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四榮
福建龍巖市第二醫院皮膚科,福建龍巖 364000
痤瘡作為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一種, 表現出較高發病率,其臨床表現集中于丘疹、粉刺、結節等,對患者面部造成影響極為顯著[1-2]。 更為嚴重會使患者呈現出悲觀情緒、焦慮感等,對患者治療產生影響顯著[3-4]。 此種疾病于青年患者中多發,使其社交等受到對應影響,表現出一定心理困擾。 對此不僅需要對患者展開有效面部治療,而且需就其心理狀況展開有效干預[5-6]。 該研究方便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6例尋常型痤瘡患者進行護理研究, 旨在探討對尋常型痤瘡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面部護理干預后觀察對負性情緒產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66例尋常型痤瘡患者進行護理研究,隨機分為單一護理組(對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和聯合護理組(對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干預+面部護理干預),各33例。 納入標準:入組前短期內未選擇痤瘡疾病藥物進行治療; 對于該次研究要求均知曉, 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排除標準: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階段;屬于過敏體質或者瘢痕體質。 單一護理組男、女各18例、15例;年齡15~52歲,平均(29.52±3.53)歲;病程4~15 個月,平均(8.89±1.05)個月。 聯合護理組男、女各19例、14例;年齡16~53 歲, 平均(29.57±3.55) 歲; 病程4~15 個月, 平均(8.92±1.07)個月。 兩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單一護理組對患者合理展開面部護理干預,利用潔面乳對患者面部實施清潔, 于皮損位置準備維胺酯乳膏進行涂抹,對患者實施5~10 min 蒸汽噴霧后,對于膿栓利用暗瘡針完成清除。 準備慶大霉素溶液以及利多卡因利用無菌注射器實施膿腔注射, 對膿液消失進行有效促進。
1.2.2聯合護理組對患者給予面部護理干預, 充分了解患者個體情況后,對應選擇潔面乳完成面部清潔。 利用粉刺針合理進行膿栓清理, 并且利用紅藍光對面部實施20 min 照射。 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展開心理護理干預:①積極展開痤瘡知識講座,對于系列知識進行認真講解,就痤瘡知識展開對應普及,就患者系列疑惑做好解答工作,顯著提升其痤瘡了解度,對痤瘡治療規范性以及安全性做出充分保證。 ②護理人員需要保持同尋常型痤瘡患者密切溝通,就其系列心理問題加以了解。合理展開必要心理輔導以及積極引導, 使患者治療依從性獲得顯著提高。 ③如患者治療效果優異,則對當前正在接受其他治療患者予以說教, 彼此做好心得交流工作,使當前治療患者治療依從性獲得提高。 ④鼓勵患者彼此充分鼓勵以及交流,就自身興趣愛好加以了解,并且鼓勵其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⑤制作健康知識手冊對患者發放,要求其閱讀,使其病情了解度獲得顯著提高,對于日常防護工作積極開展,針對患者疾病治療心態積極性做出充分保證, 確?;颊邔τ卺t護工作可以積極配合,促進其疾病康復以及預后水平提升。
①比較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情況,分別展開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越高分值,對應越嚴重抑郁情緒、焦慮情緒;②比較兩組痤瘡愈合時間; ③比較兩組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定量表結果,其維度包括心理護理、服務態度、護理細節、護理專業、護理質量評分,越高分值,對應越高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聯合護理組SDS 評分、SAS 評分同單一護理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聯合護理組SDS 評分、SAS 評分均低于單一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比較[(±s),分]
組別聯合護理組(n=33)單一護理組(n=33)t 值P 值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65.26±2.59 65.27±2.33 0.016 0.987 32.29±4.13 45.29±3.59 13.647<0.001 SA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65.31±3.15 65.35±3.18 0.051 0.959 33.31±4.15 45.68±5.13 10.769<0.001
聯合護理組痤瘡愈合時間(19.27±3.18)d 短于單一護理組痤瘡愈合時間(23.59±5.1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117,P<0.001)。
聯合護理組心理護理、服務態度、護理細節、護理專業、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單一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臨床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臨床比較[(±s),分]
組別聯合護理組(n=33)單一護理組(n=33)t 值P 值心理護理90.25±2.59 80.25±4.21 12.877<0.001服務態度護理細節91.33±4.13 81.33±5.13 8.722<0.001 92.25±5.29 82.29±5.19 7.720<0.001護理專業 護理質量91.39±5.29 82.26±5.17 7.090<0.001 89.96±4.25 80.59±6.25 7.122<0.001
尋常型痤瘡作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一種, 其呈現出較多發病因素。 此類患者往往表現出面部損傷現象,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較大, 需采取有效方法展開對應治療[7-9]。 在此過程中,配合給予護理干預,對于治療效果提升具有顯著意義。 對于尋常型痤瘡患者在護理期間實施面部護理策略,能夠將皮膚細胞通透性增強,使血液循環改善獲得加強, 對于局部血管擴張進行有效促進,針對皮脂腺內淤積有害物質進行有效清除,將膿液排出[10-12]。 但痤瘡疾病出現不但會對患者生理造成一定程度影響,而且會使其表現出系列心理問題,尤其于中重度痤瘡患者極為常見[13-14]。 此類心理問題出現會使患者社會行為發生改變,在抑郁、焦慮、緊張等系列情緒影響下,會使患者人際交流呈現出一定程度下降,表現出自卑心理, 因為負面狀態影響會使患者呈現出自閉現象,對此合理展開心理護理干預,意義顯著[15-17]。
該次研究發現,護理后,聯合護理組SDS 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單一護理組(P<0.05);聯合護理組痤瘡愈合時間 (19.27±3.18)d 短于單一護理組痤瘡愈合時間(23.59±5.12)d(P<0.05);聯合護理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單一護理組(P<0.05)。 這與楊哲[18]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得出,患者給予聯合護理后,患者痤瘡愈合時間為(19.26±3.15)d,明顯短于常規護理組(23.54±4.97)d,與該文所得結果相近,表明在面部護理基礎上,有效實施心理護理策略,能夠將患者同醫護人員之間溝通加深,加強其針對創傷、疾病的認知,消除不必要的顧慮,避免精神過于緊張而使患者治療受到阻礙。 將治療流程進行規范,對其與人正常交流給予鼓勵。 此外面部護理期間,對于面部清潔需要密切注意, 避免過度清潔呈現出惡性循環現象,將患者皮膚角質層屏障功能恢復。 此外合理醫學護膚品使用對于疾病治療可以進行有效鞏固,使其病情獲得改善。 但需避免藥物濫用,禁止用手擠壓患處,避免對痤瘡治療產生影響,最終通過二者結合,使患者治療信心獲得顯著提高, 對其良好作息習慣養成給予促進。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面部護理干預方式有效應用后,患者痤瘡愈合時間獲得明顯縮短,不良情緒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心理護理、服務態度、護理細節、護理專業、護理質量評分獲得顯著提高,證明可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