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郭艷玲
(甘肅衛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高職口腔醫學生未來將更多地服務基層一線,這就要求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習慣。那么如何打破傳統課堂中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被動接納轉變為自己獨立進行思考?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手機移動教學平臺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課堂教學,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超星學習通移動學習平臺是一款免費移動教學手機App,可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隨時隨地進行資源推送和作業布置[1]。筆者選擇高職口腔預防醫學課程進行研究,在具體的教學中將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和翻轉課堂教學理念有機結合起來,使口腔預防醫學課堂高效有序,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度、成就感和自信心,現將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抽取我院2017級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7、8班共91人進行研究。其中7班為實驗組(44人),8班為對照組(47人)。兩組在我院的課程安排完全相同,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相同的教材、教學大綱,課程目標一致,授課學時相同,兩組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為主的多維化、線上、線下互動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整個課程的開展分為課前知識的啟化、課中知識的內化、課后知識的轉化3個階段(見圖1),具體如下。

圖1 教學設計
1.2.1 課前 教師在超星學習通上搭建口腔預防醫學課程平臺,設計學習任務書,制作微課視頻和PPT課件,同時將這些資料發布至課程平臺,并通過平臺的群聊功能推送相關要求。學生接到學習任務后,以任務單為指導,根據學習目標有針對性地觀看教學視頻,教學視頻是由專業教師所錄制的微課,時間短、針對性強,學生觀看方便。然后通過對相關問題小組內的在線交流和討論來完成任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向主動學習轉變。
1.2.2 課中 課中知識的轉化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分為4~5個環節。環節一:教師檢查、點評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分享成功學生作品,例如采訪視頻等,肯定學生自學成績,自然導入新課,同時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職業認同感等。環節二:教師利用超星學習通的搶答、選人等活動,設置“情景劇”“排一排”“對號入座”等小游戲,在游戲中檢測課前學習效果,發現問題,對于理解認識有誤或不懂的知識點,師生共同糾錯。環節三:教師利用課前錄制好的微課視頻,先串聯整個知識點,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巡查指導,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同時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面對面指導,實現個體化教學。環節四:教師設置“測一測”環節,檢測學習效果,查漏補缺,同時可通過案例的導入,幫助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內化。環節五: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堂總結,升華主題,布置課后作業。
1.2.3 課后 教師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起一些趣味性的討論和小組活動,例如口腔保健知識的宣講等,要求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鞏固知識,同時培養其善于溝通和合作的品質,并樹立認真、嚴謹、求實的學習及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思想。
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統一考試,考試試題從學院口腔系試題庫抽取。兩組學生采用相同試卷,考試后由口腔醫學系教師集體閱卷。從實驗組學生對使用“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喜好度、認可度等方面設計制作問卷,采取不記名的方式填寫。發放調查問卷44份,回收有效問卷44份,有效回收率100%。
調查數據采用描述性統計,學習成績運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分析,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驗組學生對使用“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喜好度[n(%)]

表2 實驗組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的學習時間[n(%)]

表3 實驗組學生對“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認可度[n(%)]

表4 兩組學生成績比較[n(%)]
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一般基于整班上課,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把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表1顯示,70.45%的實驗組學生非常喜歡“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只有2.27%的學生表示不喜歡。表2顯示,36.36%的學生每天使用超星學習通進行學習3個小時以上,11.36%的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進行學習2~3個小時,27.27%的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進行學習1~1.99個小時,25.00%的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學習少于1個小時。這說明大多數學生樂意嘗試新的學習方式、接受新的事物,希望教師能夠改變傳統課堂?;诔菍W習通學習平臺的教學方式改變了課堂形式,它是一種先學后教、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種移動教學平臺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學生高效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線上、線下的個性化和自主學習。此外,它具有多種互動功能,例如:現場拍照、簽到、搶答、投票、彈幕互動、手機投屏,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再加上目前學生越來越著迷于智能手機,基于學生對智能手機的喜好,利用移動教學平臺正好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回課堂,從而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規避了傳統教學的弊端。
表3表明,77.27%的學生非常清楚每次課的學習目標;65.91%的學生能夠非常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和時間;63.64%的學生認為這種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獲得豐富的知識,開闊眼界;81.82%的學生非常認可這種教學方式,認為收獲很大;86.36%的學生認為自己比傳統課堂投入時間多,興趣更濃厚,說明學生除了課堂時間之外,課后也花了時間學習該課程;75.00%的學生認為學習能力比在傳統課堂提升得多;61.36%的學生認為加強了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互動;72.73%的學生認為師生之間交流增加;75.00%的學生認為新教學方法提供的教學資源豐富,對所學內容理解更加透徹。由此可見,(1)在“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下,大部分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可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及進程,自主性強。(2)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活動,課程圍繞學生興趣開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如在口腔預防醫學課程中為學生安排的“窩溝封閉”調研、“你真的會刷牙嗎?”等采訪活動,使學生在課前體驗到了職業榮譽感和成就感,激發了主動學習的內在驅動力。(3)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帶著問題到課堂,可自覺參與到課堂上來,充分體現了其主體地位,這就會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技能的掌握更加深刻及清晰,不再覺得接觸新知識是痛苦的事情,不再對學習沒有信心,不再直接否定自己學不會、學不好。因此,信息化教學手段能滿足大部分學生口腔醫學專業課程中的學習需求,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表4顯示,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86.54±4.36)分,比對照組高了11.31分。對比數據可知,成績在91~100分的實驗組人數占18.18%,而對照組只占4.26%;在81~90分的實驗組人數占45.45%,對照組占21.28%;在 71~80分的實驗組人數占27.27%,而對照組這一分數段的學生最多,占42.55%;在60~70分的實驗組人數占9.09%,對照組占31.91%??梢钥闯?,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驗組的成績整體優于對照組(P<0.01)。這說明我們實踐的“超星學習通+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是可行的,是更受學生歡迎并有效的教學方法。實驗組的學生表示經過學習發現,考試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考查,是自己半年學習成果的展示,學生更有表現欲望,更有自信心,認為自己的學習會得到教師的肯定,希望通過考試、考核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現代教育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也發生了深刻變革,基于超星學習通App的教學手段符合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愛好,因而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大幅度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和效率,但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教師來講,新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而學不下去、方向不明確、方法不當、效率低等,對此,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來監督他們在課堂外的有效學習是值得深思的。對于學生來講,主動學習替代了被動接受,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參與到學習中,學習并不僅僅限于課堂的40分鐘,甚至要更多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消化,學生習慣了傳授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思維具有局限性,當真正給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保證學習效率嗎?他們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嗎?還有很多的學習習慣需要一步一步地訓練和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