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索手工制作“暖藝”志愿者服務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育人中的應用優勢,“暖藝”志愿者服務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育人的幫助, 及在學生實踐育人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課程思政;德技并重; 手工制作;志愿者服務; 實踐育人;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從手工制作入手,圍繞在保證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育綜合素養的基礎上,同時還為學生尋求當前社會尤其關注的創新創意途徑這些問題上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參考性的嘗試,比如我院手工制作“暖藝”志愿者服務即是在學生實踐育人中的成功嘗試。
為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大會、全省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五個思政”改革創新,切實構建“三全育人”集成體系,手工制作“暖藝”志愿者服務與我院育人實踐結合起來。弘揚志愿服務精神,以關愛殘疾人為重點,積極指導和組織實踐團隊深入殘疾人活動中心,積極開展各類手工作品制作指導、素質拓展、作品義賣等活動。“助殘進社區,技藝暖人心”志愿服務——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暖藝”志愿者服務隊是在學院黨總支、學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依托旅游與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組織成立。“暖藝”志愿者服務隊成員利用每周四下午,立足于社區平臺,以宜昌市西陵區夷陵路社區云集雅藝創培中心為依托,針對社區殘疾人士開展手工技藝傳授、科技文化輔導、文藝節目展演、公益志愿服務等活動。
一、手工制作“暖藝”志愿者服務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育人中的作用
1、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啟迪教育
“暖藝”志愿者服務通過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濃郁的育人氛圍,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啟迪教育。在社會公益實踐育人方面富有針對性、實效性,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典型性經驗。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網紅”經濟的催生下,很多成年人也開始對手工制作作品產生興趣;幼兒園里,學前兒童手中的玩具和手工作品無論從題材、審美還是制作方法、玩賞模式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高職學前教育課外實踐中,手工制作技能越來越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可缺少的實踐技能。隨著“暖藝”志愿者服務手工作品制作的深入,不同的工藝、技術與材料可以應用;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各種影視與卡通形象不斷涌現,為手工創意制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暖藝”志愿者服務手工創作使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審美,激發創新的思維,培養創新的意識。
3、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
手工技能不僅可以用在學前教育實踐當中,對未能馬上進入學前教育職業領域的學生來說,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設計和研發利于學齡前兒童腦力開發與動手能力開發的教育益智的手工制作產品,走上自主創新與創業道路。
4、有利于教師隊伍建設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課教師都由美術專業的教師兼任,這些課程的教師,從培養學前教育人才的角度出發,他們還需要隨時了解當前社會服務機構、托幼機構當中手工課程設置的變化以及需求變化,由此才能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具有社會需求針對性的手工知識與技能,提升創新能力。因此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重視手工制作課程開發的做法也從側面上提升了對手工課程任課教師的要求,進而推動了教師隊伍的成長。
三、手工制作“暖藝”志愿者服務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育人中的應用效果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在手工制作應用方面,進行了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實踐育人產生積極作用。
1. 結合課程學習,提升手工制作技能
將美術與手工創意制作類的課程,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校園學習階段。創辦“創意手工”學生社團,協助“暖藝”志愿者服務隊開展針對社區殘疾人士的豐富課外實踐活動;通過豐富課外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手工技能水平、審美水平,帶來更多的創意與靈感。
2. 搭建服務平臺,增加專業實踐
借助專業優勢,三峽職校擬開設了手工培訓班,主要面向社會幼兒群體開放,也歡迎學生群體的參與。培訓班針對不同年齡的群體設計了不同課程,開展相應的手工培訓活動例如陶藝制作、布藝手工、花束制作等;此外,還定期組織親子活動,提供種類豐富的素材與材料,指導幼兒動手進行手工作品創作,啟發幼兒的思維與動手能力。學校通過這些活動拉近學生與兒童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動手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并為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
3.開設網店試銷,進行創業體驗
學前教育專業“創意手工”團隊擬成立推廣組、制作組,并運營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開設微店,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創意手工”各種產品的售賣,積極準備參與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
4. 深化特色教育,促進實踐育人
手工制作“暖藝”志愿者服務通過研究學前教育專業高職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和技能進行志愿服務的現狀,分析總結經驗,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彰顯本校學工實踐育人特色。我院圍繞深化特色教育,堅持立德樹人和以人為本,貼近大學生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已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開展過多次活動,主題突出,后續我院將圍繞黨團組織與社會公益實踐全面育人的思路,引導學生筑牢思想根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社會公益實踐育人建設活動。
結語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借助自身專業特色和學校自愿服務平臺,運用手工制作技能,結合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探索利用手工技能成功實現幫助殘疾人創業的實踐過程;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理想信念;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主題突出,實踐育人成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于萌萌.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對地方旅游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研究[J].福建茶葉,2019年4月,P81-83.
[2] 劉亞文.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以敦煌莫高窟為例[J].景德鎮陶瓷大學學報,2018年4月.
[3] 楊志.融入社會創新的文創設計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J].中國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18年5月.
作者簡介:孫迎春(1977—),女,湖北枝江人,湖北宜昌市(郵編:443000),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教育學院副教授,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藝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