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數字經濟時代已然來臨,人們利用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伴隨著教學模式深入網絡化、數字化改革,實現學生全流程學習,教師全環節控制的同時,也應通過平臺統計的相關數據分析,實現教學效果的精準評估,以此推動課程效率的不斷提升、課程效果的持續優化。
【關鍵字】? ? 超星學習通? ? 數字化課程? ? 數據分析
本文以《Python編程基礎》課程為例,基于超級學習通平臺,將市場營銷專業77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一學期的課程時間作為研究周期,對平臺統計數據與學生調研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結論。
一、數字化課程在常規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1.1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調整方案
如表1所示,通過課前的活動實施,使學生實現提前進行課堂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得到培養;同時,通過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依托互聯網的快捷、高效特征,實現師生實時互動的可能性。
1.2師生實時互動,控制教學節奏
如表2所示,通過課中的活動實施,使教師實時了解學生對于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同時,學生通過同學間的解題思路展示與呈現,及時有利于生生間的互補性學習;依托高效的互聯網技術,使得課堂實現“邊學邊練邊糾正”的高效運作模式。
1.3教師統計數據,控制學生狀態
如表3所示,通過課后的活動實施,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和課程內容的瀏覽情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監督的同時,對學生的平時學習態度做出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將學生的優秀解題范本轉發至討論版塊供學生進行探討和研究,一方面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生生間的互補性學習。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保障了學生實現“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全環節學習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高效的教學評估與全程監督的手段。
二、數字化課程的應用數據分析
2.1課前測試總體評分較低
每一章課前測試總分為10分,將0~6分定義為不及格,6~8分定義為中等,8~10定義為優秀。如圖1所示,根據平臺統計數據顯示,從課堂測試總體分來看,大多數同學的課前測試分位于中等檔,少部分同學的課前測試分位于不及格檔和優秀檔。如圖2所示,每一章的課前測試平均分有所不同,第一章課前測試平均分最高,為6.8分,位于中等檔;第四章課前測試平均分最低,為5.1分,位于不及格檔。根據對課堂測試分數進行的數據進行分析,每一章節的平均分有所差異,但是總體而言,課前測試總體評分較低,學生失分較多。
2.2 APP端訪問率較高
當學生訪問平臺時,可通過手機APP端和電腦端開展各項活動。如圖3所示,根據平臺統計數據顯示,課程總計21716訪問量中,18.5%的學生通過電腦端進行課程的各項活動,大約3/4的學生通過手機APP端進行課程的各項活動,占絕大多數。通過該項統計數據的分析顯示,學生更習慣于手機的使用。
2.3學生對于話題討論的參與程度不一
在課前環節,教師會預先布置課程相關的話題討論;在批改環節,針對優秀學生作業,教師將其轉發至討論版塊供學生進行交流學習。由于該版塊的使用沒有對學生進行強制要求,根據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每個話題的學生評論參與度為95%,點贊參與度為35%,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為理想。
三、數字化課程的教學效果優化建議
3.1適當降低課前測試題的難度,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課前測試總體評分較低,學生失分較多。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學生普遍認為課前測試題的難度較大,原因主要在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缺乏學習理工科類課程的理論基礎,缺少必要的編程思維,無法通過課前提供的視頻等素材做到效果良好的預習。同時,難度較大的課前測試題又筑起了學生學習不擅長的類目課程的心理壁壘,讓學生喪失攻克困難的信心。
針對失分較為嚴重、學習難度較大的第四章、第五章,適當降低課前測試題的難度,將分析題轉換為選擇題和填空題,讓學生先著手練習相關的課程知識概念,再通過課中的“邊學邊練邊糾正”,幫助學生一同克服學習的困難。
3.2增加適合APP端應用的功能
移動數字時代,手機應用的普遍性日益上升,學生對于手機的應用已然成為習慣。根據統計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高達71.5%的學生通過手機APP端進行數字化課程的訪問。基于該項數據的分析結果,可適當調整部分微課視頻為適應手機屏幕尺寸的短視頻,通過短時間的短視頻內容設計,可以加深部分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同時,手勢簽到等功能可以作為學生簽到打卡的有效依據。通過增加和調整部分數字化課程的應用,使得學生能訪問、應用課程功能更舒適,以此推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增強課程管理的效率。
3.3討論版塊的應用可更多元化
平臺的話題討論版塊的存在類似于有主題討論的聊天室。在該版塊內,學生們可以根據話題的主題,結合自身所儲備的知識情況,暢所欲言。公開的評論區域也為學生提供了生生之間針對課程主題進行討論、互動、學習的機會,有利于生生間的互補性學習。同時,老師也可根據學生的留言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與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課程的教學方案。
但是目前討論版塊的應用僅僅只是局限于文字的互動,期望可以通過圖片、錄音、視頻等更多的載體來進行話題的討論與研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也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程相關的話題討論當中來,調動起整個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群體的學習熱情。
參? 考? 文? 獻
[1]朱網蘭.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數字化課程應用與實踐探索——以汽車營銷實務課程為例[J]教學探索,2019(12).
[2]基于“超星學習通”在線外語數字化資源的需求分析[J]科技視界,2021(11).
王麗聞(1992-),女,漢族,浙江杭州,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數字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