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 君
2021年1月27日,備受外商投資者和外資企業關注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正式施行。這意味著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

2021年1月18日,備受期待的特斯拉中國制造Model Y在上海世博特斯拉中心、上海向陽特斯拉中心、上海森蘭交付中心正式開始交付
2021年新年伊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美國星巴克公司董事會名譽主席霍華德·舒爾茨,信中提到“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將為包括星巴克等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這也再次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
1月27日,備受外商投資者和外資企業關注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下稱“鼓勵目錄”)正式施行。這意味著包括星巴克等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
作為中國外商投資促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目錄是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優惠待遇的主要依據之一。
2019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商務部首次將原《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合并,發布2019年版鼓勵目錄,并大幅增加了鼓勵類條目,進一步促進外商投資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并優化利用外資區域布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耿楠表示,鼓勵類目錄以往修訂周期一般為3至5年,本次修訂與上一版僅隔1年,同時增加了127條。這向世界表明,中國將繼續推進開放市場,更多新領域將向外商投資敞開大門,外資企業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創,造成全球對外投資疲軟。為應對疫情沖擊,3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出要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多措并舉穩外貿穩外資,其中之一就是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學智認為,鼓勵目錄是當前形勢下進一步穩外資的重要舉措。本次修訂,一方面在放寬市場準入上“做減法”,另一方面在優惠政策上“做加法”,更好地形成了政策合力,有利于符合當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向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這為推動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指明了方向。
耿楠表示,新版鼓勵目錄的發布,進一步擴大了鼓勵外商的投資范圍,有利于提振外資信心。而通過鼓勵目錄的引導,可以讓外資更好投向符合中國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領域,從而更好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實際上也表明中國引進外資正向高質量邁進,同時也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內在要求。

綜觀本次鼓勵目錄力度有所加大,修訂后的總條目1235條,比2019年版增加127條,增幅超過10%,其中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有62條。修改88條,主要是對原條目涵蓋領域進行了擴展。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修改體現了產業優化升級和區域協調的發展需要,進一步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并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
在新增的投資領域中,既有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端制造領域,也有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民生領域。
比如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端制造領域,新增或修改超高清電視、呼吸機、ECMO、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等條目;在研發設計領域,新增或修改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區塊鏈技術開發、污水處理設施設計等條目;在現代物流領域,新增或修改大宗商品進出口分撥中心、社區連鎖配送等條目;在信息服務領域,新增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等條目。
在耿楠看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范圍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帶來了重大沖擊。中國雖然率先控制住疫情,實現經濟復蘇,但相關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確實受到了影響。此次新增領域體現了增強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目的,選取的領域既體現了“補短板”,又順應了國家和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
周學智認為,通過對外資開放前沿領域,既能給外資創造更多投資機會,也能在鼓勵外資參與這些領域過程中,吸引人才、技術、資金等戰略要素聚集到國內,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發揮外資作用。

江蘇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蒙奇通電氣海安生產基地內,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生產供應國內及東南亞市場的電氣產品
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黑龍江、云南等省份新增農產品加工、旅游開發等條目;河南、陜西、廣西等省份新增醫療器械、防疫防護用品、原料藥生產等條目;在湖北、四川、重慶等省份新增半導體材料、工業陶瓷等條目;安徽、陜西等省份新增職業院校條目;海南新增商貿、航運、金融、旅游等相關條目,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事實上,不少外資企業早已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布局。截至2020年,落戶四川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52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強247家,均居中西部第一。
世界500強企業阿斯利康中國總經理賴明隆認為,其公司在四川設立中國西部總部,是將其作為中國布局的重要戰略基地之一。
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研發基地負責人則表示,這里既是該公司在全球產業網絡中重要的節點,也是產業前沿所在。并且,隨著其工廠的高速發展以及中國市場的迅猛增長,該公司總部對成都的投入還在逐年增長。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中西部地區的人力成本、土地資源以及政策優勢日益凸顯,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將更好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從而助力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周學智說。
優惠政策是外商投資最為關注的內容。根據鼓勵目錄,外資企業不僅可以投資更多領域,而且能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投資鼓勵目錄中的領域,符合條件的可以享受在投資總額內進口自用設備免征關稅政策;投資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可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于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2020年鼓勵目錄施行后,2019年版鼓勵目錄同時廢止。符合2020年版鼓勵目錄的外商投資在建項目,可以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說,外資企業申請享受有關優惠政策時,如遇到問題或困難,可及時向各級商務部門或重點外資項目專班反映,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分類推動協調解決。
耿楠表示,鼓勵目錄的發布將有利于更好地穩定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有利于更好地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同時,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將進一步給外資企業吃下“定心丸”。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達9999.8億元人民幣,增長6.2%,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商務部的近期調查顯示,近六成外資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利潤實現增長或持平,近九成半企業對未來前景持樂觀或謹慎樂觀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7億元人民幣,增長13.9%,占比77.7%;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5%。這表明中國的引資結構更加優化,與當前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和方向是高度一致的。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加劇了會員企業對供應鏈安全的擔憂,但是200多家在華經營的會員企業都認識到未來十年,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大約30%甚至更多的份額,美國企業將長期致力于中國市場。
此外,近期中國英國商會的調查顯示,44%的受訪英國企業表示2021年將增加在華投資;中國日本商會調查同樣顯示,逾四成受訪日本企業未來一兩年計劃擴大在華業務。
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依然不止,一些外商從中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一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將會不斷擴大開放的大門,與更多外資企業共享發展紅利,為世界經濟持續注入復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