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堅

摘 要:國家雙高計劃為高職專業群的建設指明方向,其重要任務之一是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地,并對人才培養提出了復合型、創新型的具體目標。打破傳統專業壁壘,構建橫向跨專業的課程群對于培養學生復合型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是一種有益探索。本文以《大數據基礎》課程為例,探討“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慕課建設理念與實踐,為高職院校同類課程群的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專業群;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慕課;課程設計
1 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通過“雙高計劃”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地,而課程則是落實立德樹人、實施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和關鍵要素。在專業群復合型、創新型的總體人才培養目標下,傳統以專業縱向維度的課程組織體系往往難以支撐學生復合型知識與技能體系培養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而打破專業壁壘,按照業務環節或工作崗位鏈等邏輯組建跨專業課程群通過從系統和全局的角度對群內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重組,則更有利于降低課程間的內容冗余,加強課程內容組織的銜接與協同,促進學生復合知識結構、綜合技能體系和創新思維的形成。本文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大數據基礎》課程為例,探討其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理念與實踐,為同類課程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2 “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建設背景
移動電子商務近年來發展迅猛,它具有便捷、高效、更低成本、更廣泛用戶的商業優勢,正引領發展為一種新的主流商業模式。基于移動平臺的商務營銷需要更高的營銷精準性與之相適應,而大數據支持的商務數據分析技術為移動電商的精準營銷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移動應用開發、大數據存儲與計算、數據分析、網絡營銷等技術的融合與創新推動了移動商務營銷這一行業新領域的發展,同時也對所需人才及其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院依托以電子商務和軟件技術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為核心的電子商務與信息技術服務專業群(省優質校子項目)建設,整合縣域農產品電商化省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和阿里云大數據實訓基地等資源,以適應技術融合與商業模式創新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構建面向移動電商領域的“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從而更好地服務區域產業升級發展。
3 “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設計理念
“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的建設理念是以服務區域移動電商發展、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為使命,以培養移動電子商務營銷領域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依據企業移動商務營銷崗位的技能規格,梳理崗位核心技能、發展技能和拓展技能的具體要求,設計涵蓋《移動應用開發》、《網絡營銷》、《大數據基礎》及《商務數據分析》四
門課程的支撐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通過基于真實情境設計的項目訓練,貫徹實施“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做一體”的現代職教理念,最終培養出知識技能過硬、素質結構合理的復合型移動商務營銷人才。
《大數據基礎》是“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中培養發展技能所對應支撐課程之一,其作用是培養學生積累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基本素養。學生通過“移動商務營銷”課程群中《大數據基礎》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后,初步可以掌握大數據存儲與計算體系技術架構,Python編程基礎、數據采集與預處理、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基礎技術性知識,并建立大數據技術在前沿行業應用創新的全局視野,為后續培養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移動平臺精準營銷能力奠定基礎。
課程按照“以培養學生大數據技術應用素養為目標,以服務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為方向,以建設課程數字化資源為重點”的設計思路開展整體建設。建設過程中全面遵循“系統化、模塊化、數字化”原則,構建基于大數據應用主要技術環節的課程體系。課程的設計以典型大數據應用開發過程為主線,通過技能和知識體系重構,覆蓋大數據技術應用開發技術鏈所包含的編程、數據采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等主要環節。每個單元包含理論知識學習和應用技能訓練,學習者可根據自身學習基礎和個性化需求,彈性完成大數據基礎知識體系的自主學習。同時,課程開展與新華三等企業的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配套新形態教材和數字化資源,支持學生個性化學習。
5 ?課程群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1)課程建設與教學團隊的信息化應用素養需要進一步提升
當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日趨廣泛,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已全面展開。開展專業教師的課程信息化改造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已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的基本職業能力要求。因此推進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分工明確、信息化教學能力強的課程教學與服務團隊對于高質量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推廣尤為重要。具體建設路徑包括學院信息化教學項目支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交流培訓、企業頂崗實踐、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實施能力;充實和完善兼職隊伍建設,以結對輔導、信息教學培訓、評獎等形式提高兼職教師的教學參與度和質量,讓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結對,根據教學建設的需要,由專任專業教師負責對其進行相關的課堂信息化教學指導,并完成相應的混合式教學計劃、教案等教學文件。依托雙高專業群建設項目,開展與國外高校同類專業的課程建設交流及師資國外訪學交流,拓寬課程建設的國際化視野。
(2)課程內容與課程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優化
作為課程群組群課程,其課程內容設計在遵循課程群整體框架邏輯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加強與課程群內其他課程在知識與技能上耦合度。同時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的指導下,結合高職教育和高職學生的特點,進一步優化與之相適應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促進課程信息化教學效果提升。
(3)課程教學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有待進一步融合
新一輪職業教育改革更加注重校企合作與產教深度融合,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及時引入、更新源自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課程標準進一步與“1+X”技能標準融合,專業教學進一步與思政教學融合。
(4)課程教學信息化手段與應用有待進一步豐富
在線開放課程應利用好課程基于互聯網教學的平臺與手段的優勢,進一步加強WEB2.0技術、BLOG技術、3D動畫、VR等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提高教者與學者間的互動成效,實現教師、學生、企業工程師、協會等課程建設相關者的多元共同學習空間的構建,以促進新技術環境下的泛在學習空間的形成,讓學習者真正進入無時無刻無處可學習的狀態。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等.“課程群”教學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
[2] 郭必裕.對高校課程群建設中課程內容融合與分解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05(3).
[3] 高巖.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專業的課程群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4(24).
[4] 李晴.三江學院廣告設計課程群教學改進研究[J].傳媒論壇,2020(13).
[5] 蘭雅梅,宋秋紅,王世明等.基于機制專業認證的流體力學課程群建設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8).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專業群視閾下三教改革體系構建與路徑探索---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群實踐為例》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jg20190823 。