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芬
摘要: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小學語文相比較,其難度與深度都顯著增強,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各類知識進行綜合化應用,進而促進學生形成個性化思想,并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快速成長,并進一步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教育目標。由于課堂是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重要領域,初中語文教學需要站在深度學習的視角下設計課堂 教學策略,進而落實于課堂中達到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教學的內容是語言,語言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利用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思想見解、二是利用語言了解對方表述的含義。由于每個人的個性特點、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具有較大的差異化,在利用語言了解對方表述的含義、了解閱讀內容的含義時,會產生不同的思想見解。因此,當前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中已經改變了以往統一成固定答案的方式,而是采取開放性及個性化的教育過程,讓學生通過自身思維能力及想象能力表達出自己的見解,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與發展[1]。而要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采取深度學習的模式,淺層學習只是讓學生了解了文章表述的意思,但是不能挖掘出文章的深意,對于學生個性化成長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
一、深度學習與課堂教學的含義
(一)深度學習的含義
所謂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構建出相應的知識體系,并可將各類知識聯系起來,在認知新情境時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思考與分析,并在思考與分析的過程中突破慣性思維,通過批判性思考及靈活化應用知識的過程,達到有效解決問題并認知新事物的目的[2]。
(二)課堂教學的含義
所謂課堂教學是指教師在設置固定教學時間的期間內,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并在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靈活化的應用知識,特別是在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各項能力快速成長,進而滿足當前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標準要求,并進一步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及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二、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實施定期總結教學措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要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需要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構建成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應采取定期總結這一階段所傳授的知識,通過系統性復習的過程達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目的。
例如,分析小學語文教材可知,教育學者在編制教材時將同一類知識融入了一個單元內,避免了教師在教學中對語文知識進行歸類的過程,可節省出教師大量時間應用于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因此,教師在實施定期總結教學措施時,可以采取在每個單元完成教學后開展總結的過程,將這一單元的重點知識再次講解,最好的方式是在總結之前先了解學生本單元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進而保證每位學生全面了解本單元的知識并構建出知識體系。比如,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二單元的內容都是與人物描寫相關的文章,教師先根據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設計問題并讓學生回答,進而了解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將其作為單元總結的重要教學內容,在有效講解后與本單元其他知識進行結合,進而幫助學生在總結學習的過程中構建出知識體系。
(二)利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遷移應用所學知識
深度學習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后能夠遷移知識應用于問題的解決中、新知識的理解中,進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中開展深度學習模式時,應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感受情感而積極思考,并在思考的過程中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達到有效解決問題或者認知新事物的目的。
例如,同樣以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教材中的第二單元內容為例,這一單元的內容闡述的是人物描寫知識,讓學生了解人物描寫的具體方法。同時,在多篇文章的學習中讓學生了解到這類文章的創作模式,利用了三篇文章表現出人物的寫作方法,在學生逐一學習的過程中也逐漸地掌握。因此,進入本單元寫作教學中“學寫傳記”時,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將本單元學習中所積累的寫作知識應用于文章創作中,在學生應用時鞏固了所學知識并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質量,對于學生全面性地成長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進行寫作課堂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思考并充分發揮出想象力,比如教師可以引入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創建情境:“媽媽為了照顧寶寶并促進寶寶快速成長,早上天沒亮就起床做飯,還要幫助寶寶穿衣穿鞋,送寶寶去幼兒園。媽媽在忙完后,經常會累的躺在沙發上自己給自己敲著腰?!边@是學生生活中經??吹降氖虑椋梢宰寣W生利用熟悉感及自己對母親的情感充分展開想象力。然后,教師可讓學生將本單元所學習的人物描寫知識融入文章創作中,可讓學生在創作文章時將本單元所學知識應用于寫作中,進行了有效地遷移。
(三)引入學生反思過程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知識框架
每個人都應在做完某件事后進行反思,挖掘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師在實施深度學習策略時應引入學生反思的過程,讓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進而不斷挖掘存在的不足并積極改善不足,進而達到構建出正確知識框架的目的。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在闡述出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后,教師可讓學生再次閱讀文章并反思自己的理解是否存在不足。同時,教師還可以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正確找出不足。教師應在課堂中反復地實施這一措施,可促進學生養成反思的良好習慣,進而幫助學生構建出正確的知識框架。
結束語: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積極采取深度學習的模式,原因是深度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并實現教育目標,但是需要教師在開展深度學習策略時要設計出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個性化成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解麗麗. 淺談促進初中語文深度學習的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9, 000(003):28-29.
[2]解麗麗. 淺談促進初中語文深度學習的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9, 000(0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