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倫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學與食品之間的關系,以及當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化學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介紹。當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所使用的化學技術主要包括光譜檢測技術、色譜檢測技術以及生物檢測技術。
關鍵詞:化學技術;食品安全;安全監測;應用研究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因此食品安全問題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食品檢測是進行食品安全監管的基礎,當前我國主要采用多種手段檢測食品中的化學成分,進而對食品安全程度進行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和化學元素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例如,面包需要用酵母菌發酵,目前,味精、醬油等調味品中也大多添加了化學元素。我國人口眾多,對于食品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我國食品加工企業的數量比較多,且食品類商品銷售量比較大,而這些食品在制作的過程中為達到豐富口味、增加口感以及延長保質期等目的,通常會使用相關化學元素。我國對于食品中所添加的化學元素種類和添加量有明確的規定,相關食品企業應該遵守我國的相關標準。然而部分不法食品加工企業,為了降低食品生產成本或者形成獨特的口味吸引消費者購買,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有問題的化學元素或者過量添加部分化學元素,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侵害。為了減少乃至杜絕這類問題,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食品中化學元素的檢測和對食品企業的監管,以確保食品安全。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酸奶添加工業明膠事件、蘇丹紅鴨蛋事件等的發生讓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了恐慌。由于食用了不安全食品導致身體出現了一些不可逆轉的損害,對食用者個人及其家庭都造成了重大影響。對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進行總結,找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方面。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食品中農藥含量超標;二是食物超出保質期后仍在銷售,導致食品變質;三是食品加工企業使用有問題的原材料進行食品加工生產;四是食品中微生物超標,沒有達到食用標準級別,如大腸桿菌超標等;五是食品中金屬物質含量超標;六是食品添加劑過量使用或者在食品中添加禁止食用的添加劑;七是食品中的抗生素和激素含量超出檢測標準,出現抗生素濫用的現象。除了上述食品安全問題外,我國可能還存在其他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隨著我國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加深以及化學檢測技術的發展,化學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
3.1 光譜檢測技術
食品安全檢測中所使用的光譜檢測技術主要分為三類:首先是熒光檢測技術,主要用于針對一些特定的化學元素進行檢測。食品中的痕量元素與相關檢測試劑結合后容易產生熒光反應,因此,通過試劑可以檢測食品中痕量元素含量的多少;其次是近紅外光檢測技術,主要用于糧食安全檢測中。紅外光檢測技術本身不會對糧食造成污染,同時能夠快速對糧食進行檢測,并獲得檢測結果;最后是等離子發射光譜法,這一檢測手段能夠對食品中多種化學元素同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更為全面。
3.2 色譜檢測技術
色譜檢測技術同樣也分為三類:首先是氣相色譜法,主要用于檢測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量,判斷農產品農藥殘留量是否達到質量標準;其次是高效液相色譜法,主要用于檢測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含量,并據此判斷食品添加劑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圍內。除此之外,這一方式還可以對食品中的各營養元素含量進行檢測;最后是離子色譜法,其應用范圍最廣,幾乎能夠對所有的食品進行檢測。
3.3 生物檢測技術
目前食品安全檢測中所使用的生物檢測技術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熒光免疫法,主要對食品中的蛋白質類物質進行檢測;另一種則是酶檢測法,主要是對食品中微生物含量以及農藥含量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