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麗
摘 要: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是金融業穩健的運行。因為現在經濟的核心是金融,金融行業的發展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經濟危機。金融會計對金融活動、資金運動等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在實際的企業管理過程當中,一定要加強企業金融會計的管理。該文則是對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與控制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企業金融會計;風險防范;控制研究
企業是市場經濟中重要的市場主體,企業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改革具有直接聯系。而企業金融會計能夠從多方面、多層次反映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現狀,加強對企業金融會計的管理可以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的進步。反之,一旦企業金融會計出現問題,往往會使得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會計風險挑戰。但是就當前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與控制實際情況而言,形式不容樂觀。
一、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存在著金融會計風險
(一)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風險
雖然說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的時候,一定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進行一定程度的考核。但是初步的考核并不能夠完全地反映從業人員的真實職業素養,無法全面地反映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所以金融專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從業人員的責任心比較差,工作不積極不主動,思想覺悟不高,工作不夠認真負責,所以很容易使得企業金融會計存在潛在的風險。特別是在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等環節,一旦相關的會計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就會產生蝴蝶效應,從而引發一系列的會計問題。而且金融會計人員的風險牽連甚廣,很容易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消極影響,這在會計金融風險當中是屬于重大過失性風險,情節比較嚴重。
(二)金融結算風險
就目前大部分企業金融結算的實際情況而言,都是轉交給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金融結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金融結算的風險,最終所呈現的經營數據是科學的、可靠的。但是在第三方專業金融結算機構的實際操作過程當中,依舊存在系列問題,比如說疏忽了結算操作的步驟,在結算程序環節沒有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操作,從而也容易使得最終的結算數據和真實的數據并不契合,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而針對于沒有請第三方專業金融結算機構進行會計結算的企業,會計結算風險可能會更大一些。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利用金融會計結算管理上的漏洞,套取非法的金融資產,這一些系列案例時有發生,所以這使得企業會計結算容易面臨巨大的挑戰,甚至會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而在正常的金融活動當中,主要是對資產、盈利及負債報表等數據進行結算容易出現紕漏,從而造成金融結算風險。
(三)金融會計監督風險
企業在生產經營發展過程當中,每個環節都離不開監督。通過有效的金融監督,能夠對企業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財務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從而有效的規避會計監督風險。但是就大部分的金融機構而言,在會計金融監督方面的執行力度比較弱,缺乏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所以具體的監督標準和監督程序沒有落實到位,使得會計監督工作開展地并不順利,從而導致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解決,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具有一定的消極影響。金融監督風險屬于重要風險類型。
(四)決策失誤風險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當中,金融決策是基于金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數據進行整體把控,統籌安排,做出的相關的重要決定,所以后者對于前者具有直接影響。一旦后者出線風險情況,那么就會導致相關的數據失真,從而使得決策錯誤。
(五)會計核算風險
企業的經營發展對企業金融會計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在金融機構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當中,如果會計核算系統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速度,兩者無法有效匹配,沒有規范的會計核算運作程序作為依托,那么會計核算的工作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再加之會計核算內容比較瑣碎,步驟比較復雜,很容易導致核算風險的產生。所以企業應該規范企業金融會計核算,嚴格按照相關的程序進行核算操作,從而規避風險。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會計核算活動,使得復雜的程序簡單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從而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完整和客觀規范。
二、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而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的進步和改革使得市場經濟的體制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但是就目前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情況而言,還不夠完善,不夠健全。經濟的發展促使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之下,為了進一步的搶占市場份額,很容易導致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由此,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應運而生;其二,網絡安全缺乏可靠性、穩定性。經濟的發展推動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當中的應用加速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信息化大背景之下,企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重要的變革。企業的大部分經營活動都得依靠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能夠有效的節省企業會計核算的時間,優化了工作模式,創新的工作方法,合理地安排勞動力資源,使得企業管理等相關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更加高效、更加有序。但是信息化技術在網絡安全方面并不完全可靠、穩定。電子設備搜尋了企業經營大量的數據,一旦電子設備出現重大故障或者受到外部力量的入侵,很容易導致數據丟失與泄露,從而產生企業金融會計風險。其三,企業金融機構制度不完善,監督管理不到位。這是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就金融行業整體的情況而言,解決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相關措施比較保守,目前并沒有健全企業金融機構制度和監督制度。大部分的企業依然在沿用傳統的會計原則開展企業金融會計活動,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存在一定的落后性。而在監督管理方面,相關的職能人員并沒有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對監督管理的范圍和對象并不到位。造成監督缺失,人力、財力、物資等資源嚴重浪費,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監督管理,從而對企業金融監督管理工作具有消極影響。
