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玲
【摘要】借助繪本展開英語教學,與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相契合,將其應用到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可最大限度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關鍵。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小學繪本在融入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不足,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對此,文章以繪本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作為切入點,針對繪本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隨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融合;改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24—0091—04
在最新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針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進行了明確的界定:三四年級應借助圖片聽懂、讀懂小故事;五六年級應在此基礎上講述小故事。從這一教學目標中我們不難發現,將圖片和文字真正結合到一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英語繪本的出現,完美解釋了這一點。繪本以“會說話”的圖畫,并輔以簡短的文字共同組成,具有形式豐富、色彩鮮明、圖像生動等優勢,與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相契合,將繪本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可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繪本的幫助下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1.對英語繪本認識片面化。教師對英語繪本的認知程度,直接決定了繪本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價值。在對教師進行訪談和調查的過程中,多數英語教師僅僅是簡單的認為英語繪本非常好,圖畫精美,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但是英語教師的認識比較淺層,根本沒有深入到英語繪本的特點和作用上,僅僅肯定了英語繪本的有效性,并未認識到英語繪本對學生的長期影響。由于教師針對英語繪本在認知上還存在明顯不足,致使教師在英語繪本教學設計時,僅僅是將其作為知識教學的補充,難以真正實現英語繪本的價值。
2.繪本選擇存在偏差。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現英語繪本與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整合,已成為必然趨勢。但是在具體選擇英語繪本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其認識不夠全面、深入,以至于其在選擇文本的時候,存在多種問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教師在選擇繪本的時候,更加關注“是否與教材內容相契合,是否與教學目標相符合”這一點,忽視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實際特點等,致使選擇的英語繪本無法滿足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導致學生在英語繪本學習中,常常出現看不懂、難以理解等現象,制約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3.繪本教學目標不全面。在最新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小學英語教學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和情感態度等,真正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英語教師在設計繪本教學目標時,還存在嚴重的偏差現狀,多數教師將教學目標集中在“詞匯、句型等基礎知識”上,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能力和情感態度的發展。這種片面化的繪本教學目標,難以實現繪本教學的價值,與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要求不相符。
4.繪本教學方法不新穎。在英語繪本教學中,為了真正實現英語繪本的價值,唯有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才能更好地推進英語繪本教學。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多數英語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依然傾向于運用講授法、提問法開展教學,而選擇表演、討論和創編故事等教學方式比較少。由此可見,當前英語教師所采用的繪本教學方法,依然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較大的距離,難以真正提升繪本教學效果[1]。
1.提升教師對繪本的認知程度。為了增強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師針對繪本的認知程度是重中之重。因為英語教師只有對繪本形成全面、深刻的認識,明確英語繪本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才能在主觀上產生積極的態度,并更好地組織和開展繪本教學。而要實現這一點,教師應關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鼓勵英語教師開展自主學習。要想轉變英語教師針對英語繪本的認知,必須要轉變教師的思想,英語教師必須要對繪本的特點進行清晰透徹的認識。據此,學校可積極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看多讀英語繪本,并對與英語繪本相關的理論知識、發展史等進行全面地了解。基于當前小學英語教師針對繪本了解不夠,且沒有形成系統化教學方法的現狀,學校可定期對教師進行繪本教學培訓,還可組織和帶領教師圍繞英語繪本教學案例進行觀看、討論和分析,以便于教師從中獲得感受和經驗[2]。
2.把握原則,精心選擇英語繪本。在優化英語繪本教學時,只有保證英語繪本選擇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充分發揮英語繪本的價值,從而全面提升英語繪本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必須要徹底屏除傳統的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等現狀,要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選擇:首先,依據英語教學目標選擇繪本。英語繪本具有一定的知識性,最終目的在于為英語課堂教學所服務。基于此,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時,應結合英語教學目標,選擇與其相契合的英語繪本,并將兩者整合起來,最終促使學生在英語繪本的學習中,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其次,依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小學生年齡不同,身心發展特點也有所不同。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應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與其學習情況和能力相契合的英語繪本。如,針對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其剛剛接觸英語,可選擇簡單的英語繪本,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和能力,可適當提升英語繪本的難度,促使學生在英語繪本學習中,能夠聽懂、讀懂繪本中的內容,并感知主人翁的情感;最后,在選擇英語繪本的過程中,還應關注英語繪本的趣味性。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基于其強烈好奇心的特點,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時,應關注英語繪本的趣味性、色彩鮮明的畫面等,最終使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愛上英語學習。
