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河北美術學院
現代多媒體教學以它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的獨特優勢沖擊著高校的藝術教學方式和手段。面對強大的現代信息技術力量對高校傳統的“面對面”學習模式的沖擊,許多人依舊對它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情。學生開始對這種信息化、科技化較高的教學方式產生了喜愛,部分老師甚至也開始對多媒體信息化教學表現出較大的依賴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在高校藝術教學中廣泛運用的多媒體教學方式還存在比較多的現實問題,這些廣泛存在的現實問題如果長時間不被學校和教育者重視,長此以往會極大地影響高校藝術教學的教學手段改革。面對這些現實問題,高校和教育者、被教育者以怎樣的措施面對,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目前高校的藝術課程教學中融入的速度很快。一方面是因為高校在原本的教學過程中就有相關信息技術開設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為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打好了技術基礎和人才資源基礎——學校里面有相關現代化信息技術專門負責的老師和熟悉技術操作的學生,所以減少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重新學多媒體信息技術如何操作的時間。另外一方面,在高校和中小學的教育過程中,本身其他部分學科早已采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創新手段,所以在高校的藝術課程教學發展中已經有了很多可以借鑒的學習案例以及教學模式。這樣也極大地減少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校藝術課程中的發展時間,所以,目前在高校的藝術課程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來勢非常迅猛的。
在高校藝術課程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可謂是發展迅速。隨著發展速度的提升,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也在更新升級。許多學校從前擁有的是臺式電腦和電視機,隨著目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融合,學校也開始將黑板設置為電子可視化黑板,將原先的舊式電腦也更新升級了,原先的幕布也更換成了可視化的液晶屏。多媒體設備的全面更新升級。大大提升了學生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體驗感,專業的多媒體設施極大地促進了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提升,既可以適當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可以提升部分學生的學習愉悅感。
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藝術教學的過程中,它不僅僅是存在于高校的藝術教育課堂里,而是融入在高校藝術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以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出整堂課學生所要學習的學科框架和知識脈絡;在課堂進行過程中,教師以多媒體幻燈片為載體,將書本上的知識點通過可視化電子屏幕向學生們展現出來;在課后復習時教師通過多媒體與視頻相結合或者復習框架圖的方式把知識點向學生展示,幫助學生進行復習。所以,目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在高校藝術教學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它的應用范圍非常的廣。
多媒體信息化技術融入高校藝術教學的過程,已經成為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各大高校在發展過程中也都開始進行多媒體教學實踐。但是教育者和學校沒有認識到——并不是每一個教學環節和教學階段都是適合融入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例如,在進行新知識教學時,采用多媒體信息化技術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將課本上比較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通過有老師設計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統一的講解。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進行知識理解。但是,對于考前復習階段的學生而言,如果在這一時間段,老師還是主要以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的話,在統一的講解中,不利于不同的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效果和復習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復習,這樣的復習對學生的期末復習效果沒有太大幫助。同時,在學習一些理論知識時,應該幫助學生注重對文字層面的理解,過多的花里胡哨的多媒體課件并不能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深入的理解,反而在廣泛運用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過多投入在輕松的課件中,而致使他們減少對知識的思考。但是在進行藝術賞析時,教師可以采用觀賞圖片、欣賞音樂、觀看視頻等方式,向同學們展示藝術作品,解釋藝術審美的理論。所以在高校藝術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適度適量,不能盲目跟風地進行廣泛應用,過度的應用都是無法適應現階段的教學目的的。
多媒體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可以將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表達載體結合在一起,通過信息處理和控制產生的一種信息技術。很多時候在教師運用多媒體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時會更加運用到一些更加全面的表現方式,向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知識點的展示。例如,教師在講到知識點——古希臘的藝術發展時可能會向學生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很多的古希臘時期的藝術作品,會給學生放映一些展現古希臘時期藝術的紀錄片,以這樣更加形象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出當時社會的藝術發展。但是這樣過多的載體堆積在一起會增加學生學習內容。