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摘要:互聯網技術將教學活動帶到了全新領域,使得高職語文擁有了更多的教學方式。混合教學就是互聯網與教育活動相互融合的產物,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彌補了其存在的不足,比如教學資源展示的局限性、教學活動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等。就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活動來講,混合教學受到各類院校青睞,激發各科教師的積極探索推廣,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語文教師需要積極的研究更多該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提升混合教學的應用效果,實現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混合教學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運用混合教學模式,有利于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和課堂教學的雙重優勢。在這一教學模式下,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使教學活動以更加開放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變革。同時,在混合教學模式下,高職語文課堂實現了教學目的的翻轉,能夠有效促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轉變,為高職語文教學帶來全新的教學局面。因此,作為高職語文教學,有必要對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探究,不斷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注重教學資源的應用,發揮混合教學的優勢
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就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來講,雖然一直在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但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依然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導致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影響語文教學的效果。此外,雖然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也不能完全否認其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那么,語文教師可以充分聯合這些優點,對教學活動做進一步優化。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科技,對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發揮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學資源的優勢,將課堂教學資源拓展到課外,并以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在課堂之上,比如視頻、聲音等。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混合教學模式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活動擁有更加豐富、全面的教學資源,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拓展語文知識的儲備量。
二、在課前自主學習階段,發揮混合教學的先進性
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給學生布置課前的預習任務,并提供一些有關的預習資料,幫助學生明確預習方向,進而提升課前預習的效果。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注重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探究能力。因此,這些學習資料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微視頻、課件、網絡連接和視頻等,讓學生借助這些內容完成預習任務。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預習測試,讓學生通過完成相關測試,檢查預習的真實效果。同時,借助這樣的預習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抓住教學中的思路,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有序地開展。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一些具有時代背景的文章,其所涉及相關知識的延伸探究,使這部分內容,在課前預習階段就完成,避免占用太多的課堂時間。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混合教學中的優勢,借助互聯網平臺提高預習效果。
三、在課中、后階段,豐富混合教學策略
在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師除了鼓勵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預習,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他們對一篇課文做教學準備。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教學任務,然后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更具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對課文做課堂講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保持教學上的溝通,避免學生不能充分挖掘教學內容,或者抓不住教學重點,使這一活動變成形式。在課后鞏固階段,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測試內容,讓學生通過完成測試內容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測試結果,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在哪一部分掌握的效果欠佳,可以為他們提供相關的復習內容。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和教學課件,回顧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印象。此外,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對課文內容會有全新的理解,再通過課后的復習,學生能夠發現新的問題,或對文章有更深一層次的認識。因此,在混合教學模式下,不僅教學方式靈活多變,而且教學內容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地深化。
四、重建教學評價體系,提升混合教學的應用效果
受混合教學模式的影響,高職語文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方式需要有所調整。過去的評價體系,不僅方式單一,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已經逐漸表現出其落后性。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提升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更加多元化和立體化的評價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科學的評價。首先,高職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信息化教學平臺收集的測試結果,將學生的階段性成長納入評價體系中,讓學生看到自身在學習上的成長,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針對語文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對于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從更廣的方面進行評價,比如語文學科素養、語文知識延伸能力等。通過采取分層式的評價體系,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使他們在自己所處的階段腳踏實地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易彬.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上),2020(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