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猝死綜合癥是世界大豆主產國發生的新真菌病害,近幾年趨于嚴重,SDS是土傳病害,可隨大豆貿易傳入新的地區。中國是美國大豆進口大國,為保護我國大豆生產,研究確立SDS檢測技術,對口岸采集圖土樣檢測。對分子檢測技術進行改進,采用PCNB選擇性培養基對口岸采集圖樣稀釋培養,在ITS2設立特異引物FVS/A,產生650bp左右的電泳條帶,對土樣進行分子檢測,表明可鑒別SDS病原菌北美種。
關鍵詞:大豆猝死綜合癥;檢測技術;土壤分離
大豆猝死綜合癥是大豆發生的鐮刀菌引起的土傳病害,是我國關注列入新修訂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有害生物。1971年在阿肯色州首次發現,目前廣泛分布于巴西等大豆產區,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菜豆根腐病菌在PDA培養基礎上,菌落特征與SDS病原菌相似,2003年Aoki等根據為害地區分子系統發育特征,將SDS病原菌分為南北美種,國外關于SDS病原菌的研究較多,但未涉及與F.phaseoli區分。研究采用分析RFLP圖譜可區分SDS病原菌。本實驗找到特異引物,將SDS病原菌與其他Fusarium spp區分,優化PCR檢測技術,建立適合口岸應用的分子檢測技術。
大豆為豆科大豆屬,中國種植大豆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品種豐富,世界上其他國家栽培大豆大多從中國傳播。大豆是我國重要油料作物,是主要的牲畜飼料。世界上為害大豆的病蟲害有上百種,列入我國檢疫性有害生物為害病害有菜豆細菌性萎蔫病菌、煙草環斑病毒等。近年來,一些新興有害生物引起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大豆猝死綜合癥由2種鐮刀菌引致,造成損失達100%,病菌可在土壤存活多年。
1982年大豆猝死綜合癥病原菌定名為Fusarium solani,2003年SDS病菌分為南北美種。大豆猝死綜合癥危害性大,美國約有13個州發生過SDS,常見損失為5%-15%,我國是大豆生產大國,產量位列世界第四。大豆猝死綜合征主要分布于巴西等國,自1971年SDS首次發現后迅速擴展到密蘇里、田納西、依阿華等州。1991年阿根廷在彭巴斯草原首次報道SDS發生,阿根廷的SDS病原菌有南北美種。1992年巴西首次報道SDS,現SDS遍布巴西200多萬公頃大豆產區。
SDS在1971年出現時未確定病名,1982年M.C.Hirrel將其命名為大豆猝死綜合征,由于病害進展與品種抗性等有關,敏感品種的未成熟植物會快速死亡,發病葉部組織很快枯死。SDS可表現在幼苗期,環境條件適合植株停止發育。SDS幼苗期癥狀表現為植株矮小,斑點沿葉脈擴大。SDS葉部癥狀為葉面出現圓形褪綠色斑點,最終全部枯黃組織壞死。葉片邊緣伴隨卷曲現象。發病時葉片脫落,可導致花果發育不全,高溫天氣癥狀減輕。葉面不表現癥狀,根部無癥狀,嚴重感病植株主根形成藍色菌落,可作為田間鑒定SDS特征。
大豆猝死綜合癥危害性大,容易導致植株豆粒小,嚴重影響大豆產量。近幾年在美國發生趨于普遍,低溫多雨年份損失達100%。數據表明,SDS成為制約大豆產量的重要因素。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大豆,主要出口國為大豆猝死綜合征疫區。大量進口國外大豆會增加危害性有害生物入侵中國的風險。國家質檢局設立大豆猝死綜合征病菌檢疫技術研究課題,已列入我國公布禁止進境的危險性病蟲雜草名單。
供試菌株來自阿肯色大學植物病理系大豆實驗室,大豆疫霉菌由實驗室分離保存。檢測土樣來自沿海口岸大豆船只,主要來自巴西等大豆猝死綜合癥多發國家。實驗儀器包括核算蛋白檢測儀、臺式冷凍離心機、PTC-200型PCR擴增儀。試劑購自華美生物工程公司,MgCl、Taq DNA聚合酶購自Promega公司,引物由上海英俊生物公司合成。
PCNB選擇性培養基,參照報告SDS病菌選擇性培養基MNSM配方,以其中1/5氯硝基苯英文縮寫命名為PCNB,配方為15g蛋白胨,0.5g硫酸鎂。高壓滅菌冷卻50℃,加入0.34g新霉素,0.1g氯四環素。從5株Etucumamiea菌種保存土壤中挑取少量土壤,加入1ml無菌水中,取200μl涂于PCNB平板,23℃光照培養。從斜面培養基挑取少量菌絲,每份土樣取2g放入100ml0.2%水瓊脂中,稀釋10倍,取土壤稀釋液1ml涂抹于PCNB平板,23℃光照培養,參照SDS病原菌特征,挑取菌落轉移至PDA營養培養基培養。
挑取目標菌落孢子,用無菌水稀釋到孢子清晰個數,挑取單個孢子轉移到PDA平板培養,用滅菌刀片掛去菌絲。真菌ITS區通用引物ITS1/4,在TIS2區SDS病原菌南北美種與菜豆種有少量穩定突變位點,用OMIGA對比,設計特異引物FVS/A。PCR反映體系:25mmol/1MgCl2 2μl,10μmol/l引物各1μl,模板DNA4ng。反應條件經35個循環,72℃延伸10min,EB染色15min。大豆猝死綜合征病原菌在選擇性培養基PCNB上生長緩慢,中心有黃色突起,缺乏氣生菌絲。PDA上菌落缺乏氣生菌絲。在PDA上菌落與SDS病原菌絡相似。對照標準菌株未發現與病原菌相似菌落,挑選菌落培養進行分子檢測。
本實驗對大豆猝死綜合癥病原菌分子檢測的改進,進行普通PCR可達到檢測目的。相比其他研究,技術成本低,結果易于分析。Southern雜交是很好的研究植物病原種群結構工具,是復雜的DNA檢測技術。等位基因特異性PCR對引物要求高,為避免反映中出現假陰性結果,加入陽性質控引物。大豆猝死綜合征病原菌北美種廣泛分布于阿根廷,傳入中國可能性大,實驗建立北美種檢測鑒定方法。未來應研究SDS致病機制,建立南美種鑒定方法,用于實際檢疫工作。
作者簡介:
徐鑫(1983.4-),男,漢族,山東濟寧人,研究生,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