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軍
德城區圖書館
按照“政府主導、統籌實施,促進均等、提升效能,分級管理、資源共享”的原則,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到2020年,山東省基本建立和完善以市級圖書館、文化館為中心館,縣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鄉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室)為服務點的總分館體系。整合基層圖書館、文化館、農家書屋等資源,推進基礎標準化設施、共享文化資源、網絡化的服務系統、一體化的管理,實現資源調配、人員培訓、服務規范、績效考評等各項統一。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目標將實現圖書在中心圖書館以及各個分館間的通借通還,讓群眾在自己的社區就能借到自己想看的圖書。將當地公共圖書館形成服務聯合體,建立一個文獻信息資源一體化應用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地理分布不均的劣勢,能從彌補文獻信息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狀況,為廣大讀者提供獲取文獻信息更多更方便渠道。
目前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山東省分中心超過36個區縣圖書館支中心使用的是Interlib業務系統,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煙臺市、濰坊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萊蕪市、臨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菏澤市等副省級、市級圖書館和95%的區縣級圖書館都使用Interlib業務系統。其中淄博、東營、濰坊、威海、青島最早已經實現了以各市館為總館,以下轄區縣館為分館的總分館服務體系??偡逐^建設工作一直在進行,慢慢的各個區縣館不只是把鄉鎮做成分館,有一些城市書房也慢慢納入分館行列,學校、公安局、法院、各個書店、咖啡館、銀行、老年大學等都可以納入分館,把分館做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圖書資源就能調動起來了,增加流通量也就不是問題了。
以東營為例,2013年東營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始推行:總館、分館、服務點的模式,率先在山東省探索和實踐圖書館的“總分館”制建設。并使用統一的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實現通借通還。東營市財政為東營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提供經費保障,每年補助經費不少于10萬元。市圖書館負責全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管理系統的運行與維護。東營市圖書館還作為全市中心圖書館,并擔負起全市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業務輔導及培訓工作。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在2015年,東營市建立了市、縣、鄉三級總分館服務體系。
2016年率先將農村圖書館納入全省主分館服務管理體系。選出100個試點單位,將農村圖書館的出版資源整合到主分館的服務管理系統中,實現公共圖書館與農村圖書館的“一卡通”。創新實施“圖書館+書店”“讀者選書,政府付費”的服務模式,將與之相連的6家書店建成分館。吸收黨政、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圖書館的加入,創建了覆蓋全市、城鄉一體、功能完善、資源共享、管理規范的圖書館服務網絡,在全市實現“一館辦證,通借通還”。
市和縣(區)兩級在目前的體制中是“分級管理”“分灶吃飯”,總分館體系所需要的人財物高度“統一”和“分級管理”“分灶吃飯”的體制是矛盾的,只能是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去適應行政和財政體制,加重了與主管部門的協調成本,同時也對總館的管理權限有一定的約束,也帶給總分館合作和資源共享一些不利因素,形成了總館對分館管理權斷層,分館是按照上級機關的指示開展工作,而不是根據總館的要求行事,還有個別單位雖然形式上服從總分館管理體系,但考慮到自身利益,在資源參與共享方面只存在于形式和表面。同時也有一些基層單位因為建設主體不明確導致資金缺乏,建設經費無處申報,工作難以落實。
在人、財、物不能統一的總分館管理體系中,因為政府對總館政府不能做出足夠的授權,而總館如果要保持系統的正常運行,而資源建設、管理、組織和協調方面的壓力必然是所要面臨的問題。從分館的角度考慮,加入總分館體系,是以較少的投入得到更多的共享資源,而不是在人、財、物三者上受到總館的約束。
體制改革是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發展的根本出路,而改革是建立在制度的支持之上。理順總分館條件下政府與公共圖書館的關系。明確政府責任,總館統一管理公共圖書館體系內各分館的人、財、物;在政府財政后期,先后對主分館的建設給予了一定比例的財政支持;為了保證圖書館資源的供應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有必要將建設和管理責任向上級轉移,并劃撥轉移支付資金。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應納入區域文化發展戰略和規劃體系。合理規劃分館的設施、布局和服務半徑,明確主分館建設的目標、功能、步驟和措施。
管理權限向總館上移,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傪^對分館的人、財、物實現有效的管控。服務的重點將移至基層分館,在保障分館在設施、人員、開放時間的前提下,集中精力給予讀者更好的服務,經常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擴大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網絡輻射能力。
總分館模式是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低成本圖書館模式,即使是欠發達地區的總分館,在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上的標準也不能降低。如果基本指數低于臨界點,很難滿足讀者的最基本需求,那么圖書館的建設將失去其意義,有的甚至成為一個工具來應付上級的檢查,將不可避免地面臨的情況是沒有讀者,無人問津。“群眾不喜歡讀書”和“市民不需要圖書館”的誤讀正是由此造成的。
綜上所述,總分館制建設可以讓圖書館文獻資源和知識服務覆蓋到各個地區,更能夠讓廣大群眾對精神文化知識的需求得到滿足。在公共總分館制建設中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模式,并完備相關體系制度,整合各類資源,共建共享,建立長效的總分館制,從而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