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西花山文化是貫穿壯族人民整個歷史長河的文化。廣西花山作為一個文化圣地,它承載著太多的故事,歷朝歷代都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探究者相對很多,研究成果也相當豐富。深度挖掘廣西花山文化已經變得迫在眉睫,通過多方面手段傳播花山文化是大勢所需。本文就廣西花山文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廣西花山文化的發展趨勢、廣西花山文化的資源概況、廣西花山文化挖掘和廣西花山文化傳播實施路徑做了較為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廣西華山文化;挖掘;傳播路徑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1-107-03
【本文著錄格式】呂麗青.廣西花山文化挖掘與傳播實施路徑初探[J].中國民族博覽,2021,11(21):107-109.
引言
花山不僅是一座山,它承載更多的是壯族人民的精神和靈魂,它是一片圣地?;ㄉ轿幕钦嬲奈膶W,是使精神世界得以升華的推動劑。在新媒體時代,國家大力推進了文化事業的建設,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快速地整合,催生了這一具有活潑和生機的傳播媒介。本文主要是為了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研究廣西花山文化挖掘和傳播的現狀,利用各種新媒體微視頻載體,找到有利于花山文化挖掘和傳播的實施路徑,充分體現花山文化研究的豐碩成果。從這一層面上講,對推動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廣西花山文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針對廣西花山文化的研究,主要從其歷史事件、文化內涵、旅游業、傳統音樂、舞臺劇等角度出發展開針對性研究的。潘琦《打造花山文化品牌論》(2004),從大文化角度提出了以保護花山崖壁畫遺產為文化源頭,以深入研究壯族文化為文化內涵,以創作壯族文化藝術作品、發展文化產業鏈為手段,從而有效促進廣西花山文化事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滿足廣西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打造屬于廣西人民自己的文化品牌。鄭超雄、劉建平等人在《左江流域文化考察與研究》中(2007),提出了關于花山文化的開發方針,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產業整體運作的方針;必須實行品牌運作,設計出屬于花山自己的品牌,對品牌進行包裝,利用廣告、營銷和公關等方式進行推廣,把它打造成具有較高知名度和信譽度的文化品牌。姚磊《廣西寧明花山文化旅游深度開發的思考》(2011)從旅游開發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要更加全面的對花山歷史文化的內涵進行深挖,把花山巖畫打造為花山文化旅游業中的知名品牌,加大對花山巖畫的保護力度,按照階梯的方式進行開發工作。從而可以有效實現人民群眾對花山文化的傳承,實現可持續發展。歐陽宜文是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他寫的關于花山文化的一篇文章為《構建花山文化品牌的價值認同與民族自信》(2016),提出了讓當地的人民群眾站在世界性的角度重新審視家鄉的花山文化,加大力度對駱越文化內涵進行深挖,可以有效激發當地人民群眾的責任意識,讓他們認識到花山文化的博大精深,讓花山文化可以以更加驕傲和更加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1]。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廣西花山文化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在2016年年初,來自法國的著名導演Francois Vives,帶領著他的團隊來到了廣西花山,展開了關于拍攝花山壁畫的紀錄片,他通過紀錄片的方式把花山巖畫的特點充分的展現了出來。現今,廣西的花山壁畫、美國猶他州的巖畫和巴西的巖畫等三個巖畫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認可,被譽為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現實意義的巖畫。
二、廣西花山文化的發展趨勢分析
現今,隨著廣西花山文化的不斷發展,花山巖畫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陳學璞在一篇名為《中國世界遺產的申報與保護利用》(2016)的報告中指出,雖然我國的花山巖畫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不斷地上升,但與其他久負盛名的世界級文化遺產比較的話,知名度還遠遠不夠。隨著廣西旅游業的不斷向前推進,花山景區的游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來訪的名家也越來越多,但是總量上還相對不多。因此,為了有效提高游客和名家的總量和來往次數,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采用新興媒體技術進行宣傳,深度挖掘花山巖畫的文化內涵,抓住一切機遇[2]。
隨著新興媒體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媒體各行各業都在積極的進行著平穩轉型?!盎ヂ摼W+”時代已經到來,各個維度都被新興媒體影響著,構成了新的內涵。碎片化的生活和娛樂改變了原有的信息需求方式?!翱焓帧薄拔⒉薄岸兑簟钡瓤焖侔l展成為微視頻生產及傳播的引領。2014年上線的名為“二更”的公眾號,主推人文素養、藝術風格、時尚潮流、生活品質等各個層面的微視頻。截至2015年年底,愛奇藝、華為視頻等視頻軟件和許多微信公眾號平臺都擁有上億粉絲,全網關于花山巖畫的播放量,據相關數據顯示已經超過十億多次。而且微信公眾號平臺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根據華為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微信公眾賬號總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三、廣西花山文化的資源概況
(一)景色秀美的山水文化
