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克服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啟發式教學法是教學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傳統的啟發式教學法要適應當前改革開放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就必須更新觀念、走革新之路。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準確地把握知識傳授和啟發引導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要善于通過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總結和分析,并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來運用啟發法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
一、善于設計,發揮引導啟發的作用
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提前進行設計,通過提出問題和安排任務等方式,讓學生得到啟發,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探索和總結,在學習中概括和提煉知識點,讓思維活動變得更加活躍的同時,也讓數學思維能力獲得提升。
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提前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要有意識地考慮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出哪些問題,安排怎樣的任務才能起到啟發的作用。其次,在備課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還要考慮到時間該如何更加有效地安排。啟發式的教學法雖然運用起來難度大、設計感強,但如果用得好,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結合評估的工作來進行
啟發式教學法的運用需要結合整個教學的評估來進行。一方面,教師在進行啟發式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基于前期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估,也要結合教師在以往教學當中積累的經驗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實時地評估學生們的表現,在整個教學環節推進的過程中,適當地做出調整,因為預先設計的環節可能不太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中靈活地調整。
評價方法和啟發方法需要結合起來運用,才能讓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科學高效,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抓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特點,圍繞著這些特點來開展教學工作,讓評估從教師為主體逐漸地轉向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在元認知方面有一定的發展,學會規劃自己的學習行為,并且做出有效的調整。
三、結合學生的動手實踐
小學生的思維活動相對還是比較活躍的,所以,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讓學生能夠動手實踐的模式。很多時候,老師在講授某一個概念和原理時,如果為學生準備了一定的教具,就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得出一定的結論,老師再啟發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和總結,那么,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會給學生們帶來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小學生學習數學時,如果缺少了動手操作的過程,他們想象和思維活動可能會遇到阻礙,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在思維發展方面的這些特點,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給學生設計一些啟發引導式的實踐學習活動,讓他們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學習,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啟發式教學法對學生而言,會更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并且向課堂之外進行延伸,將現實生活中那些應用數學的案例與課堂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提升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改革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們善于思考的意識和能力。教師需要具備創新的精神和實際的行動力,特別是要把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融入知識的傳授中去,要善于了解學生當前在思維方面的發展特點,結合他們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相關的經驗進行教學設計,讓啟發引導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常態,給學生們帶去更多的啟發,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