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水平等都產生了一定的改變,大學生所承受的就業、學業、情感等壓力也隨之增加,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種情況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關注與反思。建設課程化教學是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設必要性的整體研究和討論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夠展現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設的正規化。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健康不僅包括生理方面的健康,還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而心理健康正是當代人才的基本要求與必備條件。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但和他們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還會影響到我國人才群的整體質量,影響到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現以及影響到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等。很多發達國家與地區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視,和這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設較晚、沒有太多的經驗,不少高校還有著教育內容不科學、思想上重視不夠、工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都制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發展,因此對于此課題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征
1.1 教育對象的主體性
長期以來,我國課程標準的主要目的都是社會本位和學科本位,這很容易減弱學生內心的成才需求,阻礙了學生的創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體是學生,應該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熱情與興趣,同時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讓學生在真正的實踐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心理健康。
1.2 教學方式的體驗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基本特征是體驗性。大學生能夠在課堂的教學里感受到世界和生命的意義,能夠喚醒生命、充實生命。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能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大學生在課堂上是不是有切身感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一個主要方法就是情景設置,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心理體驗去讓學生們觀察、感受、訓練,進而可以有效地使用心理健康知識去調節自己的心態,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增加高校德育內容的時效性與系統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環境保護教育、科學精神教育、情商教育等逐漸被納入高校的德育范圍內,成為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倘若不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道德教育就是不完整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理論教育與德育實踐教育能夠融合并得以實現的橋梁,要想保證高校德育教育的完整性、進一步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就要增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建設。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就是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高校傳統的德育工作通常都是講授思想學說、政治理論、實施形勢、組織一些愛國的集體活動等。雖然這些方式的確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也是其他方式不能代替的,但是其重理論輕實踐、重普遍輕獨特、重群體輕個體的偏性卻非常明顯,這嚴重影響到了高校德育的時效性。由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成為滿足社會發展的全面型人才,所以在知識、能力、生理以及思想道德等之間,一定要有一個橋梁去進行聯系,即“心理健康”。倘若大學生的心理不健康,那么高校的德育、智育、體育等多方面的目標都將不能實現,就更不要說培養優秀人才了。只有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去得到知識、增強能力、提升素質、培養品德、順利成才。
2.2 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高校的德育工作可以說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根本屬性是社會性,人的本質又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的存在和變化所擁有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豐富性不但會在人的道德與思想上展現出來,而且還會在人的精神與心理方面體現。大學生亦是如此,甚至因為大學生群體所具有的心理與生理特征,讓社會的存在和變化對他們的心理、思想、精神、道德等所產生的影響要更加明顯且強烈。現在,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但要培養大學生科學的思想道德與品質,還要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倘若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具備足夠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與知識,那么就不能勝任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有助于完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能力結構、專業結構以及增加個體德育工作者的知識,進而完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觀念、提升工作能力與質量、改進工作方式等。由此可以發現,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里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現在還有不少德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沒有系統、科學的知識,因此,通過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對于增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識、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與意識、增強他們的群體及個體素質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論
現在我國正處在一個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隨著社會形態的多元化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行為方式、求職就業等方面的壓力逐漸增加,生理、心理受到挫敗的幾率也在逐年增加,越來越需要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組成成分,要重點關注當代人所面臨的新問題,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建設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陸華.基于建構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農村教育,2019(17):20.
[2]李玉華.關于高校體育課堂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15):207.
[3]樊琳琳.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D].中共山東省委黨校,2016.
作者簡介:靳浩(1991.12-),男,漢族,河南新鄉人,研究生,輔導員。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