花山明江之水遠近聞名,全程曲折蜿蜒,雖然全程只有短短的十千米,但是江水的彎道就有九道,讓來往游客大吃一驚。明江的兩岸地貌奇特,周圍群山連綿不斷,山體陡峭,山頂直插云霄。崖壁上是壯族許多先人留下的壁畫,不但給明江增添了許多美感,而且還使得明江周邊充滿了些許神秘感。明江的周邊有竹林圍繞,把周邊村落都掩蓋了起來,一片田園的好風光映入來往游客的眼簾。明江就如同一幅帶有神秘色彩的山水畫一樣[3]。
(二)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
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花山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居住了,一代接一代的壯族居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壯族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也就是非常著名的花山巖畫。花山巖畫全長約170米,高度大概在120米左右,刻畫的人物圖像有1900多個。巖畫整體的造型古老樸素,帶有很強的壯族文化特色。國務院于1988年把花山巖畫列為了國家重點文物。
(三)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文化
花山所在的區域涉及多個少數民族,但壯族所占的區域最大,各個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與文化有效融合到一起,促進了花山文化的形成,形成了更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四、廣西花山文化挖掘
(一)彰顯特色,挖掘花山文化旅游產業
左江花山巖畫是獨具南方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巖畫經過了一代又一代偉人的創作,才形成了今天的藝術瑰寶。巖畫在崖壁上筑成,集中反映了花山各個民族從原始社會到階級社會的轉變,體現出了那個階級社會人們所奉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渴望莊稼四季豐收、身體健康、生活和平安寧。為了抵抗天災,他們奮勇直前,與惡劣環境做斗爭;為了抵抗外來侵略,他們拿起武器與入侵者進行戰斗,場面震撼,驚嘆世人,充滿了神秘色彩。
隨著花山文化的不斷挖掘與開發,為了彰顯花山文化特色,必須挖掘花山文化旅游產業。首先,花山當地政府要把花山文化景觀進行大規模的開放,合理性的滿足游客的要求,吸引更多的游客來這里觀光,飽覽花山巖畫的美麗圖景,讓游客們體會到花山文化的深邃。品味花山文化的獨特韻味,解讀千年古老的文化。對一些保護力度較強的景點,花山旅游部門可以通過用專車搭載游客的方式,讓游客們一覽美麗風光,可以有針對性的規劃路線,把花山最美的一面展現給游客。另外,相關部門也要加大環保力度,實時對花山周圍環境進行檢查[4]。
(二)打造精品,做足花山文化產業品牌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大數據等,打造專屬于花山文化的精品,將花山文化本身所蘊含的思想通過多種方式展現出來,呈現給所有觀眾。利用現代化信息方式,不僅可以讓花山文化直觀的展現在人們眼前,而且還可以極大限度的激發人們對花山文化的熱愛?;ㄉ轿幕休d的異域風情、不同民族文化都很好的展現,可有效激發現代人們的積極性,得到他們的認可。各個民族文化有效融合,他們相互之間得到了認可,不僅增強了文化自信,還有效促進了文化的進步。
市場經濟環境下,花山文化的傳播逐步披上了商業化外衣,精心于打造屬于花山自己的文化產業品牌,商場、公交站、電梯口等場所隨處可見關于花山文化的廣告。商家絞盡腦汁,精心構思,通過微視頻的傳播來展示、推廣自身產品,不僅使用公共場所的視頻播放器,商家還利用了網絡、電視、移動手持設備等一切可以傳播的平臺,并將多者相互融合,構建出合理的推廣構架。微視頻制作方法靈活,周期較短,可以即時迎合大眾的品味。與傳統的廣告片不同,它可以通過巧妙的方式將產品宣傳融入視頻故事中,吸引觀眾,以達到思想上的共鳴,于不知不覺中將品牌理念注入觀眾的頭腦,達到營銷的目的。
(三)立足鄉村振興,促進產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向前推進,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我國把鄉村振興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打贏鄉村振興這場戰役對全國人民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ㄉ阶鳛橐粋€文化產業,周圍的鄉村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鄉村振興是為了讓鄉村得到更好的發展,鄉村整體規劃要有序的進行,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將現有規劃理論運用于實際建設中,鄉村才能實現真正的振興。從而讓花山周圍農民真正的實現脫貧,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5]。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為了有效銜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村人民實現全面小康是戰略的關鍵所在。為了有效推進農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全面深化農村建設和改革,全面提高花山人民的整體素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宏偉目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環節。實現鄉村振興,首先要從基層做起,改善我國居民的生活條件,從而實現共同富裕。另外,地方政府也要積極行動起來,起好帶頭作用,合理規劃好鄉村,從而有效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讓農民真正的實現個人的身心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不斷向前推進,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五、廣西花山文化傳播實施路徑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傳播花山文化,政府要正確發揮主導作用,花山申遺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因此,為了有效提升花山文化的挖掘和力度,政府必須加大力度。