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婷
摘 要:作為班主任需要用情感陶怡、以情育情的方法,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不斷的探索新方法、改進新措施。在進行實踐的同時,不斷鉆研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理論,深入到學生當中,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為實現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而不斷探索。
關鍵詞:鼓勵;激勵;后進生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愛上學習,是每個老師都要思考的問題,而作為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生活在一起的人,更應該掌握其關鍵。班主任工作與一般教師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區別,在教授學生學業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我看來,鼓勵便是一方良藥。
很多人說,到了職業學校的學生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我很不喜歡聽這句話,何謂“不愛學習”?“學習”這個詞,在我們職校學生的觀念里并不是一個重要的詞匯,而“興趣”則又是影響學習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樂學呢?
我就以自己帶的計算機專業班的兩位同學的實例來談談我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所做的工作及一些感悟。
一、對后進生的激勵
雖然我們計算機班在很多老師眼里是個較好的班級,進校的成績比較高,但是也有個別所謂的“后進生”。很多人認為后進生就是無藥可救的,許多老師在反復勸導卻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會“放棄”他們,但我個人覺得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因為我始終相信沒有一個真正的“壞學生”。
某成成是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學生,上課總愛開小差,成績也并不是很理想,在很多老師眼里是所謂的“后進生”,但他卻在《平面設計》這門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原因是任課老師信任他,讓他做了課代表。他做的很出色,不光完成了一個課代表應該做的一切工作,就連自己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按時完成,就連身邊的同學都愿意向他請教問題。我想如果他就以這種態度學習每一門課,一定會是一名出色的學生。
期間,也和某成成同學溝通過,他說,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壞學生”,那么他就破罐子破摔,干脆壞到底。但是,在這門《平面設計》課上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他喜歡用軟件設計各式各樣的圖案,更喜歡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他享受著像一名好學生一樣被人“請教”。我告訴他,你就是一名好學生,至少在《平面設計》課上,能發揮你的特長,讓大家真正肯定你。
從某成成同學這個案例上,讓我明白,后進生更需要老師鼓勵,作為老師,一定要尋找學生的優點,然后進行鼓勵。通過鼓勵,相信他們一定會得到一種學習的動力,讓他們找到自己在班級中定位,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二、對轉學生的激勵
某小文同學是個轉學生,在一個學期后轉學過來,許多老師都認為,這個孩子不簡單,肯定是犯了錯誤才轉學的。那些轉學的“種種”原因我也沒打算去知道,我不希望帶著有色眼鏡去看某個學生,他既然轉學過來,就一定是想要個嶄新的開始,我何嘗不如他所愿呢?
某小文初中是在一個較好的學校,成績也不賴,但由于中考失利,來到中職院校,就一度自暴自棄。因此,在前一個中職院校第一學期的成績差的“觸目驚心”。由于之前不是學的計算機專業,沒有學習過專業課,所以很難跟上同學們的學習進度,我便特地安排學習委員坐在某小文旁邊,讓彼此更多學業上的交流。
做班主任期間,我最常干的事情就是找學生談話,和其他班主任不同的是,我總找個私密的地方與學生交流,好讓學生能真正表達自己。我也常常和他們說,我沒有把自己當成長輩,而更多的是兄長,我不會訓斥的口吻與你們交談,更多的是一個兄長對弟妹的期許。
和某小文溝通也是我的家常便飯,他一度認為自己只要混畢業就可以,可這種學習態度如何“混”畢業呢?在我苦口婆心的勸說下,以身試教的作用下,他漸漸了解的他的價值。突然又一次,他拿著他的專業試卷跑來找我,“老師你看,我考了80分。”雖然這個分數并不是特別高的分數,但對他而言的確可以慶祝一番。
最后某小文以班級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學府,作為他的班主任真是從心底里替他高興。畢業后的多年,每年教師節還是能收到他真誠的祝福。
三、職教教師的重任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自從降生那天起就在接受教育,父母是他最好的老師,當孩子長大的時候,必定要經歷正規的教育才能學有所成,中職這個階段就相當于高中階段,讀高中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大學,所以說高中百分百是應試教育,而中職不一樣,中職是職業技術學校,是以職教為導向,以職業為宗旨,以從業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勝任工作的能力為先決條件。所以說,中職階段是一個素質教育階段。
因此,我們職教的老師肩負著教育人、培養人的重大使命。以德服人,不要給學生留下一種“厲害、經常發火、訓斥學生”的現象,更應該把“德”字放在首位。在學生眼里,老師是榜樣,是模范,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起著示范性和引領作用。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教育學生時,我采取的是情感陶怡、以情育情的方法,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不斷的探索新方法、改進新措施。在進行實踐的同時,不斷鉆研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理論,深入到學生當中,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為實現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而不斷探索。
俗話說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在經過這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我深刻體會到做老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一名成功的老師更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
參考文獻:
[1]《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務》(高中版)作者:劉靜 李金瑞
[2]《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作者:[美]簡·尼爾森 琳·洛特
[3]《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作者:[美]簡·尼爾森? ?琳·洛特? 斯蒂芬·格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