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幫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隨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沒有條件隨父母流動到城市,只好繼續留在農村。他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料。因遠離父母,這些留守兒童的道德情感,行為品性,知識能力等方面呈現一系列問題。而這些監護人只能給孩子生活上的照顧,無法像父母那樣給他們以溫暖和約束,因此,大多數留守兒童,生活在放任自由和情感缺失的環境中,性格內向、孤僻,學習成績較差,作業不認真完成,無心向學。不關心班集體,經常違反學校紀律且屢教不改,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這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那么,如何加強新時期德育工作呢?結合我校實際經驗,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建立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系統
新時期的學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我校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了德育管理的職責。由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從校長到最基層的班,可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系并溝通教導處、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系,這就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系密切,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從組織上保證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
二、明確責任,調動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發揮德育組織作用必須明確學校各類人員德育工作職責,調動廣大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使學校德育工作得到落實。要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首先應調動管理者育人的積極性。我校要求干部要學好《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等,統一認識,一致行動,建立和落實德育工作目標及工作步驟,使他們既明確自己的責任,又有一定的職權范圍和利益。其次應調動教書育人者的積極性。一是調動班主任教師加強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為調動他們育人的積極性,我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職責、考核細則,以及高于國家標準的班主任津貼,對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評先、評職、晉級等方面優先,并與工資掛勾,大大調動了班主任的積極性,使我校班主任隊伍穩定。二是調動各科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各學科德育以知識為載體,能實現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效果。我校制定了科任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把他們此項工作的好壞納入每期末的工作質量評價中。三是調動服務者育人的積極性。學校的后勤人員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營造校園育人環境方面,需要他們有構思、有設計、有計劃地實施。我校制定了有關服務育人的職責和制度,期末評價將成績顯著的同志進行獎勵。
我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視了對各類人員的管理,運用激勵性原則,調動了各方人士的積極性,達成了育人共識,形成了合力,充分發揮了學校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三、更新觀念,逐步提高德育教育
1.加強家校聯系
我校要求教師要經常利用休息的時間去家訪,了解、關心留守學生的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同時和他們的監護人互相溝通,使其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情感、語言上的交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學習目標,激發留守學生熱愛學習。
2.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我校開展“勤學、守紀、衛生、禮貌”等活動,做到天天檢查,日日公布,每周小結,周周評比,月月評出文明標兵,并對文明標兵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把養成教育落實到日常的一事一人之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體,有計劃地開展節日教育活動,把“五愛”教育,行為習慣教育融溶于活動之中。為積極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樹立榜樣,營造人人學先進,個個爭上游的良好氛圍。
3.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制意識
我校聘請了法治副校長給學生上法制課,使校園內營造人人學法、知法、守法和護法的良好氛圍。
4.加強學校安全工作
我們學校把安全工作視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掛率負責,落實安全工作職責,并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講清安全工作責任。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保證管理上不留空檔。做到及時、到位、有效、人文化的管理。
5.加強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的培養
要做好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提高學校干部和教師的素質。我校重視對教師的培訓,通過教育理論學習,舉辦專題講座,加強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德育工作者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傳播者和建設者,要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因為,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是學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樹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四、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校園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德育的載體。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我們學校打造了“若水文化,若水傳承”的新文化理念,創設了一個"時時愛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等,有統一用硅板印制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標志,讓每一堵墻壁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學校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升旗儀式和系列化的國旗下的講演,豐富多彩的戲曲節目,優雅的葫蘆絲演奏等大型活動。這些活動都體現了學生參與的全體性、教育目的的素質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今后,我們要進一步結合小學德育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不斷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