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將課堂盡最大可能的還給同學們,使其在學習中發揮自我的主體意識,做到真正的學習,將學習作為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通過老師來獲得,教師只能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錯誤的指揮者而不能作為錯誤的更改者,做到有效的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是新課標指出的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相關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其主動性,需要好的方法和相對應的有效的策略,學習策略的好與壞是是否能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的鼓舞學生對待問題要做到,勇于去想、勇于去問、勇于去說、勇于去做,從而自主的獲得知識,體會主動學習的快樂與樂趣。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從根本上改變教學理念,從方法上加強,從知識上武裝,尋求新的教學策略必不可缺。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學習積極性的教學策略和研究
學習可以說是一道復雜的算式計算題,方法不是唯一的,但結果是固定的,在計算的過程中,同學們會呈現出無數的計算方法,數不雷同,簡單也好、復雜也罷,大都是為了追尋結果,但是簡單和復雜所運用的時間卻是不相同的,找對方法就會發現學習是如此的簡單,也會使學習增加許多的樂趣,要想使學生增加學習樂趣,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是必要的。
(一)關于培養學生如何養成學習習慣的教學策略
學習習慣的形成,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歷經重復性出現、反復的練習,并經常進行運用,從而成為一種人類本身所產生的機械化的行為方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性,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更加有利于學習策略的形成,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起到關鍵性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起到推進性的作用,使學生們受益終身,相對而言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經過大量的重復的行為活動,使大腦機體自然而然的記住,形成一種特有的行為習慣。
1.課上>課下
課上效率是大于課下效率的,課堂中不僅有老師督促,更有充滿學生學習的氛圍,小學生容易觀察別人,也會學習他人,當他注意到其他人學習時,他也會比較自然地加入到學習當中,在課上老師就要盡最大可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其養成課上認真聽講的好習慣,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吸引同學的注意,老師一定要學會調動學生的五官感覺來進行學習,使其眼耳口隨時跟進。
2.多思、善問、大膽質疑
對于學習要保持嚴肅的認真的態度,更要勤加思考,善于提問,在學習中遇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應當大膽的進行思考,提出質疑,認真想清楚知識點中的相關算理,含義才能幫助深刻記憶,在遇到與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問題時,應及時提問、質疑,求證自己的思維正確性,以免造成知識點的混淆。
3.提前預習,及時復習
預習是學習知識必要的前提,通過預習可以使學生設想知識點與前面的鏈接,也可以更好的了解這節課的教學內容,課上更加注意聽自己不懂得地方,及時的復習并不是單次的,而應是多次的,不定時,連續的復習,一個知識點的完成,要通過數次的打磨、應用,才能化為自己的東西。
(二)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策略
在人類的內心世界,有一種無法改變且涉及其根本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是以一個提出者和研究者的身份看待問題,然而這種思想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顯得更為強,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大程度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認為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關系、學習氛圍有著密切的聯系。
整合單元教材,重組、再分配的策略研究
傳統教學已經在老師的教學模式中根深蒂固,面對現在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思維的不斷靈活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不能滿足現在教學的需求的,因此要更新自我的傳統教學方式,在依據教學大綱,但不依賴教學大綱的前提下進行轉變,新北師大教材的單元布置,以及課時設置并不是不可以改變的,針對學生的需求靈活的進行調整是有充分意義的。
三、引導學生通過“怎樣學習”來進行歸納總結,進而理解數學思想
一堂教學課中課堂小結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對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而言,有效的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的課堂學習中重要的內容進行歸納和梳理,從而給學生一個相對于本節課堂的一個完整的記憶模式,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理清本節課所學的重點知識及相關知識的層次結構,熟悉的掌握原本知識的外在形式和相關知識所存在的內在的聯系,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框架,像課堂小結這樣的總結要簡單明要、目的性強,并且應該具有相對較高的確切的有所指向性的實際意義,確切保證對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實用性有所幫助;對教師來說,課堂小結也是隨堂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目的使其通過簡潔的課堂小結,第一有助于學生回憶與這節課相關知識的重點及難點,第二加強學生的強制記憶,幫助學生更好的對知識的理解,所以說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樣達到有效的課堂小結更是重中之重。
在進行課堂小結時,我們應該改變原有的認知理念,不能一味的通過教師來進行總結,應該盡可能的放棄傳統的問答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自己的記憶,讓其充分回憶起本節課他認為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從中找到對知識理解稍有偏差的學生,從而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達到全面的、總體的全班性小結,我們可以改變傳統的提問方式,如:從“你學到了什么”改變為“你有哪些收獲”;從“你學到了什么”改變為“你怎么學習的”;從“你學到了什么”改變為“你做了什么”。
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其充分回憶本節課自己的所作所為,努力篩查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鼓勵他們主動地加入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
贊可夫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應該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和感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中一項長期而艱辛的任務,僅有讓同學們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達到最高的學習水平,獲得最快的學習速度,達到最大化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