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亞妮
摘要:“紅色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最有意義的一部分,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實施對激發幼兒愛國情感有著深遠的意義,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讓紅色文化走進幼兒園環境,滲透于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使幼兒在無意識中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從小養成良好的愛國情感,讓幼兒有一種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關鍵詞:紅色文化;幼兒園;一日活動;滲透;實踐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而“紅色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最有意義的一部分,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實施對激發幼兒愛國情感有著深遠的意義,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讓紅色文化走進幼兒園環境創設,集體教育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使幼兒在無意識中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結合我園日常活動的開展現就紅色文化引領與幼兒園的日常教育實踐淺談以下:
一、用紅色文化渲染幼兒園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每年十月份幼兒園都圍繞國慶主題開展“紅色十月,國慶”主題活動,今年國慶節恰逢建黨百年,在環境方面園所通過紅色國旗渲染氣氛,同時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各班組分別設置了小班組文化墻:祖國知多少?創設了我們的國家是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我國的首都是北京;我國有56個民族;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等;中班組文化墻:紅色文化故事,以一些經典的故事繪本影視為主線進行宣傳和引領,如影片《王二小》,《小兵張嘎》等;大班組厲害了我的國主題墻面文化,以我國的航天火箭發射、高鐵、長城、兵馬俑等成就展示,讓孩子感受到我國的富強與偉大,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
二、將紅色文化帶入課堂之中,讓幼兒在認知層面有進一步的了解中國文化,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十月份中大班的主題課程分別是,你好十月和厲害了我的國!我們一十月國慶節為契機,再加上主題教材內容的深入學習,在課堂活動中借助《長城》、《升國旗》等課程,讓幼兒了解到更多的祖國文化,除夕之外,我們還組織幼兒觀看閱兵儀式,觀看紅色電影《小兵張嘎》《王二小》,給孩子講一些紅色故事《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等,一節節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一場場激動人心的閱兵場面,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一幅幅生動的戰爭場面,深深地觸動孩子的心靈,這種紅色文化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對家鄉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把紅色文化拓展到幼兒的區域和游戲活動之中,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傳承。
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是游戲的方式,因此教育、紅色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聽、看、了解,作為教師我們更要思考如何通過游戲的方式讓紅色文化在孩子心中植根,把這些看起來比較遙遠的故事文化巧妙地融入孩子的活動之中,經過研討老師們發現許多的運動項目中可以和紅色文化有機結合,比如培養幼兒投擲能力時,我們制作了自制手榴彈,創設炸碉堡的游戲;小推車活動創設給前線運糧食情景;戶外活動利用戶外場地模兩軍對壘;區域模擬戰地救護;操節環節排練紅旗操,讓幼兒手握紅旗,揮舞做操;戶外游戲翻山越嶺等等讓幼兒充分參與,快樂體驗;深切感受紅色文化帶給孩子成長體驗。
四、開展特色活動,讓紅色文化在校園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除了這些日常活動中的滲透,我們還通過各類特色活動的開展,促進紅色文化對幼兒的教育,比如每年幼兒升入大班時,我園組織針大班的孩子進行為期三天的軍訓活動,這三天我們聘請專業人員對幼兒進行專項訓練、有軍姿、隊列、個人生活技能等項目,讓幼兒體會軍人生活的不易,培養他們自理自律和對軍人的崇敬之情;還有唱紅歌比賽,紅色運動會游戲活動等,不僅能對幼兒藝術語言方面有益,促進幼兒基本動作和體能素質的發展,還能夠培養幼兒不怕苦、頑強勇敢、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
利用紅色資源,把紅色教育融入到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在點點滴滴的浸潤下,讓孩子們從氛圍熏陶、游戲生活學習中獲得啟蒙,種下愛國的種子,引導幼兒從小聽黨話,感恩黨和國家,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
參考文獻:
[1]虞永平:《幼兒教育觀新論》2016開明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2002年江蘇教育出版社
[3]朱家雄《幼兒園課程》2001華東師法大學出版社
[4]李罕,劉章坤《關于紅色教育資源課程開發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