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
在中學數學的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創造教學情景,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近兩年,平板電腦作為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了我校的課堂,改變了課堂學習環境,為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臺。在教學中,我嘗試將平板電腦引入課堂,把局域網環境下的暢言智慧課堂與幾何畫板相結合,給課堂增添了活力,提高了課堂實效。
一、巧用平板電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生動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作為數學教師,我努力通過有效途徑創設教學情境,使得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情感體驗伴隨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將平板電腦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教師可以通過平板電腦使用暢言智慧課堂的分享功能,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功能具有三個好處:一是通過主屏幕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師要傳達的知識;二是分享過程可以錄制下來,學生可以反復觀看;三是在分享的同時,教師可以對其中的內容添加相應的注解,讓學生加深認識。此外,在課堂教學的引入環節和課堂檢測環節,還可以使用暢言智慧課堂中的搶答和隨機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節省課前復習引入的時間,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平板、畫板巧結合,突破教學難點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要求:“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教學中,將平板電腦與幾何畫板巧妙結合,可以給數學課堂增添活力,提高課堂實效。這兩種技術的結合使用,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創新實踐,這種教學方式與以往教學相比更符合課標“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的要求。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在學習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圖片、動態演示等直觀教具教學抽象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復習”一課中,需要學生在已有二次函數知識的基礎上,理解二次函數圖象運動的問題,這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困難。為此,利用幾何畫板制作的動態圖象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探索二次函數圖象的運動”,可以很容易的讓學生在自己畫圖探索之后感受到函數圖象之間的關系,觀察到運動中頂點坐標和對稱軸的變化情況,而且也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比較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實效性,進一步體現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分析函數問題的優勢。
三、巧用平板電腦,找準教學薄弱環節
通過平板電腦在暢言智慧課堂中互動、查看云端報告中的答題詳情,讓每位學生都能在上課時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教師也能適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隨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面臨的問題,讓輔導更有針對性。例如:在課堂小結前,教師想要了解本節課是否達到預定目標,就可以發起一次課堂練習檢測,學生在完成課堂練習檢測后,每道習題的準確率都可以計算出來,還可以看到做對學生的名字。這樣,教師根據反饋的的數據,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達到課堂40分鐘學習效果的最優化。教師還可以隨時將學生出現的錯題或易錯點拍成圖片上傳,和學生一起對這些易錯部分進行鞏固和加強。
四、巧用平板電腦,延展學習時間
利用平板電腦教學,教師可以把教學重點及講解部分錄成微課,這樣學生在復習中遇到困難時,就可以針對疑惑再看一遍微課,如果再不會,可以求助教師,最終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
平板教學出現至今,僅僅幾年時間,在我國真正進入到日常課堂教學還是近兩年的事,所以難免存在一些誤區。我認為常見的誤區有以下幾個:一是過分依賴平板電腦。由于平板電腦功能強大,所以很多教師把一切教學都放到平板電腦上,而忽略了要根據教學狀況和學生的及時反饋,靈活開展教學。二是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效果。多媒體效果可以有效吸引學生,但是過多使用,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內容的重點上。三是過多的進行演示,代替學生探究。教師一定要明確,任何一種工具都是為教學服務,任何時候,?課堂的本質是學生,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創新的空間,在觀看動態圖象之前,一定要讓學生畫圖分析,經歷過程,得出結論,這是信息技術手段不能代替的。
綜上所述,運用平板電腦,可以做到數形結合、音形兼備,為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搭建了有利平臺,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掌握,使有意學習和無意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學得輕松愉快,具有獨特的優勢。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選用平板電腦教學時,既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又要注意服從于學習目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只有合理使用平板電腦,教師“教”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加強,學生“學”的主體地位也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利用平板電腦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課堂教學,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我們將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實踐,給課堂教學增添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2012年1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1頁至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