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燕妮
摘 要:人才培養是每個企業的核心工作,也是保證各個企業安全和統籌發展的必要舉措。在“十四五”規劃下,企業發展面對更多的壓力和競爭,需要有更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支持,并做好人才儲備工作,而這都需要發揮內訓師的作用。內訓師對于員工隊伍高質量發展存在不可動搖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員工培養方式出現較大的轉變,大數據模式、遠程模式等不斷出現,也給內訓師提出新的能力要求?;诖?,企業需要重視內訓師的選拔與培養,并關注激勵作用的發揮,從而提升員工培訓能力,推動員工隊伍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內訓師;培養策略;激勵措施
一、引言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才強國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中,也提出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同時因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的發展對于各個企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更多,作用更加凸顯,高質量的人才是保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以作為主要負責在企業內部進行員工培訓的內訓師來說,新形勢的出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本次研究就對內訓師的培養與激勵策略進行簡單分析。
二、企業內訓師的選拔與來源
企業內訓師是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培訓的人員,需要結合內部培訓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所以對其的選拔需要從企業、行業和專業的角度思考。從企業方面,需要選擇在本企業內工作較長時間(≥3年),對企業歸屬感強,主人翁意識突出的個體;從行業方面,需要具備充足的理論基礎以及專業的技術水平,可以是管理方面的人才,也可以是業務方面的人才,并且備受員工的認可;從專業方面,要求擁有豐厚的專業基礎,知曉員工培訓的內涵,擁有員工培訓經驗,個人動機、文化程度、培訓師潛質、服務意識等都要到位。
三、企業內訓師的培養策略
(一)確定培養目標
對于內訓師的職業發展,有兩個方向,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術水平,或者轉向管理企業。在制定規劃方案時,需要首先明確具體的職業生涯目標,這是基礎和前提。對此,企業人資部門需要結合本企業的實情,考慮對于人才的需求方向,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開展職務分析,并對人才進行心理測驗,尊重內訓師自己的需求和看法,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對此要求企業加強培訓需求調研。因為這項工作涉及到的范圍較廣,而不同崗位對于員工和技術的需求不同,在進行培訓前要先進行培訓需求的調查,對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為培訓活動訂立標準,按照需求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培訓活動。開展需求分析要結合培訓需求分析的三個層次,從企業層面、實踐層面和內訓師個人層面進行分析。首先,企業層面,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組織架構等,進行培訓活動的組織。其次是實踐層面,需要對當前出現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調整符合實際的說明,明確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等,為開展內訓師培訓提供依據。最后是內訓師個人層面,了解內訓師參與培訓的意愿和需求,對自身哪方面技能需要培訓的期望,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等,還要參考領導和同事對內訓師的看法,綜合考慮需要培訓的內容和方向。
(二)制定培養規劃
企業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內訓師培訓計劃中應包括組織架構及分工、培訓體系、培訓形式和策略、培訓平臺和師資準備、建立網絡培訓平臺等。培訓內容以提高內訓師的人才培訓能力為主,拓寬知識面為輔。對于企業內訓師,進行培訓首先需要保證他們的心理能力能夠承擔進行人才培訓和培養的要求,可以按照規定保質保量的進行培訓工作,因此要針對技能內容對內訓師的能力需求進行專項培訓;然后在此基礎上,學習其他內容,拓展知識面,繼續提升綜合素質;還要注意進行法律、思想、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內訓師的公共基礎知識掌握與技能水平。另外,企業還要注意豐富師資力量建設,企業可以面向社會招聘一些社會專業人士、專家學者或者是其他企業的專業人員等開展內訓師培訓工作,協助企業內部的師資培訓,擇優選拔一批授課教師教師,定期為企業內部的內訓師實施培訓。
(三)加強培訓學習
