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琪 孫媛媛
魯豫曾在《鳳凰早班車》首創“說新聞”的播報形式,她的聲音聽起來輕松而不失穩重,親切而不失大方,自然而不失分量,娓娓道來,給人以新鮮的感覺和深刻的印象。對于播音語言的特點可以概述為以下幾點,下面我將逐個論述。
首先是播音語言的規范性,其中主要的是指在播音過程中使用的語音、詞匯、語法、語流都要遵從普通話的規范。 21世紀下,推廣普通話已是大勢所趨,播音語言應該起到“表率”的作用。除此之外,規范性還應包括思維的清晰、語感的準確、邏輯的潛力。
其次是莊重性。播音員在使用有聲語言表情達意的時候,即在話筒前進行播音創作的時候,必須保持端莊、鄭重的氣質和態度,在語流中充滿莊重、可信的意味,“莊重而不呆板,活潑而不輕浮”。不能把莊重性理解為裝腔作勢、故作深沉、不茍言笑、虛與委蛇。但是,莊重性可以“寓莊于諧”,可以“談笑風生”。而這,同玩世不恭、插科打諢、嘩眾取寵、打情罵俏是水火不相容的。
之后是時代感 。所謂時代感,是一種時代精神和時代氛圍的心理把握。播音,實質上是一種新聞性工作,報告新聞,播送專題自不必說,現場直播、體育解說和主持節目同樣帶有新聞性。所以,有聲語言的時代感是比較突出的。,
與時代感并行的是分寸感。播音語言的“分寸感”比“政策分寸”有更廣泛的含義。任何稿件,任何話題,從句到段到篇,幾乎都存在分寸感的把握問題,面對紛繁復雜的人、事、物及其關系,在反映和講述它們的時候,總有個主次,總有輕重,總有緩急,并在有序的、動態的傳播中,顯示各自的位置、價值,這些比較中的存在,必須用相應的、貼切的有聲語言給以鮮明、適當的表現。于是,“分寸感”便自然有了不可或缺的意義。內容的主次、其次是感情的濃淡、態度的差異都可以賦予同一句話不同的聽覺感受。
最后回歸到個人層面,播音要有親切感。在廣播電視傳播中,“傳者”與“受傳者”的關系應是知心朋友的關系,既不應是“陌生人”,也不應是“私語者”。播音語言的親切感,從內容上說,要適應“新鮮”、“易懂”、“可信”、“情真”的受眾期待心理。
針對于以上論述,從個人角度出發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養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在行業內,獨特的語言風格往往為觀眾或聽眾留下更深的形象印刻。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各自的生活中養成了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儒雅,有的含蓄,有的深沉,正確認識自己的個性風格特點和把握好個性,是成為優秀主持人的重要前提,它直接關系到所主持節目的播出效果和節目質量。那么針對于如何養成個性化的播音主持風格,我將從以下幾點進行論述。
(一)標準的普通話,處理得當的氣息吐納。
普通話標準規范,氣息吐納處理得當,這是廣播主持人獲取魅力語言的基礎。播報的每一條新聞,傳遞的每一個信息,首要目的是讓聽眾聽清楚,這無論對主持人的基本功還是開話筒前的備稿都有著高規格的要求。標準的普通話和聲音、氣息的運用能夠幫助主持的形象的樹立。
播音主持的語言要具備一定的規范性和藝術性。近年來,隨著廣播電視的蓬勃發展,各種節目類型不斷出現,一些地方電視臺主持人自身語言不過關,操著濃厚的方言在主持節目,有的主持人刻意效仿港臺腔和東北腔,不僅嚴重影響到節目的播出質量,而且也給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帶來了阻礙。
廣播是聽覺藝術,主持人無論是在有稿播音時錦上添花,還是無稿播出時出口成章,都是有聲語言,都要使用標準規范的普通話,正確地運用氣息才能使聽眾更清楚明白地理解所播出的內容。
(二)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增加語言內涵
作為一名播音主持者,應加強學習,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豐富生活閱歷,從而增加語言內涵,這是廣播主持人獲取魅力語言的源泉。同樣一條新聞,不同的解讀會給聽眾帶來不同的感覺。能夠與聽眾想到一起去,則可以產生共鳴,讓聽眾感興趣;能夠想到聽眾沒有想到的,則會給收聽帶來耳目一新之感,讓聽眾對主持人、對節目產生依賴感。這就需要平時多積累,日常多閱讀,緊跟社會熱點,挖掘受眾喜好,做到有的放矢。
著名節目主持人趙忠祥曾經說過:如果不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就當不好節目主持人。可見,具有一定的文學氣質和文化品味是一名優秀播音主持必備的素質之一。語言表達技巧是播音主持外在的語言表現,文化品味是播音主持文化知識的沉淀。只有當一個主持人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才能在播音主持中體現出人文關懷,表達自己對文化獨特的理解,才能提升節目的品位和層次,感染受眾,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當然,我們提倡主持人的文化內涵,并不是讓播音主持在節目中故意掉文、賣弄學問、故弄玄虛、之乎者也,這恰恰是膚淺的表現。主持人真正的語言文化氣息和魅力是在長期文化學習中積累和形成的,不是投機取巧來獲得的。為此,節目主持人要廣泛閱讀各種文化經典著作,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才能在節目主持中信手拈來、為我所用。同時主持人要做好自身修養,培養慎獨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真誠坦蕩的人生態度,在節目主持中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觀眾,達到更上一層樓的效果。
(三)融入合適的情感
融入合適的情感是廣播主持入獲取魅力語言的核心。一名廣播主持人,在聲音條件比較理想、語音也標準的情況下,結合廣播節目的具體內容緊緊抓住一個“情”字,始終以情為主,適當地以情去驅動聲音起伏變化,即以有情之聲去扣動聽眾的心弦,以情動人,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限。
總之,廣播主持人如果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地調整自身知識結構、豐富生活閱歷、增加語言內涵,再以動聽的聲音和多種技巧駕馭優美的語言,并給予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一定能獲取魅力語言,從而贏得更多的聽眾,使自己的節目更加動聽,促使廣播事業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