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念的發起者、倡導者與推廣者,因而能夠為教師構建趣味化、親民化與高效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指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科學實施路徑。因此,教師創設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也為小學生的語文認知帶來了非常直接的重大利好,極大地促進了小學生語文認知環境的人性化改善,有效推動小學生快快樂樂地去進行信息獲取與知識解讀,實現小學生的積極思考、快樂成長。
關鍵詞:生活教學情境;語文課堂;快樂成長;小學生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教師紛紛探究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構建方法,力求為小學生的文本閱讀、信息獲取、知識解讀與能力培養創設一個人性化、生活化、快樂化與高效化的主體成長平臺。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也因為生活教育理念的融入而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有效引導小學生在輕松自然、開放自由、積極快樂的良好主體狀態中進行語文認知與快樂成長。
一、生活教育理念與語文教學的契合性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均來自優秀的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又是對現實生活中刻骨銘心的情感生活、人生際遇、靈魂頓悟的文學描繪、抽象表述與藝術體現。因此,生活性是文學作品、課文素材的本質屬性與內容表現,課文內容也必然隱含一定的生活情境與故事背景,因而與生活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淵源。
教師自然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之與課文內容協調一致,以此對于小學生的主體情緒、實時心理與個人情感施加積極有益的刺激與影響,幫助小學生達到最接近課文內容的主體狀態,使小學生更容易與課文內容發生心理共鳴與靈魂震撼,助力小學生獲得更多更好的文學信息、思想情感與德育滋養。
二、構建生活教學情境實現主體快樂成長
生活教育理念是開啟語文教材中文學藝術殿堂的金鑰匙,也是催發小學生良好認知能力與生命狀態的人文興奮劑,更是展示教師教學智慧的試金石。
(一)構建生活情境調控主體狀態
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給予小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心理刺激與情感體驗,進而推動小學生進入大腦興奮、情緒激動與心情愉快的良好主體狀態之中,自然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強大的主體能力與狀態支持。小學生的語文認知具有突出的情緒化傾向,因而生活化教學情境中的趣味性與人文性能夠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推動小學生心無旁騖地專心探究課文內容中的文學知識與思想情感。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4課《火燒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文內容為學生展示出現實生活中的“火燒云現象”,“火燒云現象”多發生于夏天的傍晚時間,景色非常綺麗美奐、變化多端。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直觀展現“火燒云現象”,并借助動畫技術為小學生展示與課文內容協調一致的“火燒云現象的變化過程”,以此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把握課文內容。而且,多媒體設備能夠在教室內借助繽紛多彩、絢麗多姿的彩云變化而渲染出神奇、美麗、科幻、靈動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火燒云現象”之中,盡情享受美輪美奐的教學情境。因此,教師根據課文素材中的特定內容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借助強烈的感官刺激牢牢地吸引住小學生,讓小學生興致勃勃地展開直觀認知、主動學習。
(二)構建生活情境豐富認知資源
生活化教學情境不僅能夠為小學生創設出濃濃的人文氛圍,還能夠為小學生的語文認知、信息獲取與知識積累提供一些高價值的生活常識,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實用性與知識性。語文課堂是小學生感悟文學知識、思想教育、情感啟迪與品德培養的生命基地,自然也是小學生積累生活常識的重要平臺,能夠加速小學生的兼收并蓄與厚積薄發,幫助小學生夯實強大的知識基礎。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花鐘》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些彩色的鮮花圖案,如“牽牛花”、“薔薇花”、“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等。教師還要讓小學生親手將這些美麗的鮮花圖案從A4紙上剪下來,并根據課文內容中的花開時間制作出一個現實版的“花鐘”。“花鐘制作過程”不僅能夠讓小學生熟知每一種花的具體開放時間,還能夠借助圖畫感知花的顏色、花型、大小,從而幫助小學生積累一些現實生活中的花卉知識。教師還可以借助小學生對鮮花的探究興趣,為小學生提供一些鮮花的開放季節、生長習性以及文化寓意,以此為小學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認知資源,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
(三)構建生活情境優化認知過程
生活化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主體狀態,提供豐富的認知資源,還能夠優化小學生的主體認知過程,讓小學生在生活情境的陪伴下、指引下開展積極主動的快樂認知。而且,小學生還能夠釋放出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借助生命活力與主體能力的有力支持實現小學生的高效認知。因此,生活化教學情境為小學生創設了一個人性化、趣味化、親切化與快樂化的主體認知途徑。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較大的泡沫房子,讓讓一個小學生坐在房子后面,用手輕輕搖晃泡沫房子,表現出搖搖欲墜的破舊感,然后再讓三個小學生分別扮演小花貓、老母雞以及小蜘蛛,再選擇一名小學生進行旁白朗讀。這樣,5名小學生就會在良好的生活情境下進行課堂情景劇扮演活動,盡情享受情境互動。教師還要鼓勵小學生多批次地利用情境道具進行扮演活動,讓小學生開開心心地利用情境道具進行表演活動,以此優化科學高效的主體認知過程。
綜上所述,教材內容的生活性與務實性為生活教育理念科學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提供了先天條件與活動空間,因而生活教育理念完全能夠成為教師開展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有效推進語文教學走向生活化、親民化、趣味化與實效化。因此,教師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為教學基線,積極借助課文內容中的生活元素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生活氣息、情感氛圍與思想內涵,切實凸顯語文教學的生活性、思想性、情感性與教育性,實現文化育人。
參考文獻:
[1]李小蘭.關于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 新課程, 2021(38): 158.
[2]金曉麗.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開展策略[J].學苑教育, 2021(23) : 21-22.
[3]朱淑梅.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新智慧, 2021(22): 107-108.
[4]劉豐琴.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天津教育, 2021(20): 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