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欣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中職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其后分析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中職學校貫徹落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6.038
1 中職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推進,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改革,它不同于單純的職業教育,充分將學生、中職院校、企業進行有效的聯合,尋求著新的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具體而言,現代學徒制通過中職院校教師的知識傳授、企業與院校的有效合作,企業實踐能力教學,將教學側重點放在學生綜合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上,力圖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一方面,現代學徒制的有效使用能夠充分實現校企合作,促使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實現教學過程的實用性、有效性、科學性、職業性。
另一方面,能夠對現代企業的勞務用工制度進行健全完善,通過高效的校企合作,為企業儲備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現代學徒制的穩健推行能夠優化職業教學管理模式,加快新課程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改革。
2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征
2.1 招生與招工一體化
近年來,現代學徒制在我國大多數職業院校進行了試點教學,根據相關的政策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在推行現代學徒制時中職院校應當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教學,共同培養優秀職業人才。中職院校在進行招生簡章的制定,錄取方式的確定及招工方案的明確時均應當立足于企業的發展需求和用工辦法,充分實現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教學。另外,院校及企業應當共同制定出符合實際需求及學生職業發展要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出各自的教學優勢,對人才進行全面系統培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2.2 以學生為本,雙導師指導教學
一方面,不管是在中職院校還是企業,教師和企業指導師傅都應當加強對學生和學徒的教育指導。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現代學徒制注重師生之間、師傅與學徒之間的面對面交流溝通。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和師傅都可以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學生或學徒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目標任務的實現。
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積極性和興趣的培養和保持。具體而言,不管是中職教師還是企業師傅在進行教育指導時都應當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關心,從而充分實現教學相長。現代學徒制的明顯特點在于師生,師傅學徒之間可以面對面,一對一地進行溝通交流,良好的互動拉進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通過情感引導幫助學生始終對教學充滿興趣,主動積極參與其中,切實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2.3 對學習與工作場所進行明確的界定
在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材科學合理地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教室也可以當作工作車間,在教師和企業指導師傅的引導和幫助下對情景問題進行有效的探究學習,從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其能動性。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僅成為教學課堂的參與者,也是教學目標任務的完成者。
2.4 學生的雙重身份
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通常具備雙重身份,即中職院校中的學生和企業中的員工,學生在學校中接受教師的教學和指導,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相關操作技能,在企業中接受師傅的教導,直接參與到生產一線工作中,接觸實際工種和相關工作環境、設備設施。從而使其提前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經過2年的校園生涯,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能夠體會到與學校截然不同的生活學習環境和社會情景,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參與度,為其后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在進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通過指導師傅的幫助和引導,學生基本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狀態和發展趨勢進行初步的了解,掌握相關的崗位職責和崗位技能,感受到濃厚的企業文化,從而增加學生的見聞,促進其職業發展和目標實現。
3 中職學校貫徹落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和措施
3.1 以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作為可靠保障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一切活動的有序開展和貫徹落實都應當以國家相關法律政策和制度規定進行約束管理。對于中職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開展亦是如此。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的職業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將職業教育的發展直接納入法律體系中,從而為現代學徒制的高效開展提供堅實的后盾。一方面,政府職能部門應當立足于中職院校的發展趨勢,建立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對政府部門、企業、院校的職責和權利進行明確的劃分;另一方面,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對市場行業的就業準入制度進行嚴格規范,進一步強化職業資格制度。
3.2 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校企合作
中職院校應當立足于發展戰略方向,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基于社會及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結合地方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對職業教學進行正確的目標定位。具體而言,中職院校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對教學管理進行全面把握,開拓教學思路,不斷進取,增強自身及教學的服務意識和全局思想,從而有效推動職業院校綜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和創新意識,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益。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發揮其引導和教學作用,貫徹實施現代學徒制,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3.3 加強對實習過程的管理,提高實習效果
第一,中職院校及企業應當建立實習管理機構。
一方面,二者共同參與,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管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院校和企業應當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職責,相互協調配和;另一方面,二者應當緊密結合,對學生的實際管理辦法和教學計劃進行明確制定,充分體現出二者的特點和價值,實現共同盈利和共同發展。同時,企業和院校應當針對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立足于院校及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和職業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建立起以公共課程為基礎,專業課程為核心,實踐生產項目為引導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第二,制定實習管理相關制度文件。
中職院校及企業應當抽選出優秀的人才和教師編制一系列相應的實習管理制度文件,例如《實習大綱》《專業指導手冊》等,將相關規章制度落實到位,從根本上加強對實習過程的優化管理。在文件中應當明確規定實習目標、實習任務、實習內容、實習方法、實習步驟、實習驗收標準等。
第三,創新教學評價考核體系和機制。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職院校及企業應當共同參與到教學考核中,建立健全系統的監督管理機制,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變革創新。具體而言,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企業人才需要、學生職業技能等,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指標,以培養并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崗位技能作為核心目標,將企業、院校、學生聯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3.4 貫徹落實具體實習方案,確保實習工作的穩步推進
為了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的作用和價值,相關責任人應當制定明確的實施方案和教學計劃,對學生的教學工作進行嚴密的計劃和有效的執行,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在前期的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中大型企業進行合作,安全有保障、工作過程規范合理,并且簽訂合作協議。同時向學生發放實習手冊,派遣專門的實習指導教師對實習過程進行監管。在實習過程中,院校則應當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習內容進行跟蹤了解,切實解決學生遇到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同時加強安全紀律方面的教學。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及相關企業應當以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作為可靠保障,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對實習過程的管理,提高實習效果,貫徹落實具體實習方案,確保實習工作的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管丹桂.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華夏教師,2017,25.
[2]明聰梅.淺析“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某中職學校在“公交駕駛”專業的具體實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440(12):266267.
[3]褚喜娟.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中職學校的實踐探索——以焦作市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8,150(06):5456.
[4]王欣.現代學徒制對西部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J].西部素質教育,2017.
[5]蔡建華.中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試點為例[J].考試周刊,2017,(41).
[6]許長兵,張寶珍,徐海濤,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以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8,(8):2627.
[7]沈衛青.中職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