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璐明
【摘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作業設計環節。作業的完成能夠讓學生復習鞏固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并且還能夠讓學生通過作業來預習下節課教師所要講述的內容。總之,作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廣泛的,并且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應該設計出形式多樣的作業類型,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從而認識到《道德與法治》這門科目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并且作業的布置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進行感悟和體驗,使學生能夠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思想體系。本文主要結合《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簡要介紹一下作業設計的優化方式。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作業設計
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重視作業設計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去豐富作業的形式和內容,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類型的作業模式,去不斷地豐富、開放自己的思想,并對《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豐富多樣的作業形式,學生能夠對《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這便能夠使學生更加重視對這門科目的學習和思考。青少年自殺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給學生上好生命教育這堂課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將以《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為例,詳細敘述一下如何優化《道德與法治》作業設計。
一、布置理論性的作業
在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布置理論性作業的過程中,并不是像過去那樣只是讓學生背誦或是抄寫教材內的知識內容。這種方式過于死板、單一,學生無法從中獲取到對知識新的理解和認知,而且還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無法靈活地掌握并應用相關理論知識。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創新自己的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上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取到新的知識和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尋找《道德與法治》相關的書籍或是資料,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所設定的主題,對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因為在課堂上就是在講解教材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標注的內容來源,教師便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課下去尋找對應的資料。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產生更加全面的認知和理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和視野。并且在此過程中,為了使作業的內容更加有趣、生動,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上所講述的主題,讓學生在課下去尋找相關的諺語、小故事等等,設計一張有關“珍愛生命”主題的名言警句書簽,放在書里或送給最好的朋友,一起做到珍愛生命。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夠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并使學生在課下進行主動地學習和探索。
例如,在講解《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立體書《我們的身體》,讓學生能夠將獲取的內容進行整理,使之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即寫出一份讀后感。通過對書籍內容的了解和學習,學生能夠更加體會到父母一直養育到自己這么大的艱辛,并從中獲得新的思考和感悟。
二、布置實踐類作業
實踐類的作業能夠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和積極性去進行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上所講述的主題,讓學生進行對應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活動的過程中而對教師所講述的相關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感悟。這樣,學生能夠將所學過的理論知識與自己完成的實踐活動相結合進行理解,使學生既能夠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又能夠有效地將這些知識進行落實和應用。
例如,在講解《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一份成長手冊,貼上相片,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用文字來進行記錄,為自己的成長留作紀念。并且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回家后給家人一個擁抱,或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對于一些羞于向家人表達愛的學生,為了使其能夠將自己的情感進行傳達,可以讓學生以“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為主題給家人寫一封信,或是讓學生送課堂上寫下心里話的四葉草給家人,感謝家人讓自己健康成長。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與家長進行互動和交流,能夠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形成深厚的情感,還能夠讓學生逐漸形成擅長向父母表達情感的能力。此外,這種形式的作業,也能夠讓學生觀察并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對自己生命的不珍惜。
三、布置趣味性作業
為了使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可以將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元素進行引入,讓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新穎的方式完成作業內容。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視頻,讓學生能夠在課下通過對視頻的觀看而對知識產生不同的理解。這種方式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向學生展示相應的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良好新穎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講解《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觀看央視網紀錄片《二寶來了》,讓學生能夠在觀看的過程中,對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產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并且學生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也能夠逐漸感受到學習《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的趣味性,進而能夠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產生更大的動力和期待,并且這種方式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廣泛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角度去對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審視和思考,讓學生能夠逐漸對這門科目的學習產生興趣,進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四、結束語
本文主要從幾方面針對《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展開,簡要介紹了一下布置作業的優化方式,其中包括布置理論性的作業、布置實踐類的作業、布置趣味性作業這三方面,希望能夠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師提供一些幫助,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不斷引導和幫助下,逐漸形成更加完善、全面的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在《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以及生命孕育和成長的不易,進而能夠產生更強烈的感激之心,形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和思想。
參考文獻:
[1]周雷.淺談道德與法治課作業優化設計[J].新課程導學,2020(23):17-18.
[2]張彤.“做”而論道: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性活動作業探索[J].新課程,2020(25):7.
[3]孫凌燕.小學低段《道德與法治》行為作業的設計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5):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