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玉瓊
摘 ?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有效利用互聯網豐富信息資源,創設可看可聽、可想象、可交流的全體感學習情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讓少兒口語課堂更加具活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信息技術;全體感情境;教學效果
一、讓信息技術成為調動興趣的好手段
按照皮亞杰的學習認知理論,“學習過程中,第一個環節就是學習興趣的喚起。”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激發人的創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當學生對口語交際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學生才愿意說,樂意說,主動說。因此,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在圖片、視頻處理方面的優勢,為學生創設可看、可聽形象生動的全體感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是口語交際教學成功的關鍵。
二、讓信息資源成為豐富課堂的好渠道
課標在口語交際實施建議中提出“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口語交際話題時,要蹲下身子站在兒童的立場,以兒童的視角觀照兒童的生活和學習體驗。
這節口語交際課的話題是“講歷史故事”,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單從課本上了解到的歷史故事畢竟是有限的。這時,如果讓他們上臺講故事,可能大部分都無話可說。
要使學生對歷史故事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做到有話可講,有感而發,教師就要豐富教學內容。浩瀚如海的網絡資源就是教師拓廣教學內容的最好渠道。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課下利用網絡搜集大量的故事素材,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思維,豐富說話內容,變無話可說為有話可說,拓展說話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又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更能完全進入到故事中,入情入境地講述。
其次,我還從網上下載了《高山流水》《六月的清香》《春江花月夜》《飄雪》等古箏曲作為背景音樂,根據學生選擇的故事內容相應的配上音樂,讓學生在動聽的樂曲聲中繪聲繪色地講述歷史故事,讓他們的講述更有莊嚴的儀式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充分說明了他們對自己的講述充滿了自豪。
三、讓信息媒介成為口語交際的好平臺
網絡上豐富多彩、生動逼真的影音、圖文資料,快捷的交流渠道,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材料,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筆者利用網絡資源,制作了《鑿壁借光》《程門立雪》兩個典型的勵志故事,作為示例在課堂上播放。在看完視頻后,我又利用PPT課件出示幾點“溫馨提示”,強調講故事要注意的要點。學生的情緒更加高漲起來,視頻不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導作用,還大大地激發了學生交際的興趣。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爭相發言,全班學生大多高高舉起了小手。
這節口語課,學生都暢所欲言,大家在歡樂的氛圍中提高了交際能力,促進了語言積累。一堂口語交際課上得生動有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教育者不但自己要掌握信息科技手段,靈活運用于課堂,還要教育的學生將這種觀念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這才是真正與信息時代接軌的教學模式。
(責任編輯:汪旦旦)
參考文獻:
[1]黃程遠. 小學語文課堂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實踐研究[J]. 家長,2019(17):140+142.
[2]馮海龍.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J]. 新課程(小學),2014(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