(二)內部原因
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能力不足,素質低。會計從業人員是企業開展金融會計工作的重要人才力量,是實現企業良性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但是就目前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實際水平而言,部分人員的專業水平比較低,職業素養比較差,工作態度不夠積極認真,對會計工作的流程、計算機設備的操作不夠熟練。而且很多的會計工作人員在開展金融會計工作環節,并沒有嚴格的按照標準進行。“亂作為”和“不作為”的情況比較嚴重,從而使得企業金融工作存在一定的潛在危機。其二,金融會計內部制度不完善。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當中,完善金融會計相關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才能夠使得金融會計工作人員在科學的會計制度指導之下規范工作流程、步驟等,使得企業金融會計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大部分企業仍然是運用傳統的金融會計管理制度,這一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企業相關部門和人員沒有對其進行及時更新、改革,沒有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導致金融會計制度并沒有發揮其功能和作用。
三、企業金融會計風險控制以及防范的措施
(一)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
金融科技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低,職業素養差,從而增強企業金融會計風險。基于這一現實情況,相關責任人員應該從多個維度進行把控。首先是在會計人員招聘方面,一定要提高金融會計人員的入職門檻,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招聘與相關要求相契合的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提高人才招聘的質量。其次,對新入職的會計從業人員和老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對于新入職的會計人員,應該定期舉辦培訓活動,對培訓到場率和學習結果進行考核,幫助新員工學習相關會計知識的過程當中,增強其實際操作能力,為企業金融會計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而對于老員工,企業應該根據老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開展針對性培訓活動,幫助老員工突破工作上所面臨的困境,幫助新員工了解更多新的會計新政策,在原來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其專業素養。同時,設立激勵機制,充分地發揮其優勢和價值,提升老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工作積極性。再者,加強老員工和新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開展“老帶新”活動,讓老員工幫助新員工進一步融入工作環境,從而更快速地上手新工作。最后,在提升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同時,要注重提升金融會計工作人員的精神素養,營造輕松、愉悅的工作環境,宣導先進的公司文化,增強會計工作人員的道德素養,增強會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健全金融會計制度體系,與企業金融發展相匹配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金融會計制度體系應該不斷的進行優化、更新,只有將金融會計體系與企業金融發展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夠有效地規避企業金融會計風險,使得企業良性、可持續發展。而在完善金融會計體系過程當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建立新的會計核算體系,彌補傳統會計核算體系的弊端和不足,對假報表、假憑證假賬簿等現象及時進行整治,從而使得會計核算的數據可信度、可靠性增強,能夠更全面、更科學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為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企業的經營發展保駕護航。其二,建立和完善企業金融會計管理制度。只有對制度不斷更新才能夠尋求正確的方向,堅決杜絕賬外經營和違規經營等嚴重損害企業金融會計安全的情況,盡可能的規避企業的金融會計風險。其三,對企業金融會計信貸方面做出更加細致的規定和更嚴格的標準。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將企業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進行針對化管理,給予不同程度的信貸額度。根據企業的信譽情況明確企業的信貸利息、核算周期、利息收入期限等,從而促使企業能夠穩定、良性發展。
(三)完善會計監督機制,實行責任金融會計制
相關職能部門和相關職能人員應該在企業金融的運行過程當中加強監管,認識到監管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將相關制度落實到事前控制、事中監督、事后控制等各個細節上面。從而有效、及時制定解決措施彌補企業金融會計工作當中存在的漏洞,加強對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此外,實行責任金融會計制度,各個工作環節安排具體的工作人員進行落實,當工作出現漏洞的時候,能夠讓具體的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從而及時解決。一旦出現嚴重的情節,構成違法或犯罪行為,能夠找到具體的責任人,根據情節的輕重進行相應的處罰。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對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和控制的過程當中,應該詳細了解企業經營過程當中存在的金融風險情況,深度挖掘、分析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具體可以從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和專業素養;健全金融會計制度體系;完善會計監督體系,實行責任金融會計制度等方面著手,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推動社會經濟進一步改革。
參考文獻:
[1]申奧.淺析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及控制[J].商業經濟,2021(07):150-151.
[2]黃建飛.淺析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及控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28(11):49-52.
[3]劉彩霞.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及控制[J].中外企業家,2020(19):10.
[4]張雪峰.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09):52-53.
[5]趙思棟.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范及控制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0(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