地特色的民間藝術進行包裝,另一些則不適合。首先,在眾多的商品中,電子產品在包裝設計中應秉承簡潔的包裝風格來突出產品的科技感和便捷性。例如,手機、耳機以及相關的電子配件,在這些產品的設計中多使用干凈、干練的設計。其次,醫藥、母嬰用品都不適合過度包裝,大多數都采用簡潔明確的產品外觀設計,讓消費者可以快速地尋找到產品的用途和用法,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常見的使用傳統民間藝術外包裝設計的商品為食品以及美妝產品。在一些地方特色糕點、地方特色小吃的包裝中,除了產品的圖片基本上都會涉及當地的標志性記憶點,例如,四川的熊貓和花臉、稻香村包裝上標志性的云紋,等等,都涉及當地特色的標志性建筑或是傳統文化。在美妝產品中,特別是彩妝產品的外包裝設計中,有很多都涉及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包括口紅、氣墊粉底、眼影盤等產品。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在包裝和產品設計中更多地以概念性的線條給人一種具有中華傳統文化底蘊的感覺,而在具體民間傳統文化的運用上還是有進步的空間的。在對我國民間傳統藝術的運用上,彩妝產品和食品是使用較多的。在對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使用中,口紅類產品有采用傳統中國民族文化中的雕刻藝術,在口紅膏體的外表面、外殼上使用雕花。眼影類產品中,有利用瓷器裝飾眼影外殼的產品出現,在眼影壓盤花紋中,有大量的產品利用刺繡常用的花紋來進行眼影內部造型的設計,還有使用傳統民間剪紙藝術中時常出現的燕子、鳳凰等元素進行眼影各個顏色的壓盤。此外,傳統民間藝術經常以設計概念的形式出現在美妝類產品的設計中。例如,某品牌已經停產的蘇繡系列等。反而較少地大面積使用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形象來進行產品包裝。
在產品的包裝中,較少地使用中華傳統民間藝術進行包裝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第一,群眾中對民間藝術的了解有限。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巨大是公認的事實。很多在當地知名的民間藝術形式除當地居民之外,鮮少有人知道或是代表性較低,類似于京劇、川劇變臉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且婦孺皆知的民間藝術種類其實是十分有限的。有些民間藝術確實知名,但要具體形象化就可能和其他的藝術種類混淆,例如,我國的各種地方戲,唱腔千差萬別,但是運用在包裝上就會有很大一部分人難以區分是哪里的戲曲。第二,包裝內容有限。在產品包裝方面,往往可以設計的面積是十分有限的,商家需要顧及對產品內容的表現,能用上民間藝術的產品就更少。第三,在產品包裝中利用民間藝術的難度大,產品包裝內容有限,一旦涉及民間藝術,除非是特別能代表產品特色的,否則添加進設計中不僅難度大,而且一旦選擇了小眾才知道的民間藝術其包裝吸引來的消費者會大幅減少,產品的銷量不容樂觀。
對于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在未來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設計師可以通過將當地標志性建筑與傳統民間藝術相結合的方法來設計,降低了由于包裝不明所以而選擇其他同類產品的風險。此外,設計師還可以通過形成自家公司的獨特的設計風格,將自家產品與傳統文化在消費者思想上進行綁定,讓消費者看到民間的藝術就想起公司相關產品,看到公司產品也會想起相應民間藝術,達成弘揚傳統文化和宣傳公司產品的雙贏目的。
傳統民間藝術可以提高我國的文化認同感,將民間藝術融入產品外觀設計銷往海外有提高我國文化認同感的作用。但在我國目前產品包裝設計的大環境下,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運用較少。其具體原因有很多,包括商家的利益、民眾的不了解以及設計的難度等,可以通過進一步宣傳民間藝術,增加大眾對各地區民間藝術的了解,達到設計中運用民間藝術元素可以被更多人所理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