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寧
一、創設良好的參與氛圍,讓學生敢于自主學習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英語的關鍵階段,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可是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這些特點,轉變角色,重視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從課堂當中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出發,開設英語角、設置英語專欄、展開英語比賽等,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主動學習不能缺少豐富的具有吸引力的英語學習資源,教師要緊緊圍繞課堂英語學習目標以及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收集多種學習資源,激勵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自豪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是人生中感情最豐富、最熱烈的黃金時期。實踐證明,95%以上的學生喜歡和氣、公正關心同學的老師。因此,教師要注意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較大程度的激發,師生之間的信息渠道保持暢通。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課堂教學形成一種“綠色生態環境”,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較大程度的開發,課堂上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解難。教師應擺脫“師道尊嚴”、“唯我獨尊”的舊觀念,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努力與學生拉近心理距離。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與選擇,關心每個學生。在學生有錯時,教師應積極幫助引導,不過份地批評指責,而要給他們改正的實踐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哪怕學生有點滴進步,教師也要真誠地稱贊他們:“You are?so clever.”、“How?lovely you are.”或點點他們的小鼻子,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學生從教師的舉手投足中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意和鼓勵性評價,對他們能力的肯定和進一步期待,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樹立參與課堂活動的信心,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再表現:“Let me try!”這樣,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愛屋及烏”,由喜歡老師進而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達到不為而為的目的。
二、創設英語情境,讓學生樂于自主學習
學習語言最主要依賴的是交流。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營造出平等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勇敢積極地參與進來。此外教師要關注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在實際的語言情境當中使用英語展開交流,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來,輕松地獲取英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或者是圖片來呈現出多種食物,學生可以看著圖片來說出英文名稱,或者是看著英文名稱想象食物。熟悉各種食物的名稱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虛擬的餐廳中去,利用常用的句型展開點餐。點餐交流活動過程中,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點餐當中來,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并且可以加強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教師應盡可能地把情境創設放在優先地位,給每個學生搭建一個“活動的舞臺”,讓他們在自己的舞臺上主動、積極、全面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這樣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感知和理解新的語言材料,并能較快地形成語言交際的能力。綜合英語的實踐、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根據不同的課型,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合作、競爭,迎接挑戰,承受挫折,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為了調動學生的上課氣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的小游戲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對英語這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愛上這門課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的中心思想,凸顯出學生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實施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按照教學任務與教學內容合理展開小組分組。經過分組,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對話,展開角色扮演、訪談等形式的互動,在這個流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不斷調動起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的積極性,帶領每一個學生都可以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當中。
經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可以真正地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英語的能力。同學們在分組交流當中,經過教師的指導,形成了互動學習的自主能力,讓學生們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激發出學生英語互動交流的主動性,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四、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有效的學習方法作為學生高效學習的保證。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整個的教學當中要時刻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方法,針對性地為學生的學習方法提供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斷地展開總結以及嘗試,找到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非常迅速地掌握好英語教材當中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單詞的讀音、詞義、詞根展開記憶,通過相同讀音、詞根來加強單詞間的聯系,增強對單詞的記憶程度。使用有效的方式來展開單詞記憶,讓學生通過掌握詞根、前后綴的特點來把單詞間進行聯系,在記憶一個單詞時,可以通過單詞之間的聯系掌握一連串的單詞,增加學生的詞匯量,為學生展開良好的自主學習提供幫助。針對較為重要的詞匯以及句型,教師可以讓學生抄錄到筆記本上,課余時間反復進行記憶學習,深化學生對這部分詞匯以及句型的印象。經過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脫離了死記硬背的方法,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了良好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英語知識,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總之,自主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地位,在這種學習形式下,學習方式并不是強制決定的,而是學生的內在需要。因此,教師只有促進教學方式的創新性發展,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堅實基礎,保證學生在以后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才能提高自主學習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