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巍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學科教學中,計算機學科的教學是至關重要的的,切實做好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核心素養。因此,本文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闡述了初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期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要傳授課本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信息技術的教學側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此,教師應該結合初中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及意義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為了適應世界的教育發展趨勢和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因此,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要由“注重學生的學科成績”轉移到“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來。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實現合作共贏,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外,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初中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而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并不好,主要表現為: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能力比較差、信息化意識比較弱等。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教師一定要著重培養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改進教學方法,促進能力提升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學科優勢,借助網絡平臺,延伸信息課堂,為學生建立廣闊的空間,讓他們借助QQ、微信群等展開交流,傳送文檔、圖片、視頻等學習資源,發布與提交作業。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搜索資源,提高了分享與傳遞信息的效率,學生也能體會到學習的優勢。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搜索網絡資源,進行組內共享,在制作時進行小組分工,共同設計完成任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和信息技術相關的比賽,比如參加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比賽,發掘好創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行主題式教學
信息技術學科目前處于非常尷尬的位置。一方面,與主要學科相比,學生和教師通常對它的關注較少,大多數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主題價值沒有清晰的了解,因此他們對學習并不熱心。但是,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學科,不同于諸如數學和數學之類的傳統語言。學生可以快速運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例如解決互聯網故障,強調壓力。安裝系統,P圖片,編輯視頻和音頻等已與我們的生活逐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緊密地融為一體。針對這種情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對他們所關注問題的及時了解,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主題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從被動學習到主動知識獲取的良好學習環境,使他們在快樂中查詢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加強道德建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時期。信息技術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包括信息泄露、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等,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危害。針對以上問題,要增強初中生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初中生能在初中學習階段深入了解到信息技術的不利影響與危害,能深入認識到自己在信息社會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樣才能對計算機進行更好的應用。初中生通過增強社會責任感,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是非辨別能力,能有效抵御網絡不良現象,提高初中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在《計算機安全防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講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對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個人財產損失、信息泄露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此同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還應告知學生制造、傳播計算機病毒將面臨的道德譴責及實際懲罰,使學生意識到制造與傳播計算機病毒屬于違法行為,從而真正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樹立正確使用信息技術的價值觀。
(四)采取分層式教學,因材施教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授課的范圍是針對全班教學。然而,每個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進度其實是不同的。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不好,并且會降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積極性。試想一下,教師如果在課堂上提問一些比較基礎的學習問題,對于信息技術掌握程度較好的同學來說,他們張口就能回答正確;而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同學,還沒來得及思考就已聽到了正確答案。這樣不僅對學習好的同學沒有激勵作用,并且也會打消學習較差的同學努力學習的念頭。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分層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其后對于不同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次提問。對于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習小組,教師應該提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鞏固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習水平較好的學習小組,教師則可以提出一些綜合性難度較高、具有一定開放度的探索類問題,并給予這些學生足夠的空間去發散思維,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關系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地實踐與創新下,學生才能逐漸成為具備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更好地適應未來日新月異的社會,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江知遠.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15):182.
[2]王坤.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238.
[3]彭少霞.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究[J].福建電腦,2019,35(0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