3.重新設計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開展英語繪本高效學習的關鍵。教師在設計英語繪本教學目標時,應緊緊圍繞英語學科素養這個教學要求,分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精心設計英語繪本教學目標。基于此,教師應在關注英語繪本知識目標的同時,還應科學設計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一方面,教師應圍繞英語繪本內容,引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積極表達、合作探究、角色演繹等多種途徑,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還應關注情感目標,力求學生在繪本學習過程中,感悟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并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最終獲得綜合性發展;最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針對性的繪本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繪本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還應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不同年級、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繪本教學目標,以更好地滿足課堂教學需求。
4.開展多樣化的繪本教學。為了增強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應立足于教學方法的轉變,切實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繪本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教師在優化繪本閱讀教學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運用表演法。基于英語繪本的特點,繪本就是一個故事,并且繪本中的故事都是比較真實、具體的。面對這一現狀,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可結合繪本內容,引導學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將繪本中蘊含的故事演繹出來。如此,不僅增強了繪本學習的趣味性,也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鍛煉了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并逐漸喚醒了內心潛藏的英語學習興趣;第二,游戲教學法。基于小學生喜歡游戲的天性,教師可以此設計繪本教學方案。尤其是針對故事性比較強的英語繪本,教師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對其進行科學設計,使得繪本中的故事成為具有推理價值的小游戲,進而引領學生在推理游戲的過程中,高效地完成英語繪本學習;第三,故事創編法。由于小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詞匯,教師在優化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還應引領學生緊緊圍繞繪本的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其進行創編,努力續編出不同的故事結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對所學的英語詞匯、句型進行了鞏固和運用,也在故事創編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升了自身的英語綜合素養,真正落實了英語繪本的教育價值;第四,開展生活化教學。在優化英語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基于小學生與英語語言之間存在的距離比較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面臨著學習難度,無法從主觀上產生學習興趣。面對這一現狀,小學英語教師在優化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結合英語繪本的內容,以學生實際生活作為切入點,選擇學生熟悉的場景給學生營造學習氛圍,最終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更好地參與到英語繪本學習中;第五,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為了增強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應將英語繪本教學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在開展英語繪本教學之前,運用多媒體技術等,給學生播放相關的音樂歌曲;或者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視頻等工具,將繪本中的內容直觀地展示出來。如此一來,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顯著增強英語繪本教學效果。
5.重視環境創設,培養自主閱讀習慣。隨著新課改理念的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漸深入人心,而英語的核心素養也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繪本閱讀中,培養學生在課下閱讀繪本的習慣,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是相當必要的。環境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的主要環境,教室內環境的塑造是一個重點。因此,要培養學生課下自主閱讀繪本的習慣,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是相當必要的。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圖書角和墻面環境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閱讀的氛圍。其中,圖書角主要的圖書為大貓英語分級閱讀這一經典的繪本系列。在想要自主閱讀時,學生可以直接從圖書角借閱相關的書籍。而在墻面環境的創設中,教師則可以充分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從最近閱讀的繪本中選擇合適的故事展現在固定的區域。而為了有效提高墻面上故事對學生的吸引力,每經過一周,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更換墻面環境中的內容。這樣,通過合適的教室環境創設,教師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閱讀繪本的習慣,這對于充分發揮繪本的作用有著積極的效果。
6.開展親子閱讀,落實家校共育原則。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學生閱讀習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教育的影響就相當重要。相比中學生,小學生年齡較小,更容易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家校共育是教師與家長充分聯系,形成合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親子閱讀是閱讀的重要方法,其不僅能幫助學生與家長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對于更好地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英語的繪本閱讀中,教師需要時常積極與家長聯系,開展親子閱讀的活動,并與家長形成合力,落實家校共育的原則[3]。例如,在《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一繪本的閱讀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布置親子閱讀作業。當然,在閱讀之前,教師需要利用QQ、微信等線上社交手段與家長進行聯系,在獲得家長支持的同時解決家長在親子閱讀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這一方法,教師充分將英語繪本閱讀活動拓展到課下,拓展到家庭環境中,才能更有效地發揮繪本的作用。
綜上所述,英語繪本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補充,吸引力更大、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和形象,可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但是在具體開展英語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英語繪本在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英語繪本的教學價值。面對這一現狀,唯有提升英語繪本的認知度、精心選擇英語繪本、科學設計繪本教學目標、開展多樣化繪本教學,并以貼近生活的環境創設與親子閱讀,培養學生在課下閱讀繪本的習慣,以此不斷提升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旨在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1]端靈芝.運用英語繪本優化英語教學[J].名師在線,2021(13):52-53.
[2]林鳳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問題及原因分析[J].考試周刊,2021(37):97-98.
[3]李萍.英語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