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佳 韓英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當前高職計算機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作為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的主要陣地,應當結合現今計算機行業的發展現狀,做好各項改革工作,確保人才的培養能夠有效地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高職院校應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教學的改革,提升計算機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加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模式
0 引言
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而互聯網平臺也將不同行業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共享[1]。而互聯網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應用,也有效地推動了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當前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有許多問題,如畢業生無法滿足社會的用人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應緊密結合當前互聯網發展大背景,結合計算機專業特點,加大對人才的培訓力度,提升計算機專業整體教學水平。本文將基于“互聯網+”下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模式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1 “互聯網+”的相關概述
“互聯網+”主要就是指利用信息化技術,將各產業和各領域有效融合起來,確保不斷地提升產業的自動化經營管理水平,以此來提升各個行業的競爭優勢[2]。而教育行業作為人才輸出的關鍵性行業,更應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學資源,而且還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因此,隨著“互聯網+”的逐步滲透,高職院校也應抓住這一機遇,積極地開展教學改革工作,確保實現教學方式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以此來為社會輸送更多實用型信息技術人才。
2 “互聯網+”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主要影響
2.1 有利于提升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在逐步更新,“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優勢也越來越突出。而在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中應用“互聯網+”技術,就可以改變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方向,提高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在傳統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往往具備單一性,無法促進人才的全方位發展[3]。而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教育資源會被納入到了數據庫中,給老師和學生的日常學習提供了充足的資料,讓教師學生收獲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給計算機專業質量的提升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而且“互聯網+”技術為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案的調整以及教學方式的更新提供了多樣化思路,使得不同院校的專業老師能夠相互交流,學習借鑒良好的教學模式,這就有利于提升計算機專業老師的綜合水平,有利于專業教師一起為課程教學的改革出謀劃策,有利于改革、實踐與總結。
2.2 有利于豐富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
計算機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且計算機技術理論的創新速度也比較快,如若沒有做好對教材內容的更新和補充,就會影響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并且也會導致人才培養速度落后于計算機行業的實際發展速度。而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計算機專業老師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查閱更多與計算機專業有關的知識點,還能了解和學習到當前計算機行業最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理論,并將其添加到自己的教學方案中,實現教學內容地逐步豐富化,這樣也就能最大化地發揮出教材的應有作用。此外,老師在課堂上還可運用互聯網技術增設一些獨特的學習環節,如利用虛擬模擬器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將復雜的計算機知識以更加直觀易懂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這樣有助于學生構建較為完善的知識框架,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
互聯網所具備的豐富學習資源,為許多學生提供了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跟隨更好的高校進行學習,有效地打破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院化,使得每位學生都能擁有全國較為優秀的師資力量,可以再次與大部分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資源的擴充下,學生的學習資源不再只是局限于書本文字,而是逐步轉變為視頻、音頻多種形態的學習資料與資源,而且還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習慣來選擇不同類型的學習方式,甚至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的目的,形成“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式。這樣就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此外,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還能給學生的實踐操作提供了一個模擬的平臺,這樣就能在提升學生理論水平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2.4 利于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高效化和高端化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老師習慣性地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且過多的依賴教材,但計算機專業的理論知識較為抽象,而且有些知識必須通過實踐操作才能理解。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就能給學生實踐操作創設更多的機會。對于需要上機操作的實驗或者知識點,老師不僅可以利用現有的硬件設備完成對具體項目的操作演示,還可以通過虛擬模擬器向學生進行演示,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技巧,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此外,互聯網技術中還含有多類型的試題,學生就可結合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性地做一些計算機試題,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完成學習過程的查漏補缺,還能夠輔助教師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計劃。
3 基于“互聯網+”做好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3.1 合理利用新型教學方式
高職計算機專業是一個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而計算機專業所具備的特殊性質,就使得其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多地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而是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合理利用新型教學方式,如項目教學法,實現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項目教學法主要就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獨立的項目交給學生獨自完成。項目中所包含的:項目設計、信息收集、項目的實施、結果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通過讓學生完成一個獨立的項目,不僅有利于學生把控整個項目流程的難易程度,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而老師在整個過程中,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將絕大多數的決定權交給學生,這樣也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2 結合“互聯網+”背景,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庫”
教學資源是計算機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依據,也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動力。因此,在當前“互聯網+”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計算機行業的發展特點,來構建比較完善的“教學資源庫”,這樣就能更好地豐富計算機行業的教學內容。而高職院校還應加大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做好各項資源的管理,對于資源庫中的內容應做到實時更新,這樣才能發揮出資源庫的最大作用,否則資源庫的建立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3.3 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學生的方式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與對計算機語言的應用,完成網站的構建。而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許多老師就會加大對學生的考核力度,往往通過考試成績這一標準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這樣單一的評價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多樣化發展。因此,要想更好地開展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工作,就要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的方式,這樣不僅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過程性評價是在學習過程中發生的、學習者參與的、漸近的價值建構過程。這里的“過程”既是講評價本身就是一個價值認知并建構的過程,也是學習活動過程中的評價。
3.4 有效提升教師計算機素養,給教學改革提供動力
教師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開展者,其專業水平的高低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課程的教學水平。因此,高職院校就應建立和完善老師長期培訓制度和考核制度,確保定期地對計算機老師展開培訓,讓其能夠掌握最前沿的計算機理論。高職院校可以聘請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到學校進行演講,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計算機行業的發展現狀,而且還可以對教師進行統一專業性培訓。
4 結語
不斷研究與分析基于“互聯網+”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模式,對于促進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工作地有序展開,提升計算機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以及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首先認識與了解“互聯網+”的相關概述和“互聯網+”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主要影響,進而從合理利用新型教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庫”、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學生的方式,不斷提升教師計算機素養,給教學改革提供動力,有效地做好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工作,確保最大化的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優勢,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以此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專業性強且綜合實力高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鄧潔,蔣林利.“互聯網+”環境下高職計算機課程混合分層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廣西教育,2019(47):168-170.
[2]高麗芳.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數碼世界,2019(8):183.
[3]王瑞藝,汪偉.基于“互聯網”時代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電腦迷,2018(6):185-186.
(編輯 傅金睿)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mode based on “Internet +”
Shi Danjia, Han Ying
(Luoy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82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mput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technical talents, computer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industry, do a good job of reform to ensure that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make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quality of computer major, and cultivate computer professionals who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Key words:“Interne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