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勤剛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提出,社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給予高度重視。語文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而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有效的滿足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學習需求,還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本文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進行教學實踐進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實踐探究
小學語文課程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不僅會給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帶來直接影響,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我國文化傳承工作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并積極投身到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實踐當中,激發(fā)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投入到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更好發(fā)展。
一、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是現(xiàn)階段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對小學生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要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對學生展開教學,給學生營造一個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自發(fā)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不斷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以《觀潮》一課為例,首先,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錢塘江大潮”的視頻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對潮涌的波瀾壯闊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以此激發(fā)學生對于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欲望;然后,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知道漲潮、退潮的原理是什么嗎?”以此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最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閱讀,強化學生對于作者情感的深入體會。由此可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把學生更快的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可以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技術擴展課外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多媒體是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最多的一項信息技術,它是一個集合文本、聲音和圖像為一體的綜合媒體形式,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度,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適當?shù)慕Y合多媒體和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在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牛郎織女》講述的是凡人牛郎和仙女織女相戀,后被王母娘娘被迫分開,只能每年七月七日通過喜鵲搭橋相見的民間愛情故事。但除了《牛郎織女》之外,我國的傳統(tǒng)愛情故事還有很多,為了進一步傳播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老師可以憑借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拓展。因此,待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后,老師可以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動畫片對學生進行拓展,讓學生感受到封建社會對于純情男女的迫害,以及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可以向學生拓展《孟姜女》的故事,讓學生了解長城修建的來之不易,以及老百姓對于秦始皇暴政的痛恨。通過同類型故事的拓展,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文學素材,為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打好物質(zhì)基礎。
三、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學生之間是存在個性差異性的,因此,在對學生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照顧到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知識。另外,老師也要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并靈活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開展分層教學,強化學生對于課本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比如,在教學《自相矛盾》一課時,由于這是一篇文言文版的寓言故事,所以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理解原文內(nèi)容存在很大難度。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投放矛和盾的圖片,并對其作用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其次,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引導他們根據(jù)課后注釋進行自行翻譯;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則讓他們通過譯文對照字詞進行理解。最后,待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理解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對文中蘊含的寓意進行深入探究,讓學生明白做事情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的做人道理。由此可見,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十分必要,不僅可以照顧到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很大便利,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步提高。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并積極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不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上,使得語文教學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劉素旺.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0 (12) :13.
[2]張卓珍.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電子測試,2016, 19: 184+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