首先,政府應該實時的對花山進行考察,積極組織專家和學者在花山開展研究工作,挖掘花山的古老文化,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其次,要有針對性的組建多個科研機構,例如花山研究所、花山環境研究院、花山流域文化研究院等,從而全面系統的開展花山文化的研究工作。最后,政府要加大花山文化的宣傳力度,借助媒體平臺深度宣傳花山文化,使花山文化得到廣泛的傳播。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花山文化也得到了有效傳播,但隨之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因此,政府必須積極的對花山文化進行保護?;ㄉ降墓爬衔幕褮v經了2000年的風吹雨打,留下了很多歲月的痕跡,加上保護力度的缺失,使得花山文化得不到發展。山體滑坡、暴雨肆虐和侵蝕等自然災害常常發生,以及來往游客在花山巖壁上隨意破壞,使得花山文化岌岌可危。因此,政府部門必須積極的對花山開展維護工作,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對花山進行維修和防護,從而保護好花山文化。
(二)發揮學校主體作用
學生是傳承文化的主體,可以有效推動廣西花山文化挖掘和傳承。各個學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定期開展有關花山文化的活動。另外,各校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合理的把優秀的花山文化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新時代發展格局下,信息化產業不斷向前推進,科學技術的創新改變了原有的生產關系,新的生產關系逐漸出現,并形成了新的社會形態,花山文化以一個全新的形態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為學校各學科的教學發展塑造了全新的形態。在現今教學背景下,老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其功能和作用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教師已經由教學主體地位變為了教學主導地位,教師是傳授知識的引導者,是學生的好榜樣,教師要盡最大可能的讓學生們習慣現今的教學模式,讓花山文化有效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F階段,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努力提升教學水平[2],盡全力追求人生的自我價值。
花山文化的有效融合,對教育本身而言,是一種必然趨勢,它不僅革新了教學方式,而且還有效促進了教育事業的進步。在“十四五”規劃時期新經濟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把花山文化引入教學課堂,不僅是對原有教學體系的升華,而且也使得教學方式增添了幾分特色。因此,首先學校教師應該注重加強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從而將花山文化更好的引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學科教學中。其次,學校要與時俱進提升各學科的教學特色,為學生們創造美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動力。以此來擴大學生們的知識體系??梢哉f,花山文化融入學科教學是時代的需要。
(三)發揮民眾參與作用
民眾積極參與到花山文化的挖掘和傳承中,是花山文化得以廣泛傳播的基礎。第一,相關人員要對花山文化進行挖掘和整理,例如一些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等關于花山文化的,對一些花山文化的技藝,要做好傳承工作,如花山拳術、花山棍法要歷代相傳,與此同時,也要加強花山技藝的精神和內涵培養,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第二,花山當地有關部門要經常性的舉辦一些關于花山文化的群眾性活動,調動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例如山歌傳唱活動、傳統文化宣傳節、文化藝術節等,要把花山的文化有效融入到這些活動中,使花山文化散發異彩,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第三,要經常性的開展文化普及活動。把花山文化的內在美傳播給廣大人民群眾,讓人們對花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第四,相關部門要加大旅游業的開發力度,實時做好旅游宣傳工作,與此同時,服務人員要做好服務工作,為來往游客講解好花山文化。
六、小結
綜上所述,廣西花山文化已歷經了數千年,經過了無數代人的積淀。在“互聯網+”背景下,加強廣西花山旅游項目的建設工作對花山文化的挖掘和傳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ㄉ轿幕菚r代的產物,能夠更好的體現時代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花山文化保護與開發必須進行變革,開展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使廣大人們群眾養成生態保護的行為習慣,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花山文化挖掘和傳播。
參考文獻:
[1]黃建清,胡衡生,韋倩虹.廣西花山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6):122-125.
[2]石慧春,程國棟.寧夏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戰略研究[j].經濟地理,2018(3):419-422.
[3]蔣肖斌.中國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申遺[N].中國青年報,2018-07-15.
[4]魏鴻飛.民族巖畫傳承傳播的動態模式研究——以壯族花山巖畫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16(37):141.
[5]楊冰.新時代下短視頻傳播模式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8):135-136.
作者簡介:呂麗青(1980.7- ),女 ,瑤族,廣西桂林,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廣告、數字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