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華
教學內容:
平均數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知道平均數的求法,了解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經歷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感知“移多補少”在數學中的作用。
3、通過利用平均數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求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放學后,同學們分成兩組進行折星星比賽。這是一分鐘內大家折的情況。
怎么判定誰贏誰輸?生1:算出兩隊的總成績,進行比較,誰折的多誰贏。
好辦法,趕緊算算。
生:男生隊:20個 女生隊:24個 24個>20個,女生隊贏。
女生隊非常厲害,多折了4個,贏得了比賽。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2:直接比 7和7抵消,4和4抵消,3和5比,6和8比,女生隊贏了。
兩種方法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在比男生和女生折星星的個數。你們太棒了!
二、新授
(一)制造沖突,引出平均數
1、男生隊又派了一位隊員上場,補上了差的4個,還反超了,這回贏了吧?
生:雖然男生組的個數比女生隊多了,但男生隊多一個人,對女生隊不公平。
那怎么辦?
生:可以讓女生隊再派一個人,然后再算總數,就行了。
如果女生隊不再補充人數,怎么比較?生:人數不同就得比平均數,才公平。
由于兩隊人數不等,比總數定勝負就不公平了。就像你們所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平均數作為標準進行比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平均數的知識。
(二)理解含義,探究方法
1、我們先來看女生隊的數據。為了便于觀察,我給你們準備了示意圖。我們簡稱這四位同學為A、B、C、D,你從圖中看出什么了?
生:能看出每個人折的星星個數;C折的最少,D折的的最多;A比B多……
2、剛才你們要求平均數,你覺得平均數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每人折了多少個星星。
小組討論求出女生隊的平均數。可以利用表,也可以利用圖。
哪個組能說說你們的方法?
3、剛才我們通過移多補少和列式計算兩種方法,求出女生隊平均每人折了6個星星。平均數是6,是不是代表每個人都折了6個呢?
生:不是,6不是每個人實際折的星星數量,他們折的有多有少,都不相同。
既然平均數6并不能代表每個人實際折的數量,那它代表什么呢?
生:平均數代表的是女生隊的平均水平(總體水平、整體水平)。
沒錯,這里的6,不是每個人真正折的數量,但它能夠反映女生隊的總體水平,或者說是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所以我們說,平均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仔細觀察平均數和每人實際折的星星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有的比平均數多,有的比平均數少。平均數比最大數少,比最小數多。
小結:你們真棒,不僅理解了平均數的含義,還知道了求平均數的方法。
5、現(xiàn)在知道哪個隊獲勝了嗎?
生:還不知道。我們只求出了女生隊的平均成績,男生隊的成績還沒求呢。
你能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說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數的?
生:(3+7+4+6+5)÷5=5 5﹤6,所以女生隊獲勝了。
生:計算:總數÷人數=平均數 移多補少:7給3兩個,6給4一個。
通過分析,男生隊輸的心服口服。解決這個問題時,為什么要求平均數?
生:兩組人數不同,所以不能只比總數,用平均數比較就公平了。
平均數表示什么?生:平均數表示平均每人的數量,是這組數據的平均水平。
平均數是刻畫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統(tǒng)計量,是統(tǒng)計中最常用的一個指標,它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為不同組數據比較的一個指標。
6、平均數的敏感性
(1)如果女生隊再加一個人E,你覺得平均數會有什么變化?
生:如果她折的個數比6度多,平均數就會變大,如果她折的個數比6少,平均數就會變少。
(2)采訪一下女生們,如果E同學折了1個,你們愿意嗎?為什么?
(3)逆向思維
(三)感受生活中的平均數
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過平均數嗎?舉例說一說。
生:平均氣溫、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成績、平均時間……
四、三、總結: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