同一個企業有多種人才需求,所以針對不同類別的人才要制定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內訓師就是定期組織進行專業培訓和學習,每次培訓后進行考核,將之與績效和未來發展掛鉤??紤]企業的資源有限,所以可以在某個時期內集中資源培養培訓期間表現優異的人才或者有突出專業優勢的人才,避免資源的浪費。同時企業還要鼓勵內訓師自主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四)構建培訓結果評估體系
評價機制是考察培訓體系效果和質量的關鍵。企業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結果評估體系,對內訓師培訓工作進行合理評價,從而保證培訓效果和質量,促進培訓工作的發展。具體評估內容:一是反應層評估,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學員對培訓活動的滿意度;二是學習層評估,借助結業考試和實際操作訓練的方式,對內訓師進行知識和技能的考核;三是行為層評估,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績效考核的方式,評估學員在培訓前后的行為改變;四是結果層評估,借助培訓完后的績效考核,評估工作成果。
(五)加強全過程監督
為了保證整個培訓工作的有效落實,企業還要將監督工作貫穿于培訓活動的整個過程,實現動態化監管,對此企業需要建立培訓目標考評機制。企業需要在每年將培訓工作的要求以量化的形式下達到部門,并定期對培訓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動態監督,實施考核。同時培訓小組注重將指標落實到位,將培訓做深做實,期間注意反思不足,總結和推廣新鮮經驗和有效措施;還要加強培訓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企業要安排專業人士負責監督培訓工作的進行,監督進度控制和最終成效,并將之作為相關責任人的績效考核指標之一,提升相關責任人的積極性。
四、企業激勵內訓師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利用強化理論
同一個企業有多種人才需求,所以針對不同類別的人才要制定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內訓師就是定期組織進行專業培訓和學習,每次培訓后進行考核,將之與績效和未來發展掛鉤。考慮企業的資源有限,所以可以在某個時期內集中資源培養培訓期間表現優異的人才或者有突出專業優勢的人才,避免資源的浪費。同時企業還要鼓勵內訓師自主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二)實施全員激勵措施
這意味著平等對待所有內訓師,按照同樣的標準對全體內訓師實施激勵。一般來說應用在集體活動中,為內訓師設定明確目標,然后要求內訓師以集體方式完成這個目標,完成后進行全員激勵。這樣可以幫助內訓師樹立自信心,并不斷培養和強化他們的團體意識。比如在每次培訓之前,管理人員會讓內訓師分享近期遇到的員工培養方面的事情,內訓師逐漸習慣之后,在每次培養活動前都會主動參與分享,這樣將工作進程和進展分享給大家,可以規避一些錯誤經驗,也可以逐漸積累成功經驗。
(三)采取人性化激勵方法
激勵的內容和手段比較豐富,方法多樣,適應性不同。對此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時,要采取人性化方式,提高激勵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選擇激勵方法時要考慮內訓師特殊的心理和行為模式,避免直接打擊,最好是結合正面和負面激勵法。正面激勵法就是表揚鼓勵,負面激勵法指的是批評、談話和處罰,管理人員在選擇時應該首先考慮正面激勵法,尤其是對于內訓師而言,本身在員工培養方面承擔較大的心理壓力,需要合適的方法幫助其建立其自信心,這樣能夠達到極好的激勵效果。
(四)強化精神+物質激勵并行機制
在對激勵機制進行改進時,要注意將兩種方式相結合使用,更好的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比如物質激勵可以是在內訓師能力得到提升時發放獎金或獎品;而精神激勵則可以發放獎狀、口頭表彰等。要為此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積極借助先進方法進行內訓師管理,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不能局限于只對優秀內訓師進行獎勵,還要安排科學的懲罰措施。將兩者結合,才能加深內訓師的印象,提升激勵效果。管理人員要注意對內訓師進行定期評估和考核,定期獎勵,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提升工作和活動熱情,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過程中;對工作任務完成、工作成效顯著、工作有所進步的內訓師,進行強化激勵,反之則進行適當的批評,從而強化激勵與約束作用。
五、結束語
通過對企業的了解,在進行內訓師培養時,要關注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根據企業特點和培養要求,制定科學的培養策略,并發揮激勵理論的作用,提升培訓成效,進而建立完善的內部培訓體系。
參考文獻:
[1]劉宗前:《企業內訓師培養的途徑與激勵措施》[J],載《人力資源》2020年08期第48頁
[2]王秋霞:《制藥企業內訓師培養的途徑與激勵措施探討》[J],載《中國民商》2021年5期第261頁
[3]趙瑞:《激活企業內訓師隊伍的幾點思考》[J],載《上海商業》2021年9期第81頁
[4]蔣秋霞:《劉建:激活企業內訓師效能》[J],載《經理人》2021年8期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