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萍 陳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日常生產生活對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節點,在電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幾年信息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使得智能電網已經逐步成為我國電網建設的主要方向,其中變電站作為智能電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定性直接影響著電網的工作效率,下文將結合智能電網的特點對智能電網環境下變電站的運行維護進行簡述。
關鍵詞:智能電網;變電站;運行維護
前言: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在傳統行業的應用,極大提高了傳統行業的生產效率。信息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催生出了智能電網,智能電網有效解決了傳統電力系統操作性差、共享性差、電磁偏振及互感飽和等問題,因此智能電網成為新時期電力系統的主要發展方向。當前我國智能電網技術雖然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電力系統中,但其中仍有許多技術處于初級研究階段,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其技術特點進行進一步研究。比如智能變電站技術,智能變電站屬于智能電網的關鍵性技術,其對智能電網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至關重要,只有清楚把握智能電網中變電站的技術要點才能保障智能電網的穩定運行。
1智能電網的概述
智能電網是指借助信息網絡通訊技術,通過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實現電網的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和互動化,其目的是為了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和環保。在電網系統中,需要實現電力的變電、輸電、配電,其中變電是指借助變電設備實現電壓的升高或者降低,主要就是通過變電站來實現的。智能變電站先比較與常規的變電站具有以下幾點:一是使用光纖代替電纜進行信號傳輸,二次接線簡單,可避免斷路器偷跳;二是電子式互感器沒有絕緣問題,避免了電流互感飽和以及系統諧振問題;三是智能變電站設備互操作性強;四是智能變電站可以實現自動化管理,可靠性高。
2智能電網中變電站運行維護存在的問題
2.1變電站的安裝保護存在問題
變電站是電網中用于匯集電力、升降電壓、分配電力的節點,由于其在電力系統的重要作用,變電站在運行前都會安裝配套的保護設備,一般分為繼電保護、線路保護、母線保護、主變保護四套保護系統。在智能電網中變電站通常都是采用智能匯控系統,智能匯控系統的安裝對其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這就增加了智能變電站保護設備的安裝難度。甚至部分設備安裝之后由于環境的影響導致其失效,極大的影響了智能變電站的工作效率。
2.2變電站運行的可靠性存在問題
智能變電站通常采用對等形式的通信方式,一旦某一個測控單元受到攻擊,就有可能造成整個電力系統的故障。這種情況是因為變電站使用酸堿隔離,各個設備之間缺少隔離點。而且在變電站的部分傳感器是光學傳感器,光學傳感器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也會影響變電站的穩定性。造成變電站可靠性問題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變電站采用的源電子互感器,源電子互感器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受到變電站的其他一些元器件的影響,如果這些元器件出現故障也會影響源電子互感器的正常工作。所以說雖然智能變電站相比較于傳統的變電站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不穩定因素。
2.3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存在問題
由于智能變電站采用了對等形式的通信方式,在互相對等傳輸信號的設備之間采用的是軟件隔離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提高了通信效率,但是這種通信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于整個系統較為復雜,部分變電站無法對所有隔離點實現有效的檢測,如果某一個隔離點出現故障,沒有及時發現并采取妥當的維護,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2.4變電站運行的集控站監控問題
智能電網環境下集控站監控模式十分常見,該模式能夠通過集控站針對整個變電站運行情況進行確定,相關人員只需要在集控站之中實時在崗,集控站便可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快速解決變電站運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但目前我國變電站在落實集控站時,基本都存在一定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是因集控站缺乏標準制度與支撐系統,最終促使變電站無法在智能電網環境下,發揮集控站監控模式的實際價值。
3智能電網中變電站運行維護措施
3.1建立設備在線監控系統
在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維護中,由于其系統較為復雜,進行人工巡查成本較高,可以建立在線監控系統。借助在線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智能變電站的二十四小時檢測,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給出報警信息,由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維修,避免因檢測不及時導致的故障情況。同時智能變電站的在線監控系統也需要定期進行維護,維護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對設備外觀以及各種指示燈進行檢查,檢查指示燈是否正常,各種線材連接是否正常,設備所處環境有無異味等;二是對組合電器六氟化硫斷路器進行檢測,檢測其外觀、指示燈以及是否存在異味、異響;三是對局部放電問題進行檢查,同樣是檢查設備的外觀、指示燈等信息。
3.2強化對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的維護
在智能變電站系統中,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通常是由系統內的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來保障的。因此需要強化對相對應寶珠裝置和自動裝置的維護,其維護過程主要還是實時檢測相對應的設備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出現異常須按照維修手冊進行故障排查,若設備正常工作不得對設備的設置進行隨意更改。
3.3建立完整的應急預案
為了保障整個變電站系統的安全運行,需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制定合理的應急預案。在制定預案時要秉持“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原則進行,在危險工作區域施工時,需要建立應急方案,一旦出現故障及時對工作區域內進行斷電。在日常的工作中還應做好巡視檢查工作,對于各種設備的指示燈與儀表,相對應的負責人要能夠熟練的掌握各種不同的指示燈與儀表參數所代表的含義。部分設備對于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對于這部分設備的安裝區域要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密閉空間,并定期對其內部的濕度、溫度等信息進行檢測。
3.4拓展集控站監控范圍
為了從根本解決智能電網環境下,集控站監控模式產生的局限性,變電站應當編制并完善集中控制站的管理制度和崗位標準,明確集中控制站內部崗位設置、業務流程、管理制度、工作標準和考核指標,推動集中控制站標準化、規范化運行。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有序開展集中控制站主、輔設備監控、智能巡檢等信息系統建設。通過加快站場改造,優化主站系統設置,加強對設備及輔助設施重要信號的監控,完善監控值班的業務流程,提高設備監控強度和管理精細化。
結束語: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電力系統進行融合的智能電網是新時期電力系統的主要發展方向,對于電力系統中的智能變電器雖然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智能化程度,但對于部分故障還是需要人工進行排查。在變電站的日常運行維護中需要建立完整的工作流程,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盡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丹. 簡析智能電網環境下變電站運行維護措施[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7):3291.
[2] 張金昌,劉貝貝,王隆基. 淺談智能電網環境下變電站運行維護措施[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0):2731.
[3] 張海星. 淺談智能電網環境下變電站運行維護措施[J]. 通訊世界,2017(2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