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穎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創新,“核心素養”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風向標,對小學生素養的提高與培養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數學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數學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的、整體的、持久的能力,是一種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其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本文探討了當前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因素,并且探討了數學核心素養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因素
(一)從教師方面來說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與引導者。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讀新課標理論知識,增強教育改革意識;踏踏實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學會創造性使用教材,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營造高效課堂。然而,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一方面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課堂上依然以教師為主體,延續以講授法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師在選擇與開發教學內容、組織與實施教學活動以及對評價學生學習活動上缺少對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關注,都影響著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從學生自身來說
1.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積極自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是其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然而現在的一些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目的性,更有甚者對數學課有著強烈的抵觸心理,學習處于被動狀態,是導致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低下主要因素。
2.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生正處于童年時期,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做題時粗心大意,審題錯誤。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良好的審題習慣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然而在當前數學學習中,小學生經常由于粗心大意導致審題錯誤,如看錯題目中的數字信息、不仔細閱讀題目條件盲目答題等情況,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策略
(一)優化課堂教學方式
以往,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采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法,傳遞給學生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或者受應試教育影響,訓練學生通過大量練習來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師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落實“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及組織者,學習的基本方式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及親身實踐”這一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完成其思維的發展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良好習慣
1.創設貼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是激發學生求知欲,發展學生積極性學習思維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類似,并且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才更容易引導學生們積極投入到問題解決活動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2.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可以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到提升。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多進行一些啟發性教學,多一些動手操作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數學表達能力;多設計一些適合小組學習的活動,提高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3.主動應用,認識問題解決的價值
正如我們所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后,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建立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再如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以后,可以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再利用數學書封面的面積,估計一下課桌面的面積;還可以小組合作,測量一下本班教室的面積。如:先測量走一步有多長,再利用步長測出本班教室的長和寬,進而估計教室的面積。還可以用此方法回家估計自己的臥室,家里的客廳面積分別是多大。由此可見,實際生活中的諸多問題都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解答。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聯系、融合,不斷完善自身認知結構,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不同的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意識。
4.拓展創新,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情境來源于實際生活,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也要回歸生活,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比較貪玩,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致使其問題解決的能力也隨之低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軟件,豐富的教學資源等進行教學,如電子白板的高效應用,“翻轉課堂”的構建,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營造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將課本中的知識“生活化”,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有關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積極幫助學生積累并總結活動經驗,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