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佰宇
摘要: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身心健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特別是在網絡文化如此繁榮的今天,學生的身心健康會受到更大的影響。然而,身心健康在一直以來的教育體系中都沒有受到重視。這就導致如今大部分學生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容易產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幫助學生正確地面對網絡文化,特別是對處在初中這一特殊階段學習的學生,教師更應重視學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文化;初中生;身心健康
引言: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忽略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一味地給學生傳授知識點。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被魚龍混雜的網絡世界吸引。更有甚者,沉迷于網絡世界不可自拔。從而導致學生花大量時間在網絡世界里,而喪失對現實世界的興趣,自然也就沒有學習的欲望了。那學生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會怎樣呢?教師可以從正面和反面這兩個角度來分析。正面影響是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反面影響是阻礙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下面本文就以初中生身心健康教育為例 對網絡文化對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影響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也許在許多人看來,網絡文化對學生都只有不利的一面。特別是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對外界事物還沒有很清晰的辨別能力,很容易被網絡上的事物所吸引。是的,不可否認,網絡文化對初中生具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我們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考察。網絡文化對初中生確實有害,但同時,它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在網絡世界里,學生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張揚自己的個性,也可以認識許多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網絡世界沒有局限,給了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更方便學生培養自己的興趣和個性。
例如,初中生在網絡世界里可以了解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也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當初中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和煩惱時,也可以與網絡上的好友進行交流,從而舒緩學生的心情。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在QQ,微信等社交軟件中設置自己個性化的個性簽名和個性背景,也可以在微博上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表達自己不一樣的看法。如此一來,學生的個性就得以發展。所以說,網絡文化并不是只有負面的影響,還有正面的影響,網絡文化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阻礙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一個階段,學生不僅面臨著學習上的難題,還面臨著社會交際能力的挑戰。但是,隨著網絡中各種社交軟件的出現,初中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卻減弱了。許多學生會發現自己在網絡上可以和陌生人聊得順其自然,卻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與身邊的同學好好交流。不僅如此,學生還會因沉迷于網絡世界,而梳遠與身邊朋友的關系。更有甚者,因為沉迷于網絡世界中的游戲,與家長產生隔閡。如此一來,學生與旁邊的人的關系就會惡化。進而阻礙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
例如,學生在QQ這個社交軟件上發布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虛假身份信息,利用這一虛假身份信息去與他人進行交流。在這一虛擬身份的隱藏下,學生會越來越沉迷于網絡世界的那個自己,從而忘記那個在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現實生活中變得不再愛交際,而是沉迷于網絡世界,迫不及待地與網絡世界中的朋友交流。如此一來,網絡文化就阻礙了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如此,特別沉迷于網絡世界的學生甚至可能失去社會交際能力。
三、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
在初中這個特殊的學習階段,學生會面臨許多問題。一方面是自己學習上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外界誘惑的問題。處在初中這個學習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很強的自制力。相反,他們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而且,大部分的初中知識相對網絡上的事物來說都顯得枯燥乏味。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進而進入網絡世界里尋找快樂。特別是對于一些自制力特別差的學生來說,網絡世界的誘惑更大,他們甚至可以為了在網絡世界里尋找快樂而熬夜和逃學。如此一來,學生的身體健康就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例如如果一名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里的網絡游戲不可自拔,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玩網絡游戲,甚至不惜一整晚一整晚的不睡覺。更有甚者,由于過度沉迷于網絡世界,而對網絡世界中具有危險性的行為和犯罪行為進行模仿。如此一來,學生的身體健康就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所以說,網絡世界可能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
總結:
網絡世界很復雜,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在網絡世界里,學生可以盡情的發展自己的興趣,也可以擴寬自己的知識面。但與此同時,網絡文化也會阻礙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培養和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說,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利用好網絡文化,進而完善我們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劉脈林.網絡環境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構建[J].甘肅教育,2021(5):28-29.
[2]韓田思.網絡環境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20(5):187-187.
[3]何青春.初中生良好道德品行的有效培育方法探究[J].好日子,2021(3):00104-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