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剛
教師的工作是為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熱愛學生是形成教育事業和教育藝術的基礎,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把教育當作一種事業,而不是事情,事業和事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把事情當作事業,才能讓它們每一步成為一個連續的過程。學校工作主要是圍繞學生而開展,而學生工作又是靠班主任來領導而開展,學生工作雖不能囊括學校的全部工作,但卻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個學校中的重要性。一個班是通過學生與班主任、科任老師與班主任、學生與科任老師、班主任與學校等相互聯系。因此班主任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軸心、聯結作用。一個良好的班級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班主任來領導。而管理好一個好的班級又需要一個良好的管理制度與方法。因此,班主任應當做到實而細:
一、交心談心、以情感人
初任一個班的班主任時,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意味著一切都是新的。那么新接一個班級,從何抓起?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然我們這里說的‘勝,并不是把學生作為對手,而是做好學生工作。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了解、研究學生,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剛開學,班內學生還是帶著一些壞風氣、缺乏班集體的凝聚力、少部分學生有遲到現象,上課紀律有點散亂,對于這種現象,我反復琢磨,如何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心急吃不得熱粥,凡事欲速則不達。要在一、二周內解決這么多的問題,這是很難辦到的。但我在思考,要不要在短期內采取措施立刻見效,解決某些不良表象呢?考慮再三,我沒有采用高壓措施以換取短期的守紀假象。采用高壓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好比患了闌尾炎而腹部劇痛的病人,醫生給他服止痛藥,只能消除表面病疼,實質是加重病人的病情一樣。根據班級的現狀,我把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與學生的談心上。尤其是幾個比較活躍的學生,跟他們反復交談、正面引導、分析利弊、以理服人,消除了學生與班主任的對抗情緒。慢慢地一系列的現象在悄然改變:講臺上的學生座位表不再有人“描繪”了,教室里聽不到課桌的乒乒乓乓的聲響了等等。這一切,都不是在教師或學生的監督下改變的。就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教是為了不教,管也是為了不管。?教與管的精華,在于教會學生學會自我管理,那才是班主任的最大成功。
二、選拔干部、精心培養
如何做好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呢?一是選拔。班干部不是校領導封的,也不是班主任賜予的,更不是終身制的,而是在實踐中脫穎而出的,所以要通過集體活動和學生的實踐活動來發現和選拔干部。一個班級成員只有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出眾的才能并得到學生群體認可時,才可能被擁戴為干部。
二是加強教育,即使是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學生當了干部,也應當嚴格要求,加強教育。特別是教育他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懂得只有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才能獲得同學的信任,要具有號召力。教育他們密切聯系同學,平等待人,懂得只有和群眾打成一片,才有資格代表群眾,才能獲得群眾的擁戴。
三、班風建設、抓好抓實
作為一個班主任在接新班時,把以上工作做好后,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樹立起一個良好的班風,使教育、教學能盡早走上正軌。我認為在抓班級建設,建立良好的班風過程中,班主任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必須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認識到個人在班級建設中有著不可推御的責任,學生有了這種責任感,就會產生極強的內驅力,激發一種自我完善的欲望,由“律”逐漸變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班風的培養是個細水長流的工作,必須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和訓練。對偏離行為規范的行為,開展對事不對人的評價討論;利用班會時間有的放失地進行正面教育,以強化班風的形成。通過反復地抓,堅持不懈地訓練、鞏固和強化,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風。俗話說的好:“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有什么樣的班主任便有什么樣的班集體”。因此,在班風建設中,我以身作則,給學生以示范,嚴格遵守班風標準和具體行為規范:每天準時到校,和學生一塊出操和參加集會,在教室和公共場合不吸煙和亂丟垃圾,熱愛和關心學生,衣著、穿戴、言談、舉止為人師表。精心培養班級活動的核心——班委會和團委會,給他們提建議、教方法,讓他們成為班風的倡導者和率先實施者,在班風的形成過程中起骨干帶頭作用,從而使班風的建設逐步由點到面、由少數到多數、由壓力到動力、由被動到主動。?班風建設中常常會出現起伏,學生容易時冷時熱,違反規范的行為也經常發生,這都是正常的,班主任對此應有正確的認識。因為一種風氣的形成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班風建設中出現反復時,班主任應了解原因,對癥下藥。通過細致的思想工作和正面引導,變阻力為動力。當良好的班風已經形成,班主任應提出更高層次的班級奮斗目標,創造性地把班集體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四、管理制度、建立健全
要使學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生須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教師對學生應該嚴格要求。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也可能覺得苦一些,但最終是會認可的,是會感謝老師的。初中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比較弱,因此,除施行以上措施外,還要配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紀律教育,結合本班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本班情況的班級規定條例及相應的獎懲措施,并且要落實督促檢查,否則無效果。這也是同學們相互監督的一個依據。
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能夠以一顆愛心去對待學生,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不但不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更能夠體現教師的豁達大度,還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形成一個好的班風,在一個已形成良好班風的集體里,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是占優勢的,即正氣占上風。同學們在這個集體環境中生活學習,每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錯誤的思想和言行就會受到抑制,歪風邪氣在班上形成不了氣候,并且可以使某些同學慢慢地改掉身上的各種壞毛病,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