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紅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每個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是教學的重點。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就必須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和教學理念的更新,促進教學現代化發展,并以此為基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方式和主體的轉變。其中,教師需要將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而將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通過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讓學生在相互討論與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讓學生在多個方面和角度思考教學內容,這既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能夠很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啟發學生思考,促進教學現代化。
一、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意義
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意義眾多,但是大多是針對教學和教學主體來說的,筆者就從教學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兩個方面來對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意義展開探討。
1.對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意義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讓教師更好地了解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從而針對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定更加符合小組學習進度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學的分層性,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中認識教學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使教師能夠更加專注于教學方式的創新,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
2.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現階段教學的開展,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越來越多教師的教學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多個方面認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和探究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在其他學生的相互監督之下進行學習。例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的過程中,小組合作的方式就能夠讓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進行相互監督,也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知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發揮預習的重要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以更新的教學理念來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教學對學生成長的促進作用。
1.重視分組的科學性
要想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視分組的科學性。科學的分組是保障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關鍵因素。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讓學生進行合作的方式往往是讓學生與同桌或者前后桌結對的方式進行討論探究,然而這樣的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探究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科學性,以更加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分組,為小組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小組合作分組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小組分組。“組內異質”是根據學生的性格、成績、動手能力以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進行分組,使得小組內的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能夠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從多個方面理解教學內容。“組間同質”是要求小組之間盡量減少差異性,讓小組成員之間能夠進行更加合理且公平的競爭。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小組合作更加具有科學性,保障小組合作的有效開展。
2.重視內容的分層性
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之后,教師還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分層。通過教學內容的分層,能夠讓學生學習到與自身認知水平相符的教學內容,這既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的開展,又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學內容的分層性還很好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這一教學理念是促進教學現代化發展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針對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
在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分層的內容要針對小組學習進度,使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能夠更好地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首先,教師要重視備課內容的分層性。教師需要認真鉆研數學科目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針對不同的小組實施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分清楚哪些屬于共同教學目標,哪些不屬于共同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作業內容的分層,要根據每個小組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不同要求的練習,或者通過設置多樣化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體現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分層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成長。
3.重視教學的主體性
如今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課堂歸還于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認知教學內容,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教學的現代化。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做好教學的監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更加具有全面性的意義,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前預習的作業,通過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小組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例如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小組探討的方式了解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豐富的討論,讓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算法解決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小組內學生的監督作用,通過相互監督來保障預習的有效開展。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要自主學習和思考教學內容,這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從而達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的作用。
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而想要小組合作教學更好地開展,教師需要明確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重要意義,從教學意義出發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通過科學的分組、內容的分層和教學的主體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更加全面地發揮小組合作教學的重要作用,促進教學開展的全面性,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