學習內容的堆積不利于學生對重點知識點的掌握,反而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累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過多的載體表現,會讓學生缺乏思考和理解,難以抓住課堂教學知識點的重點,不能及時地做好筆記,再加上教師大部分的板書和習題都會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照搬到銀幕上,這樣一來,如果教師更換多媒體課件的速度過快,那么學生就不能及時地跟上課堂教學節奏,時間一長,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生就會產生很多的學習壓力,對學習藝術感到厭倦,這樣會導致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在高校藝術課堂中應該只是一種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應該作為課堂教學的全部內容。但是,在一些高校的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在習慣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之后,完全拋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著部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之后,教師只是坐在講臺上操縱著鼠標鍵盤,對著屏幕進行講說,教師的教學狀態與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教學狀態完全不一樣,缺少了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常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眼神和語言交流,這是非常不可取的。雖然多媒體教學可以向學生通過以大屏幕為載體的方式向學生提供很多圖片、聲音、文字、視頻等教學信息。但是這樣會將學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屏幕上去,而減少了相較于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老師的關注。當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載體產生了更多的關注,就會減少和老師的眼神交流、情感交流和語言交流,減少了師生互動。長期下去,如果學生和老師長期缺少交流,老師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了解,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老師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原本就應該是雙向交流的活動過程,傳統教學就是通過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來答疑解惑,老師通過互動過程中對學生的判斷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學生通過和老師加強互動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讓老師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心理狀態。如果完全將雙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多媒體教學載體上來,勢必會阻礙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致使教學氣氛沉悶,也會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逐漸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感也會有所降低。
如果將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手段,那么教師在教學每一堂課之前都需要準備一個精美的教學課件,需要教師在課前和課后投入大量的時間,這樣不利于教師的日常工作,是非常不現實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是直接去網上尋找現成的課件,進行適當的修改甚至是不修改,直接運用在課堂中。這些課件雖然包含了必要的知識點,但是對于教師所教授的學生的獨特特點不能產生針對性的作用。并且很大一部分的類似課件會添加過于繁復的動畫效果,這些課件顏色艷麗,字體變化多樣,課件中存在許多超鏈接、美觀的按鈕、繁復動聽的聲音。它們美化了課件,但是卻影響了學生對教學的注意力,喧賓奪主,使學生對于重點知識點,沒有形成好的記憶反而在無形之間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樣表面上顯得熱熱鬧鬧的課堂,實際上卻難以達到教學效果。教師長期以網上下載的課件進行教學,實際上是以不注重教學過程的態度在進行教學,教師本身的教學態度不端正,那么對于教學效果也難以起到積極作用,這對于教學的實際效果是有很大的不良影響的。
在高校的藝術教學過程中,要明確運用多媒體只是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教學的中心目的。在高校的藝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還是應該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體,輔助應用一些多媒體教學手段,如教學課件、視頻等。例如,在進行藝術賞析時,教師播放時長較短的欣賞視頻,展示一些藝術作品的圖片,但是嚴格把控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的比重和時間。不要讓多媒體信息化的技術喧賓奪主,影響了學習的真正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學效果。
教師在選用教學課件時,需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特點和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度進行具有針對化的制作。但是,教師的日常工作時間緊張、工作煩瑣也是現實。所以,可以以校內年級組為單位,組織老師形成多媒體教學研討小組,分工合作制作適合本年級學生特點的多媒體課件。然后各班教師再在年級多媒體課件的基礎之上,針對本班的具體問題進行小范圍的改動。這樣集合眾力進行課件制作,減少了每一位老師的工作壓力,同時也能增加教師間的合作,共同討論有助于藝術教學的有效方法,達到了既高效又節省時間的雙向效果。
在多媒體應用的過程中,要學習其他年級和學校的多媒體應用實踐案例。從實踐中借鑒其他年級和學校的優秀多媒體教學成果,來豐富和完善本校的教學過程。各學校之間可以定期組織老師進行交流學習。對每個學校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從而創新多媒體教學手段,達到與實踐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
高校藝術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拓寬了藝術專業課教學的教學空間,豐富了藝術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但是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這些現實問題。為了達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目的,教育者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適時改革,進一步優化高校的藝術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