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珍
摘要:小學綜合實踐課是對知識綜合應用的課程形態,課程活動的實施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對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在現實中改進創新等問題,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課堂;探索
小學教育作為我國學校教育的基礎教育,隨著對素質教育的重視,我們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等,不斷創新,讓學生接受更多教材知識以外的內容,從而尋找能夠提高學生素質的辦法。
一、確立一個良好的評價機制
我們通過對教學目標、選題、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及教學學素養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并分為A/B/C/D四個等級,這樣教學中我們就有規可循。同時,多元評價學生,在評價的時候針對活動主題、過程以及活動的有效性及時評價,盡可能地用激勵性的語言去評價學生,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達到綜合實踐課的教學目的。
二、找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觀念落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有部分教師仍然喜歡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學生學,滿堂灌”等教學方式,學生參與性不強,使得綜合實踐課堂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二)教學設施方面存在不完善問題
眾所周知,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多樣,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以多種的形式進行,不能局限于同一種模式中,因此要使用到各種教學設備,如電腦、圖書館書籍、室外場地等等。由于受到經濟水平的參差不齊,就當前我國的小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現狀而言,教學設施還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三、小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探索
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小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創新和實踐對策展開探討。
(一)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
教師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也不能推卸指導責任,應當將“教”與指導結合起來。從中不難看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自身角色的重要性,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內容的指導相結合,不能完全放任學生,也不能全部為學生包辦。所以,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給學生提供主題進行選擇。多年來,我校秉持“以雅化人”的辦學理念和培育“儒雅”學子的辦學目標,獲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聲譽,被評為廣東省及東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并被授予“東莞市青少年粵劇曲藝培訓基地”“東莞市學校少年宮”等。我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在班級里開設了興趣活動課,學校里設立了興趣活動小組,其活動涉及的內容達四十多項,如:學科類、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等,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自己所想參加的興趣小組。又如,校外的結合“道滘美食”這一特點,讓學生去關注飲食特色的實踐探究活動;參觀父母的工作單位,了解父母的工作等。應該說,這些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因地制宜找到綜合實踐活動廣闊的空間。教師引導,學生是主體。督促和激勵學生參與探究,拓寬思維,搭橋鋪路,將體驗與活動引向深入。
(二)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對于小學生而言,對事物展現出的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對該事物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果,因而興趣對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與學生有著很大的區別,分析問題的出發點完全不一樣。在《你會睡覺嗎》科技實踐活動課中,我們從學生熟悉、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來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實施中,學生以平時固定的四人學習小組展開討論,提出對睡覺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情緒高昂,暢所欲言。20分鐘后,各個小組將討論結果交了上來。這時問題提得很多,發現其中一些問題是重復的,可合并在一起,而一些太簡單的問題則沒有必要研究。此時,就需要老師的指導。于是,我組織大家進行討論,從中選擇出適合四年級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特點的問題進行研究。最后確定了下面幾個研究主題:
1.我校學生在睡覺方面的情況是怎樣的?
2.睡眠的意義。
3.睡眠習慣與健康的關系。
4.睡覺與疾病的關系。
這樣,因勢利導,在尊重他們興趣的基礎上引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查閱資料,研究探索。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愿望,而且還激發了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欲望。同時,在活動的最后,學生經過初步的研究活動,又回到學生生活實際,解決學生的實際生活問題——如何更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達到健康生活。
(三)注重三個結合,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1.以校本相結合
我校是東莞市第三批品牌學校,心理、曲藝及游泳教育方面成果突出。很多豐富的教育實踐與研究成果需要通過一個個載體來展示和公布,圍繞這些特點,我們進行了“從‘心’出發 與水‘親吻’ 曲中綻放”等系列實踐活動,活動讓學生收獲成長,反之,也讓學校品牌得以彰顯。
2.與家庭、社區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為此,我校不但充分利用學校的已有設備,而且與當地企事業單位、人文景點等活動基地建立長期聯系,開辟校外活動基地,發揮社區教育優勢,加強學校、家庭與社區三者之間的聯系。
3.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泱泱大國。傳統的節日就是一個方面,每一個節日都有其文化內涵。我校充分利用這些傳統節日開展活動:如,中秋節、重陽節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送溫暖活動;清明節前組織學生到本地的德育基地——烈士墓,集體打掃烈士墓等,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內容,還受到了民族文化傳統的熏陶。
立足校內,拓展校外,為每個學生的綜合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平臺。這是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好途徑。
四、結語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師必須不斷地創新和完善教學方法,將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應用于教學中,拓寬教學內容,與學校實際相結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廣東省教學教材研究室 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