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摘要: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凝聚民族力量以及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素養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學習書法能夠磨煉人的意志,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階段素質教育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標,讓學生各方面的潛力得以挖掘,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書法文化是我國先輩智慧的結晶,將其與當下的素質教育相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書法水平,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書法教育;小學課堂;教學
一、將書法教育與小學生課堂教學融合的策略
(一)促進學生對書法文化的理解
為了讓書法教育與小學課堂充分融合,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書法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意識到學習書法不只是簡單掌握一項技能,而是要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對民族的愛國熱情。其次,在開展書法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書法文化的演變過程,要確保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性,不能急于求成。再次,書法教學要能夠做到情感與實際教學的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
書法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其講求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通過一筆一畫的臨摹練習來達到平和的心境。在信息時代之下,人們都追求效率的提高,所以生活節奏較快,這種快節奏會讓人感到匆忙和浮躁,從而誘發很多心理層面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的心態和觀念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過于注重考試成績的高低,忽視學習的真正意義,長此以往,學生就容易產生浮躁的情緒,書法練習恰好是平心靜氣的有效方法。在學習書法時,首先要做到摒棄雜念,使身心達到平靜的狀態,然后端正坐姿,掌握握筆的手法,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之中。在書法練習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排除干擾因素,全神貫注,用心感受書法學習的魅力。
(三)把書法藝術與文學知識進行融合
書法學習不是簡單的模仿過程,而是一個了解和掌握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過程。書法練習的內容通常都是經典的古詩文,這些都是數千年來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學生在學習書法時自然就會接觸并掌握這些經典文化,進一步了解作品的內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書法文化,而且也能增強自身的文化底蘊,在練習書法的同時感受文學的美感,進而提升文化素養。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孤立地看待各個學科,而是要具備整合不同學科的能力。
(四)豐富教育資源,加快機制改革
傳統模式下的小學教育通常是把書法教學的任務歸于語文教學,由語文教師兼任,要想提升書法教學的有效性,教育部門要明確書法教學的地位。與此同時,可以在師范高校開設書法教育專業,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書法人才,在小學開展書法課程,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書法學習資源。除此之外,教育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書法教育,不能讓書法教學過度依賴其他學科,要將其設置為一門單獨學科,有關部門要加大書法課程的研究,建立有效運行機制。例如,先在小范圍內選定一部分學校設置教育試點,把書法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范疇,將其融入日常課程教學中,定期收集相關的教學數據,及時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優化,以便在今后的教育中大范圍推廣書法課程。
(五)“線上+線下”雙通道教學,實現課堂教學多樣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渠道被拓寬,尤其是小學書法教學可以開通“線上+線下”兩種渠道。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線上公布書法教學內容,為接下來的線下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等平臺,完成教師布置的書法學習作業,然后及時在課程內打卡,這樣教師就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書法知識競賽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小學書法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書法成果,并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從而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線下教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課程結束后,學生可以通過微信、慕課等平臺鞏固學過的知識。教師借助反饋信息對課程展開精準化評價,建立多維度的評價機制,從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提升學生的書法能力。教師可以在書法課堂上設置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小學書法書法課堂教學十分重要,所以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要有一定的創新性,教師增加教學模式設計的趣味性,結合不同的學習主題,如探究式學習,從多個角度提升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
(六)構建學習共同體
學生是書法學習的主體,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形式及教學評價等多個維度構建學習共同體,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首先,教師應當明確自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一切活動的出發點都要為了學生,所以,教師在書法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書法教學的內容要有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再次,學習活動的設計要符合具體的教學情境,重視書法文化與傳統中華文化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最后,書法教學評價機制要多元化,不但要重視學生練習的成果,關注練習的過程,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學文化和書法藝術在小學教學融合十分必要。通過書法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吸收學習傳統文化的精華,為學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數千年的歷史結晶,其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態傲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書法學習并不是簡單的重復練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書法練習中領會中華藝術之美,感受藝術家的風骨,進而達到人格的健全。因此,將素質教育與書法教學融合,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陳燕平.新教育背景下小學書法教學的融合之路[J].新課程,2021(19):110.
[2] 翟向榮.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書法教學融合之路[J].科幻畫報,202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