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 邢彧 陳秋妍
摘 ?要:現代智慧供應鏈理念清晰、方向明確,各地政府、企業界、學界都高度重視。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骨干企業,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因勢而動,圍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公司發展戰略,應用新技術驅動傳統供應鏈向現代供應鏈轉型升級,不斷促進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融合創新,積極爭創國家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
關鍵詞:智慧供應鏈;智能采購;創新實踐
1供應鏈采購模式與傳統采購模式比較
對于傳統采購模式,企業主要目標及時對庫存進行補充,基于此種模式,促使采購部門的獨立性特點較為突出,僅僅與庫存部保持良好溝通即可,同時結合企業需求開展采購工作,并不會參與產品需求、生產進度與過程等內容。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還是選擇傳統模式,使得采購業務較為分散,整體性與關聯性較差,難以將采購重要性充分發揮出來,使得企業發展遇到一系列難題。開展采購活動時,出現采供人員工作強度大、資金利用缺乏合理性、庫存過多以及時間過長等難題。
2智慧供應鏈智能采購創新與實踐策略
2.1現代智慧供應鏈的國網方案
自2009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供應鏈建設在承繼中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特別是近三年以來,推進并加速建設現代才智供應鏈體系。
堅持頂層規劃、統籌規劃,建設公司級信息化體系,渠道架構和功能不斷豐富和完善,逐步構建了以智能收購、數字物流、全景質控三大事務鏈為核心,表里高效協同、才智運營的國網特征“五化”(電子化、網絡化、可視化、快捷化、才智化)現代才智供應鏈體系。
事務支撐渠道方面,高標準高質量搭建電子商務渠道ECP、企業資源處理體系(ERP)、電工裝備才智物聯渠道(EIP)、電力物流服務渠道(ELP)、“e物資”移動使用和供應鏈運營中心(ESC),開始建成“五E一中心”有機統一,規范高效的國網特征現代才智供應鏈。
其間:晉級新一代電子商務渠道ECP2.0,提高供應鏈前后端、表里部事務協同水平,完成供應鏈處理“事務一條線”。企業資源處理體系ERP構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一體化渠道,完成“資源一盤棋”。電工裝備才智物聯渠道EIP完成“物聯一張網”,促進電工裝備工業協同制作。打造集“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第三方電力物流渠道ELP,統籌全網資源,供給“一站式物流服務”解決方案。推進移動終端使用及整合,“e物資”完成“移動使用一體化”,相關事務在手機終端一鍵處理,為底層和供貨商減負。供應鏈運營中心ESC作為供應鏈“處理一中樞”,全面監控供應鏈運營效率、效益、作用。
依托“五E一中心”事務支撐渠道,國家電網公司供應鏈處理逐步構成了“一全多優”(一體化事務渠道、全供應鏈貫通、多維組織協同、優質服務保證)運營處理模式。國家電網公司現代才智供應鏈體系的創新實踐,為招招標行業發展供給了國網方案,為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國網才智,為提高供應鏈全球競爭力貢獻了國網力量。
2.2數據驅動,全面提高精益智能收購水平
招標收購作為供應鏈資源要素優化配置中不可分割、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供應鏈處理的核心環節。國家電網公司作為企業智能收購的倡導者和先行者,已全面完成招標收購全流程電子化和無紙化。通過施行事務標準化、結構化和數字化,打通底層數據根底,以數據驅動提高精益智能收購水平。
活躍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探究招標文件智能編制檢查、招標文件一鍵呼應提交、要害評定要素智能比對,促進招標更快捷、招標更簡略、評標更客觀。
一是招標準備智能輔佐。方案提報階段,統籌項目儲備、出資方案等信息,構建物資需求方案儲備庫,完成方案提報智能提示,收購方案由被迫接納向自動提示改變;方案檢查階段,自動篩查收購方案的批次范圍、數量、概算單價、交貨期等要害點,完成收購方案和招標文件智能檢查。
二是招標一鍵操作。構建全方位供貨商資質成績庫,完成在庫信息標準化、結構化、數字化存儲及使用。“一個數據用究竟”,供貨商招標時自助勾選資質成績憑證,支撐文件簡化為一個鏈接,完成招標文件一鍵生成、智能提報。
三是評審精益智能。實施精益智能評審,全面匯集投標人技術參數、試驗報告、運行績效和資質業績等客觀量化信息,搭建數據分層配置、抓取、比對規則,實現評審要素靈活配置、策略智能制定、量化評分自動推送,以及在線自動授標,提高專家評審質效,確保線上評審規范性、公正性。
四是合規運營在線監控。封閉評標區域全程監控,運用人臉識別、手環、PAD等智能設備,構建現場人機感知系統,實現身份自動甄別、活動軌跡自動記錄。開展供應鏈運營合規在線監控,動態監測53項業務關鍵點,做到關鍵節點事前提示、核心業務全面監控、重大風險實時預警、違規行為及時糾偏。
五是業務協同線上辦理。全面推行招評標電子化單軌制,對內橫向集成各環節,對外實現業務一站式在線辦理,實現各環節在線協同作業。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全面推行“集中招標采購、在線投標開標、異地分散評標、遠程網絡協同”的“云采購”模式,有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帶動上下游復工復產,在央企戰疫大考中交出“國網答卷”。
2.3開創現代智慧供應鏈運營管理新局面
首先是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運用“大云物移智鏈”等先進技術,深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充分發揮物資標準引領作用,科學優化采購策略,全面加強設備質量管控,引導和促進電工裝備產業鏈邁向中高端,以高質量、高可靠性的設備,切實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其次是進一步促進平臺與業務融合。持續深化“五E一中心”供應鏈平臺,打造“E鏈國網”一站式服務門戶,推動全供應鏈業務數字化、線上化,一體平臺運行。持續開展平臺功能迭代,堅持建用結合、以用促建,加大技術創新及應用力度。持續發揮供應鏈運營中心管理中樞作用,匯聚全供應鏈業務信息,加強大數據分析,驅動管理質效再提升。持續強化總部、省、市、縣各層級、各環節供應鏈管理及運營職責,提供優質高效物資保障。
第三是進一步深化跨專業協同。在技術標準提升方面,加強前端業務引領,促進技術標準源頭提升。在質量信息共享方面,完善質量協同機制,落實專業管理部門質量評價責任,評價結果與招標采購集成共享。在專業數據貫通方面,加強業務協同緊密度,推進全景、跨域數據貫通,確保跨專業數據可視、可信、可用。
最后要進一步挖掘和激發數據價值。一方面促進供應鏈管理的提檔升級。推進供應鏈海量數據資源管理,完善業務層、運營層、決策層的數據分層歸集與監控分析,強化數據模型應用,拓展涵蓋運營效率、運營規范、業務協同、創新發展的全方位供應鏈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業務診斷、流程優化與閉環管理,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智慧運營水平。
結論
供應鏈模式對于企業而言屬于一種新興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物資質量與工作效率,并減少采購費用,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所以,企業發展中應該通過“牧人”幫助企業實現采購降本、組織變革、流程制度再造等策略,對采購工作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洪群聯.新形勢下全球供應鏈的深度調整和發展趨勢[J].宏觀經濟研究,2019(7):107-111.
[2]荊樹偉,劉澤巖,閻俊愛,等.基于廣域價值流的大型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機制優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1):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